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52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电解装置、沉淀装置和生化反应器,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罐体,所述沉淀罐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沉淀腔一、沉淀腔二以及沉淀腔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能持续排入沉淀罐体内沉淀,沉淀罐体内部废水能持续排出至生化反应器内部,即在不影响水处理连续工作的前提下,使得进入沉淀腔一、沉淀腔二以及沉淀腔三内部废水能有一定时间进行沉淀,避免铁泥悬浮在沉淀腔中的废水中,避免铁泥进入生化反应器中,提高水处理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理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理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0003]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5月11日授权了一件名称为“一种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其申请号为:202021496978.9,该专利公布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包括电解装置、沉淀装置和生化反应器,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解反应罐,所述电解反应罐底部安装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左侧安装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曝气管右侧安装连接有进料管
……
,该方案存在缺陷是,由电解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导入沉淀装置的沉淀罐中后,污水没有经过静置,污水的铁泥悬浮在水中,这样会使得出水管二在将水导入生化反应器中时,导致铁泥堵塞出水管二的滤板或导致部分铁泥进入生化反应器中,影响水处理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包括电解装置、沉淀装置和生化反应器,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罐体,所述沉淀罐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沉淀腔一、沉淀腔二以及沉淀腔三,所述沉淀罐体还包括将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依次导入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内部的进水组件、依次将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内部的出水组件以及控制机构;
[0007]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在控制进水组件将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一时,控制出水组件将沉淀腔二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内;在控制进水组件将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二时,控制出水组件将沉淀腔三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内;在控制进水组件将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三时,控制出水组件将沉淀腔一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泵体一、与泵体一输出端连接的进水总管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上的进水分管一、进水分管二和进水分管三,其中,所述进水分管一、进水分管
二和进水分管三分别与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顶部连通,所述进水分管一、进水分管二和进水分管三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一、电磁阀二以及电磁阀三,所述泵体一的输入端与电解装置的输出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泵体二、与泵体二输出入端连接的出水总管以及设置在出水总管上的出水分管一、出水分管二和出水分管三,所述出水分管一、出水分管二和出水分管三分别与所述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内部连通,出水分管一、出水分管二和出水分管三分别设置有电磁阀四、电磁阀五以及电磁阀六,所述泵体一的输出端与生化反应器的输入管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淀罐体上的控制器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内部顶端一侧的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其中,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电磁阀五、电磁阀六、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分管一、出水分管二和出水分管三的底端均安装有滤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沉淀腔一、沉淀腔二和沉淀腔三底部的沉淀罐体侧面均开设有铁泥排出口,且铁泥排出口处密封设置有盖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能保证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能持续排入沉淀罐体内沉淀,沉淀罐体内部废水能持续排出至生化反应器内部,即在不影响水处理连续工作的前提下,使得进入沉淀腔一、沉淀腔二以及沉淀腔三内部废水能有一定时间进行沉淀,避免铁泥悬浮在沉淀腔中的废水中,避免铁泥进入生化反应器中,提高水处理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6]图1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电解装置;
[0020]2、沉淀装置,21、沉淀罐体,22、沉淀腔一,23、沉淀腔二,24、沉淀腔三,25、进水组件,251、泵体一,252、进水总管,253、进水分管一,254、进水分管二,255、进水分管三,256、电磁阀一,257、电磁阀二,258、电磁阀三;
[0021]26、出水组件,261、泵体二,262、出水总管,263、出水分管一,264、出水分管二,265、出水分管三,266、电磁阀四,267、电磁阀五,268、电磁阀六;
[0022]27、控制机构,271、控制器,272、液位传感器一,273、液位传感器二,274、液位传感器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如图1

2所示,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包括电解装置1、沉淀装置2和生化反应器3,沉淀装置2包括沉淀罐体21,沉淀罐体2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以及沉淀腔三24,沉淀罐体21还包括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依次导入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和沉淀腔三24内部的进水组件25、依次将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和沉淀腔三24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部的出水组件26以及控制机构27;
[0027]控制机构27用于在控制进水组件25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一22时,控制出水组件26将沉淀腔二23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在控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包括电解装置(1)、沉淀装置(2)和生化反应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2)包括沉淀罐体(21),所述沉淀罐体(2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以及沉淀腔三(24),所述沉淀罐体(21)还包括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依次导入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和沉淀腔三(24)内部的进水组件(25)、依次将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和沉淀腔三(24)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部的出水组件(26)以及控制机构(27);所述控制机构(27)用于在控制进水组件(25)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一(22)时,控制出水组件(26)将沉淀腔二(23)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在控制进水组件(25)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二(23)时,控制出水组件(26)将沉淀腔三(24)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在控制进水组件(25)将电解装置(1)处理后的废水注入沉淀腔三(24)时,控制出水组件(26)将沉淀腔一(22)内部废水导入生化反应器(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25)包括泵体一(251)、与泵体一(251)输出端连接的进水总管(252)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252)上的进水分管一(253)、进水分管二(254)和进水分管三(255),其中,所述进水分管一(253)、进水分管二(254)和进水分管三(255)分别与沉淀腔一(22)、沉淀腔二(23)和沉淀腔三(24)顶部连通,所述进水分管一(253)、进水分管二(254)和进水分管三(255)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一(256)、电磁阀二(257)以及电磁阀三(258),所述泵体一(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金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