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184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包括设置有泄压装置的罐体,罐体内平行设置有第一储气囊体、第二储气囊体,罐体固定连接有端盖,储气罐的进气管路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第一储气囊体固定连接,第一储气囊体与第二储气囊体结构相同均为弹性材质,第一储气囊体、第二储气囊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平衡固定件、差压阀,端盖内有滑轨,差压阀在滑轨滑动方向移动,第二储气囊体底部有配重组件,罐体底部与配重组件对应位置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进气管路的进气系统电力连接,当配重组件与压力开关接触时,进气系统电力被阻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气罐本体内部气体无法调节,当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爆炸的问题。当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爆炸的问题。当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爆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

技术介绍

[0002]储气罐是一种具有储存气体、避免气体受到阳光照射的储存设备。其中,按照承载压力的不同分为:高压储气罐、低压储气罐、常压储气罐,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常压储气罐。而常压储气罐通常又分为:立式储气罐和卧式储气罐。现有常压储气罐为了缩减制造成本,其往往使用钢瓶作为储气罐本体,其结构通常为两头窄中间宽的柱状桶体。由于储气罐本体的材质为铸铁或者不锈钢,因此,气体充满钢瓶时,其中位于钢瓶内部两端的气体分子往往比位于钢瓶内部中间位置的气体分子活跃,而这种活跃性的差距,通常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使得钢瓶内部气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发生碰撞时,在外力与内部压力差共同作用下,往往容易造成钢瓶的爆裂,对人员安全造成隐患。
[0003]另外,由于钢瓶在运输或者搬运的过程中,容易在受到外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这种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其能够使得钢瓶产生凹陷,而凹陷的棱角处由于内应力过于集中,从而增加钢瓶内气体之间的作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表面设置有泄压装置(1)的罐体(2),所述泄压装置(1)与罐体(2)内部连通,所述罐体(2)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储气囊体(3)、第二储气囊体(4),所述罐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5),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管路(6)延伸至端盖(5)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储气囊体(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储气囊体(3)与第二储气囊体(4)结构相同,均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储气囊体(3)、第二储气囊体(4)之间上游位置固定连接有平衡固定件(7),所述第一储气囊体(3)、第二储气囊体(4)之间下游位置固定连通有差压阀(8),所述端盖(5)中轴处设置有滑轨(9),所述差压阀(8)位于滑轨(9)滑动方向上,并沿滑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储气囊体(4)底部设置有配重组件(10),所述罐体(2)底部与所述配重组件(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力开关(11),所述压力开关(11)与所述进气管路(6)的进气系统电力连接,当所述配重组件(10)与所述压力开关(11)接触时,所述进气系统电力被阻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阀(8)包括中空的壳体(8

1),所述壳体(8

1)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储气囊体(3)、第二储气囊体(4),所述壳体(8

1)两端的上下内壁设置有凸筋(12),所述凸筋(12)上焊接有T型件(13),上下所述凸筋(12)与T型件(13)形成第一腔体(14),所述壳体(8

1)内部靠近中心位置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与凸筋(12)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6),所述第二腔体(16)内设置有活动塞体(17),限位板(15)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活动塞体(17)的一端沿限位孔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塞体(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上下内壁密封连接,所述T型件(13)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16)内,并与所述活动塞体(17)接触,当T型件(13)与所述活动塞体(17)接触时形成第三腔体(18),所述差压阀(8)的左右两个第三腔体(18)上均设置有出风口(19),且左右两个所述出风口(19)出风朝向相反,所述两个出风口(19)之间连通有导通管(20),当所述T型件(13)与活动塞体(17)分离时,所述第一腔体(14)与所述第三腔体(18)连通,且两端出风口(19)相互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内部气压动态调节的立式储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体(17)包括阻尼柱(17

1),所述阻尼柱(17

1)一端设置有延伸板(17

2),所述延伸板(17

2)两端与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上下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延伸板(17

2)上对称设置有弹性橡胶垫(20),所述弹性橡胶垫(20)位于所述延伸板(17

2)与T型件(13)的接触端,所述阻尼柱(17

1)上套接有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峤杨颖徐冬青吕程蒋艳郭珍张鑫磊郎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压力容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