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91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包括插板,在所述插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线端子、第二电源线端子、无锁扣端子、第一带锁扣端子以及第二带锁扣端子,在所述无锁扣端子的背侧设有凸台,在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的背侧设有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用于区分并插接不同的端子壳体;该多功能接线盒,通过端子背侧增加凸台,与端子插口下沉两种方式,对两种不同规格的端子壳体进行有效防呆,工装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性优良,检验效率高。检验效率高。检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带PG板的塑封交流电机,生产时会出现PG板线的端子壳体用错,使成品电机在客户处上线不能正常安装。传统的PG检验工装结构包括一块方形插板、十一芯电源线端子、五芯电源线端子、三芯不带锁扣小端子以及三芯带锁扣小端子,目前常用的PG板有三种不同规格的端子壳体,第一种是带锁扣端子壳体(厚),第二种是带锁扣端子壳体(薄),第三种是不带锁扣端子壳体。检验过程中带锁扣端子壳体(薄)和不带锁扣端子壳体,同使用三芯不带锁扣小端子接插,存在厂家来料带锁扣端子壳体(薄)和不带锁扣端子壳体相互混用的异常,内部检出困难,导致不良品电机流出,客户使用时,整机安装受阻,造成客户投诉并退货,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克服现有工装插板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性优良,检验效率高 ,同时有效对PG板来料错端子壳体的检验防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包括插板,在所述插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线端子、第二电源线端子、无锁扣端子、第一带锁扣端子以及第二带锁扣端子,在所述无锁扣端子的背侧设有凸台,在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的背侧设有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用于区分并插接不同的端子壳体。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为五芯电源线端子,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为十一芯电源线端子,所述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竖向设置在所述插板上,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横向设置在所述插板上。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锁扣端子、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和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均为横向设置,所述无锁扣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的上方,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的下方并邻近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设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插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口。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插板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用于电源线穿过的第二接线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多功能接线盒,通过端子背侧增加凸台,与端子插口下沉两种方式,对两种不同规格的端子壳体进行有效防呆,工装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性优良,检验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插板1、第一电源线端子2、第二电源线端子3、无锁扣端子4、第一带锁扣端子5、第二带锁扣端子6、第一接线口7、第二接线口8、凸台40、凹槽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包括插板1,在所述插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线端子2、第二电源线端子3、无锁扣端子4、第一带锁扣端子5以及第二带锁扣端子6,在所述无锁扣端子4的背侧设有凸台40,在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的背侧设有凹槽60,所述凸台40和所述凹槽60用于区分并插接不同的端子壳体。在检验不带锁扣端子壳体(图中未示出)时,如混有带锁扣端子壳体(图中未示出)便不能与所述无锁扣端子4接插,从而实现防呆。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的背侧设置所述凹槽60,所述凹槽60与带锁扣端子壳体(薄)相匹配,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设计下沉,检验时混有不带锁扣端子壳体,因不带锁扣端子壳体与带锁扣端子壳体的长度不一致,不带锁扣端子壳体比带锁扣端子壳体短,检验时如混有不带锁扣端子壳体,会因长度不足所以接触不到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的插针芯,从而实现防呆。该多功能接线盒通过端子背侧增加凸台与端子插口下沉两种方式,对两种不同规格的端子壳体进行有效防呆,工装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性优良,检验效率高。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2为五芯电源线端子,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为十一芯电源线端子,所述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竖向设置在所述插板1上,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横向设置在所述插板1上,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2邻近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设置。此外,所述无锁扣端子4、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5和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均为横向设置,所述无锁扣端子4设于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5的上方,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设于所述第一带锁扣端子5的下方并邻近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设置。
[001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

3所示,在所述插板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口7,在所述插板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用于电源线穿过的第二接线口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
[002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板(1),在所述插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线端子(2)、第二电源线端子(3)、无锁扣端子(4)、第一带锁扣端子(5)以及第二带锁扣端子(6),在所述无锁扣端子(4)的背侧设有凸台(40),在所述第二带锁扣端子(6)的背侧设有凹槽(60),所述凸台(40)和所述凹槽(60)用于区分并插接不同的端子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2)为五芯电源线端子,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为十一芯电源线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线端子(2)竖向设置在所述插板(1)上,所述第二电源线端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绿智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