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91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首先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地形扫描探测,判断岩溶管道的类型,然后进行钻孔,在完成步骤S1后,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初步灌浆处理,根据岩溶管道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完成步骤S2后,需再次采用常规高压灌浆方法进行灌注,直至达到帷幕灌浆规定的结束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充填、半充填的岩溶管道的灌浆以浆液充填与置换原理进行处理,对岩溶管道四周进行补强灌浆处理,使得岩溶管道附近没有渗水通道,改善了渗水通道产生后期管涌击穿破坏,导致防渗帷幕管道型渗漏的问题。致防渗帷幕管道型渗漏的问题。致防渗帷幕管道型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水电站的建设工程中,需要进行帷幕灌浆施工,其中,在遇到岩溶管道时,由于岩溶管道的特殊性,需要对岩溶管道进行针对性的灌浆施工。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管道型集中渗漏定量控制反向灌浆封堵方法,该方法以水泥浆液为封堵材料,以反向灌浆作为主要封堵手段,包括定量控制灌浆数学模型构建、止水灌浆盒封堵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化建立和封堵定量控制标准确定的封堵新方法,解决了实际封堵过程中施工难度大,现行处理方法不具有普遍可行性,一次性封堵成功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反复工作量大,耗时长,处理成本较高,给工程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和造成较大经济浪费等问题。
[0004]上述的岩溶地区管道型集中渗漏定量控制反向灌浆封堵方法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岩溶管道的环境特殊,岩溶管道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充填、半充填的岩溶管道和无充填型岩溶管道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岩溶管道,灌浆施工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应该采取针对性的灌浆工艺,上述的岩溶地区管道型集中渗漏定量控制反向灌浆封堵方法并未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首先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地形扫描探测,判断岩溶管道的类型,然后进行钻孔;
[0008]地形扫描探测方法采取钻探、孔内录像、连通试验、投红试验和电磁波CT扫描中的至少一种;
[0009]S2、在完成步骤S1后,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初步灌浆处理,根据岩溶管道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0010]S2

1、当岩溶管道为充填、半充填型岩溶管道时,灌浆以浆液充填与置换原理进行处理,对于不能全部置换的黄泥充填型岩溶管道,对岩溶管道四周进行补强灌浆处理;
[0011]S2

2、当岩溶管道为无充填型岩溶管道时,灌浆以细石混凝土、高流态混凝土、级配料配合砂浆灌注回填结合补强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0012]S2

3、当岩溶管道为连通性岩溶管道和溶槽时,采取大口径钻孔和开挖竖井的方法,施工人员进入岩溶管道内将岩溶管道和溶槽内充填的杂物碎石土和残渣清除干净,然后回填混凝土,最后进行补强灌浆;
[0013]在判断岩溶管道的类型之后,需同时判断岩溶管道的深浅,根据岩溶管道的深浅
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0014]S2

4、对于浅层岩溶管道,灌浆前挖除充填物,并回填混凝土,再进行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以封闭浆液串漏通道,为高压灌浆创造条件;
[0015]S2

5、对于深层岩溶管道,先在岩溶管道周围进行灌浆,使岩溶管道充填物逐步被水泥浆体挤压、固结,然后再按逐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岩溶管道部位的钻孔灌浆;
[0016]S3、在完成步骤S2后,需再次采用常规高压灌浆方法进行灌注,直至达到帷幕灌浆规定的结束标准。
[0017]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步骤S2

1中,岩溶管道的管径大于普通管径时,充填物为砂子、砂砾石,采用高压灌浆处理受阻时,改用高压扰喷灌浆方法处理。
[0018]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步骤S2

2中,在钻孔过程中,遇到管道内径属于较大型管道的岩溶无地下水和地下水流速平稳中的一种情况时,采用填筑骨料法处理。
[0019]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步骤S2

2中,当岩溶管道属于大规模岩溶管道,地下水流速高于平稳值时,采用在大口径灌浆孔内投入砂石料、混合料回填、膜袋灌浆中的一种方法。
[0020]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步骤S2

2中,根据现场灌注情况进行加灌,加灌的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粉煤灰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膏浆、速凝膏浆中的至少一种,采用双液浆孔底混合灌浆方法和速凝膏浆灌浆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0021]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步骤S1中,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地形扫描探测过程中,使用地形扫描设备进行扫描,地形扫描设备包括探头,探头安装在电磁波CT扫描仪上,探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刮环,刮环的内径大于探头的外径,底座的底部且位于刮环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凸台,支撑台的顶端活动插接有均匀分布的撞杆,撞杆上安装有支撑弹簧,撞杆的顶端抵在刮环的下方,撞杆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单向转板,支撑凸台上滑动安装有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卡住单向转板的卡勾。
[0022]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底座的环侧壁上活动插接有均匀分布的插杆,插杆的端部且位于支撑凸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检测板,插杆上安装有压簧,插杆与定位板对齐,插杆靠近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斜坡,定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斜坡对应的通槽。
[0023]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板,滑板滑动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滑板中设置有与撞杆和定位板相对应的凹段,底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环,滑板上固定安装有插入转环内部的圆杆,转环的内部开设有与圆杆对应的斜槽。
[0024]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转环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和阻尼件,底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拉杆,拉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三角板,两个三角板关于拉杆的端部呈中心对称状分布,转环的内部开设有与拉杆和三角板相匹配的通孔,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槽底呈锥形状,滑槽的槽底处放置有中心球,拉杆呈Z型状,拉杆的底端延伸中心球的下方。
[0025]前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拉杆对应的活
动槽,且活动槽呈Z型状,拉杆的顶端和底端均为硬质材料,拉杆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段,柔性段位于活动槽的Z形状拐角处,滑槽的底端设置有下凹槽,下凹槽的直径小于中心球的外径,拉杆的底端位于下凹槽内,中心球位于下凹槽的上方,且中心球的底部压在拉杆底端的上方。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0027]1.本专利技术的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中,充填、半充填的岩溶管道的灌浆以浆液充填与置换原理进行处理,对岩溶管道四周进行补强灌浆处理,使得岩溶管道附近没有渗水通道,改善了渗水通道产生后期管涌击穿破坏,导致防渗帷幕管道型渗漏的问题;无充填型岩溶管道以细石混凝土、高流态混凝土、级配料配合砂浆灌注回填结合补强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用双液浆孔底混合灌浆方法和速凝膏浆灌浆方法,掺加了活性剂和速凝水泥,降低凝结时间,可控制浆液的扩散距离,防止浆液流失,从而快速地封堵住渗水通道,便于进行高压灌浆,建成防渗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地形扫描探测,判断岩溶管道的类型,然后进行钻孔;地形扫描探测方法采取钻探、孔内录像、连通试验、投红试验和电磁波CT扫描中的至少一种;S2、在完成步骤S1后,对岩溶管道地区进行初步灌浆处理,根据岩溶管道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S2

1、当岩溶管道为充填、半充填型岩溶管道时,灌浆以浆液充填与置换原理进行处理,对于不能全部置换的黄泥充填型岩溶管道,对岩溶管道四周进行补强灌浆处理;S2

2、当岩溶管道为无充填型岩溶管道时,灌浆以细石混凝土、高流态混凝土、级配料配合砂浆灌注回填结合补强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S2

3、当岩溶管道为连通性岩溶管道和溶槽时,采取大口径钻孔和开挖竖井的方法,施工人员进入岩溶管道内将岩溶管道和溶槽内充填的杂物碎石土和残渣清除干净,然后回填混凝土,最后进行补强灌浆;在判断岩溶管道的类型之后,需同时判断岩溶管道的深浅,根据岩溶管道的深浅进行处理,具体如下:S2

4、对于浅层岩溶管道,灌浆前挖除充填物,并回填混凝土,再进行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以封闭浆液串漏通道,为高压灌浆创造条件;S2

5、对于深层岩溶管道,先在岩溶管道周围进行灌浆,使岩溶管道充填物逐步被水泥浆体挤压、固结,然后再按逐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岩溶管道部位的钻孔灌浆;S3、在完成步骤S2后,需再次采用常规高压灌浆方法进行灌注,直至达到帷幕灌浆规定的结束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1中,岩溶管道的管径大于普通管径时,充填物为砂子、砂砾石,采用高压灌浆处理受阻时,改用高压扰喷灌浆方法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2中,在钻孔过程中,遇到管道内径属于较大型管道的岩溶无地下水和地下水流速平稳中的一种情况时,采用填筑骨料法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2中,当岩溶管道属于大规模岩溶管道,地下水流速高于平稳值时,采用在大口径灌浆孔内投入砂石料、混合料回填、膜袋灌浆中的一种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岩溶管道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2中,根据现场灌注情况进行加灌,加灌的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粉煤灰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膏浆、速凝膏浆中的至少一种,采用双液浆孔底混合灌浆方法和速凝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晶陈小明刘中张广辉肖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