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14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8
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系统和绕线转盘,且绕线转盘上缠绕有发光线体;所述发光线体包括PVC胶套和设置于PVC胶套内的光纤和钢丝,光纤和钢丝沿PVC胶套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PVC胶套内掺杂有不同颜色光效的荧光材料;所述PVC胶套表面形成有方向标志,方向标志也为荧光材料;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光源和耦合元件,耦合元件整合光源产生的光束至发光线体内;通过电源和光源的设置,实现供电系统内部实现光电分离技术,且在指示灯的作用下设有安全反馈机制,使得整体发光线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发光线体为光纤材质,不导电不通电,杜绝电气安全隐患。杜绝电气安全隐患。杜绝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线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性通讯照明线是一种连续性照明器材,用于地下室、无光线通道、火场纵深人员物资疏散和灭火进攻指明方向的照明,防止参加救援的人员和灭火进攻人员在黑暗的火场迷失方向。连续性通讯照明线由照明线体、专用配电箱和输入电缆组成,要求照明线体具有防水、防震、防摔、防老化、防漏电、不怕脚踩、任意弯曲、绝缘阻燃等功能。
[0003]目前市面上的消防救生照明线,由供电系统、发光线体以及绕线转盘等构成。供电系统为整个照明线供电,交流电、直流电皆可,电压12V,连续工作时间不得低于8h;发光线体为EL冷光线,即电子荧光,具有功耗低、光线柔和、无紫外线、颜色多样、寿命长、不产生热量等特点;绕线转盘用于缠绕发光线体,方便拉伸与整理等。目前的照明线重量通常不大于13公斤,绝缘性好,每隔约2m应设置一个明显的方向标志,且需抗压、抗拉,适候性强。而且,在功能上发光亮度应不小于10cd/m2,可为常亮型或者闪烁型,工作中温升应不大于60℃等等。
[0004]目前市面上的消防救生照明线具有以下几点缺陷:1.线体导电,12V低压供电,但电致发光线为高压交流激发,在火灾等现场存在二次灾情隐患;2.EL冷光线优势明显,但受温度影响较大,亮度易骤减,影响使用寿命;3.发光线体直径粗,重量大,携带不够便利;4.经市场调研,大部分照明线实际发光亮度不足10cd/m2等国标要求。
[0005]中国专利号CN206608790U公开了一体式通讯复合照明线,包括线盘和盘绕于线盘上的照明线;照明线由保护层、设于该透明保护层内的发光线、通讯线、抗拉线和常亮发光线组成,保护层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发光线和常亮发光线分别位于椭圆形的保护层的两个焦点位置;线盘内设有与照明线连接的电池组和对讲机中继台;线盘侧面设有与电池组连接的电源开关、频闪开关、警示灯、电量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充电插座和对讲中机继开关。
[0006]上述公开的这种照明线由于与电池组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带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上述公开的这种照明线不适用于水面照明工作,存在一定的工作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亮度可调,发光线体亮度高,直径小,重量轻,方便救援时携带的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系统和绕线转盘,且绕线转盘上缠绕有发光线体;所述发光线体包括PVC胶套和设置于PVC胶套内的光纤和钢丝,光纤和钢丝沿PVC胶套的长
度方向进行设置,PVC胶套内掺杂有不同颜色光效的荧光材料;所述PVC胶套表面形成有方向标志,方向标志也为荧光材料;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光源和耦合元件,耦合元件整合光源产生的光束至发光线体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与光源之间设有控制电路,电源供电至控制电路带动光源发光。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驱动电路、电池充放电板、指示灯和操作按钮,指示灯和操作按钮位于单片机上,驱动电路与耦合元件相连,电池充放电板与电源相连。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光源的出射端朝向耦合元件设置,耦合元件朝向发光线体设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耦合元件由多块依次排布的耦合透镜组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内径为多模光纤。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向标志形成箭头图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和钢丝包覆于PVC胶套,且光纤和钢丝始终不相互接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光线体直径为2mm或3mm或4mm,且发光线体表面发光亮度大于10cd/m2。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光线体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带电状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源和光源的设置,实现供电系统内部实现光电分离技术,且在指示灯的作用下设有安全反馈机制,使得整体发光线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发光线体为光纤材质,不导电不通电,杜绝电气安全隐患;3、发光线体亮度可调,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进行调节,节省资源;4、发光线体材料为特制光纤,保守支撑100m,150m,200m及以上距离使用;5、发光线体亮度高,直径小,重量轻,方便救援时携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发光线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发光线体的表面示意图;图4是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供电系统1,发光线体2,PVC胶套21,钢丝22,光纤23,绕线转盘3,方向标志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系统1和绕线转盘3,且绕线转盘3上缠绕有发光线体2;所述发光线体2包括PVC胶套21和设置于PVC胶套21内的光纤23和钢丝22,光纤23和钢丝22沿PVC胶套21的长度方向进行设
置,PVC胶套21内掺杂有不同颜色光效的荧光材料;所述PVC胶套21表面形成有方向标志4,方向标志4也为荧光材料;所述供电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光源和耦合元件,耦合元件整合光源产生的光束至发光线体2内。
[0022]绕线转盘3形成一个转盘结构,且绕线转盘3外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支撑架体,便于绕线转盘3的架空设置和转动,从而便于发光线体2的收放,绕线转盘3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体上,供电系统1可设置于绕线转盘3内部,也可设置于绕线转盘3背部。
[0023]供电系统1与发光线体2配套使用,且供电系统1与发光线体2之间设有防呆接口,可供发光线体2在闪烁和常亮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切换,发光线体2内的光线23通过接收供电系统1光源产生的光束,使得发光线体2整体通亮。
[0024]PVC胶套21掺杂的荧光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配置成黄绿色、红色以及蓝色等多种颜色光效,配置的颜色需亮度较高,便于救援时的识别,钢丝22是为了增强发光线体2的抗拉、抗弯折性能。
[0025]电源与光源之间设有控制电路,电源供电至控制电路带动光源发光,形成光束,光束经耦合元件整形耦合进光纤23内,致使发光线体2通体发光。
[0026]电源采用锂电池或者铅蓄电池等可充电式二次电池作为移动式便携背负能源。平时维护保养时充满电,在发光线体2使用时作为电源放电。
[0027]光源光束耦合进光纤23内效率达到90%以上,发光线体2线体直径小于5mm,可为1mm或2mm或3mm及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系统(1)和绕线转盘(3),且绕线转盘(3)上缠绕有发光线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线体(2)包括PVC胶套(21)和设置于PVC胶套(21)内的光纤(23)和钢丝(22),光纤(23)和钢丝(22)沿PVC胶套(21)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PVC胶套(21)内掺杂有不同颜色光效的荧光材料;所述PVC胶套(21)表面形成有方向标志(4),方向标志(4)也为荧光材料;所述供电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光源和耦合元件,耦合元件整合光源产生的光束至发光线体(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光源之间设有控制电路,电源供电至控制电路带动光源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分离技术的消防安全救生照明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驱动电路、电池充放电板、指示灯和操作按钮,指示灯和操作按钮位于单片机上,驱动电路与耦合元件相连,电池充放电板与电源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朱瓒田浩郑新胡月姣单多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