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98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5
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沥青搅拌罐、鱼尾型搅拌装置、滑轮滑块减震装置、液压减震装置以及减震外壳,减震外壳内设有沥青搅拌罐,减震外壳底部设有液压减震装置,减震外壳内侧壁两侧设有两个滑轮滑块减震装置,液压减震装置连接沥青搅拌罐底部,滑轮滑块减震装置连接沥青搅拌罐外侧壁中部,沥青搅拌罐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鱼尾型搅拌装置,鱼尾型搅拌装置设于沥青搅拌罐罐内。鱼尾型搅拌装置的鱼尾桨设计以及防爬杆倒刺在保证充分搅拌沥青搅拌罐罐内油品的同时,也能防止油品爬杆,并且通过液压减震装置和滑轮滑块减震装置的配合,加强减震缓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好,可靠性高。靠性高。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为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爬杆”效应是由于法向应力差产生的现象,在黏弹性流体中尤为突出。沥青是高黏度有机液体中的一种,在实现沥青搅拌时,沥青油品很容易粘黏在搅拌杆上,在搅拌的条件下高黏度沥青沿搅拌杆向上翻卷爬升,产生“爬杆”效应,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爬杆”,会造成搅拌杆在搅拌过程中阻力急剧增大,搅拌沥青不充分,甚至出现沥青继续沿搅拌杆爬升,逐渐占据罐顶,使得沥青搅拌罐无法正常运行,故在设计沥青搅拌罐时,应该避免沥青在搅拌杆上的爬杆效应。并且在现有沥青搅拌罐减震装置中,常常只考虑上下减震,忽略两侧减震,减震效果不佳。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本技术的鱼尾型搅拌装置的鱼尾型搅拌桨设计以及防爬杆倒刺在保证充分搅拌沥青搅拌罐罐内油品的同时,也能防止油品爬杆,并且通过液压减震装置和滑轮滑块减震装置的配合,加强减震缓冲,本技术可操性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沥青搅拌罐2、鱼尾型搅拌装置4、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液压减震装置5以及减震外壳6,所述减震外壳6内设有沥青搅拌罐2,所述减震外壳6底部设有液压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外壳6内侧壁两侧设有两个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所述液压减震装置5连接沥青搅拌罐2底部,所述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连接沥青搅拌罐2外侧壁中部,所述沥青搅拌罐2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所述搅拌电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鱼尾型搅拌装置4,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设于沥青搅拌罐2罐内。
[0006]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杆9、鱼尾型搅拌桨8以及防爬杆倒刺7,所述搅拌杆9上均匀设有鱼尾型搅拌桨8和防爬杆倒刺7,所述鱼尾型搅拌桨8与所述防爬杆倒刺7交错设于搅拌杆9上。
[0007]所述液压减震装置5包括承载减震板11、挤压杆12、液压减震活塞13、液压油内腔14、液压减震弹簧15、液压腔底板16、漏油口17、导流管19、补偿腔20、液压补偿活塞21以及回弹弹簧22,所述承载减震板11固定连接沥青搅拌罐2底部,所述承载减震板11上固定连接挤压杆12,所述挤压杆12固定连接液压减震活塞13,所述液压减震活塞13与所述液压腔底板16之间的空隙组成了液压油内腔14,所述液压油内腔14中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油内腔14内设有液压减震弹簧15,所述液压减震弹簧15两端紧靠所述液压减震活塞13和液压腔底板16,所述液压腔底板16开设有漏油口17,所述漏油口17通往导流管19,所述导流管19连通
补偿腔20,所述补偿腔20内有液压补偿活塞21,所述液压补偿活塞21连接有回弹弹簧22,所述回弹弹簧22紧挨承载减震板11。
[0008]所述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包括承接板23、连接杆24、减震伸缩杆25、减震滑块27、减震弹簧28、支撑板29、减震滑槽26以及滑轮30,所述承接板23固定连接沥青搅拌罐2两侧外侧壁中部,所述承接板23对称连接两个连接杆24,所述承接板23中部固定连接减震伸缩杆25,所述减震伸缩杆25固定连接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上开设减震滑槽26,所述连接杆24固定连接减震滑块27,所述减震滑块27在所述减震滑槽26内滑动,所述减震滑块27连接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设于所述减震滑槽26内,所述支撑板29左侧固定连接滑轮30。
[0009]优选地,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中的鱼尾型搅拌桨8上均匀设有沿鱼尾型搅拌桨形状斜向下的导流槽10。
[0010]优选地,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中的防爬杆倒刺7呈斜向下倒三角状。
[0011]优选地,所述液压减震装置5中的导流管19上设有单向阀门18。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转动搅拌杆9,带动鱼尾型搅拌桨8和防爬杆倒刺7同步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防爬杆倒刺7可将依附在搅拌杆9上并且向上粘黏的沥青油品打散,阻止油品继续向上黏附,而鱼尾型搅拌桨8增大与沥青油品接触面积,增强搅拌效果,又由于鱼尾型搅拌桨8的鱼尾流型设计减少了搅拌阻力,并且能够阻碍沥青油品爬杆,鱼尾型搅拌装置4的鱼尾型搅拌桨设计以及防爬杆倒刺7在保证充分搅拌沥青搅拌罐2罐内油品的同时,也能防止油品爬杆。
[0014]2.沥青搅拌罐2产生的上下震动通过承载减震板11传递给挤压杆12,挤压杆12推动液压减震活塞13运动,液压减震活塞13下压液压油内腔14的液压油,液压油输送至补偿腔20内,输送至补偿腔20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补偿活塞21,液压补偿活塞21挤压顶起回弹弹簧22,回弹弹簧22给承载减震板11回弹力,同时液压油内腔14内设有液压减震弹簧15,加强减震缓冲,本技术的液压减震装置5能够有效缓冲搅拌电机1带来的震动。
[0015]3.本技术的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既能实现沥青搅拌罐2左右减震缓冲,又能增强沥青搅拌罐2上下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鱼尾型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滑轮滑块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搅拌电机,2、沥青搅拌罐,3、滑轮滑块减震装置,4、鱼尾型搅拌装置,5、液压减震装置,6、减震外壳,7、防爬杆倒刺,8、鱼尾型搅拌桨,9、搅拌杆,10、导流槽,11、承载减震板,12、挤压杆,13、液压减震活塞,14、液压油内腔,15、液压减震弹簧,16、液压腔底板,
17、漏油口,18、单向阀门,19、导流管,20、补偿腔,21、液压补偿活塞,22、回弹弹簧,23、承接板,24、连接杆,25、减震伸缩杆,26、减震滑槽,27、减震滑块,28、减震弹簧,29、支撑板,30、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防爬杆的沥青罐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沥青搅拌罐(2)、鱼尾型搅拌装置(4)、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液压减震装置(5)以及减震外壳(6),所述减震外壳(6)内设有沥青搅拌罐(2),所述减震外壳(6)底部设有液压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外壳(6)内侧壁两侧设有两个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所述液压减震装置(5)连接沥青搅拌罐(2)底部,所述滑轮滑块减震装置(3)连接沥青搅拌罐(2)外侧壁中部,所述沥青搅拌罐(2)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所述搅拌电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鱼尾型搅拌装置(4),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设于沥青搅拌罐(2)罐内;所述鱼尾型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杆(9)、鱼尾型搅拌桨(8)以及防爬杆倒刺(7),所述搅拌杆(9)上均匀设有鱼尾型搅拌桨(8)和防爬杆倒刺(7),所述鱼尾型搅拌桨(8)与所述防爬杆倒刺(7)交错设于搅拌杆(9)上;所述液压减震装置(5)包括承载减震板(11)、挤压杆(12)、液压减震活塞(13)、液压油内腔(14)、液压减震弹簧(15)、液压腔底板(16)、漏油口(17)、导流管(19)、补偿腔(20)、液压补偿活塞(21)以及回弹弹簧(22),所述承载减震板(11)固定连接沥青搅拌罐(2)底部,所述承载减震板(11)上固定连接挤压杆(12),所述挤压杆(12)固定连接液压减震活塞(13),所述液压减震活塞(13)与所述液压腔底板(16)之间的空隙组成了液压油内腔(14),所述液压油内腔(14)中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油内腔(14)内设有液压减震弹簧(15),所述液压减震弹簧(15)两端紧靠所述液压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华敬加强陈美琪陈瑾瑜刘冰儿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