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其技术方案包括:采集器本体、线缆和分接盘,线缆底端安装有分接盘,分接盘外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分接线,分接盘外侧通过分接线分别安装有MICRO接头、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
,具体为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他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为此提出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9727277U公开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器主体和采集板,所述采集器主体的前端设有操作面板,所述采集器主体的后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采集板的内部设置有通道接口,所述通道接口通过引线连接有采集端热电偶,所述采集端热电偶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通道标号,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有检测端热电偶。
[0004]现有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接口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根据电子表接口型号进行转换接头,导致装置需要另寻转接设备,不仅增加了连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携带负担,降低了装置接口连接效率,局限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6]现有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节连接线缆长度,导致线缆过长增加携带空间,降低了装置的便携性,同时也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使用长度,容易造成线缆散乱容易造成缠绕断裂的问题,降低了线缆的安全性,缩短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线缆和分接盘,所述采集器本体底部安装有线缆,所述线缆底端安装有分接盘,所述分接盘外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分接线,所述分接盘外侧通过分接线分别安装有MICRO接头、TYPE

C接头、插接头,所述线缆外侧安装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内部旋转安装有卷收盘,且卷收盘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保护盒的正面通过卡件安装有盒盖,所述盒盖内部旋转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安装有旋钮,所述转盘背面安装有卡柱。
[0009]通过旋钮带动转盘进行旋转,旋转的转盘通过卡柱与卷收盘内部的卡槽卡接,可以带动卷收盘进行旋转,旋转的卷收盘可对线缆进行卷收,有效解决线缆过程影响携带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能,同时也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线缆延伸长度,通过保护盒与盒盖配合可便于对线缆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外力破坏,保证了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以及携带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MICRO接头、TYPE

C接头、插接头增加装置连接方式,便于装置与不同接口型号的电子表进行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采集器本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且采集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充电槽,充电槽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防尘盖。显示屏可显示采集信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信息读取,采集器本体通过充电槽可连接充电线,便于采集器本体进行充电续航,同时通过防尘盖可对充电槽进行保护,避免灰尘、雨水进入充电槽内部,保证了充电槽的安全性。
[0011]优选的,所述采集器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正面通过轴栓安装有防护盖。通过防护盖可对控制器进行保护,避免控制器受到灰尘、雨水和外力的破坏,保证了控制器的安全性,延长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0012]优选的,所述线缆包括硅胶层,硅胶层的内部设置有铝箔屏蔽,铝箔屏蔽的内部设置有镀锡铜编织网,镀锡铜编织网内部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铜芯。绝缘层采用的玻璃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坚韧性和绝缘性,化学性能稳定,可对铜芯进行保护,且通过铝箔屏蔽、镀锡铜编织网可屏蔽干扰信号,保证可铜芯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盒盖内壁等距安装有卡扣,且卡扣与卡件卡接。通过卡扣与卡件配合可将盒盖和保护盒进行卡接,便于盒盖进行拆装。
[0014]优选的,所述线缆一端安装有抗干扰磁环,抗干扰磁环的正面设置有散热孔。抗干扰磁环具有吸EMI、吸收磁环收静电脉冲能力,使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和静电放电的相应国际标准,使得线缆连接的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不受其他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线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MICRO接头、TYPE

C接头、插接头增加装置连接方式,便于根据采集设备的接口型号进行转换使用,增加了装置可转化接口的功能性,不需要另寻转接设备,降低携带负担,从而便于装置与不同接口型号的电子表进行连接,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接口型号的设备,从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通过旋钮带动转盘进行旋转,旋转的转盘通过卡柱与卷收盘内部的卡槽卡接,可以带动卷收盘进行旋转,旋转的卷收盘可对线缆进行卷收,有效解决线缆过程影响携带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能,同时也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线缆延伸长度,避免线缆过长发生缠绕断裂现象,保证了线缆的安全性,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盒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线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采集器本体;101、显示屏;102、充电槽;103、防尘盖;2、控制器;201、防护盖;3、线缆;301、硅胶层;302、铝箔屏蔽;303、镀锡铜编织网;304、绝缘层;305、铜芯;4、保护盒;401、卷收盘;402、卡槽;403、卡件;5、盒盖;501、转盘;502、旋钮;503、卡柱;504、卡扣;6、分接盘;601、分接线;602、MICRO接头;603、插接头;604、TYPE

C接头;7、抗干扰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1、线缆3和分接盘6,采集器本体1底部安装有线缆3,线缆3底端安装有分接盘6,分接盘6外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分接线601,分接盘6外侧通过分接线601分别安装有MICRO接头602、TYPE

C接头603、插接头604,线缆3外侧安装有保护盒4,保护盒4内部旋转安装有卷收盘401,且卷收盘401内部设置有卡槽402,保护盒4的正面通过卡件403安装有盒盖5,盒盖5内部旋转安装有转盘501,转盘501正面安装有旋钮502,转盘501背面安装有卡柱503。
[0026]基于实施例一的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是:通过MICRO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1)、线缆(3)和分接盘(6),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本体(1)底部安装有线缆(3),所述线缆(3)底端安装有分接盘(6),所述分接盘(6)外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分接线(601),所述分接盘(6)外侧通过分接线(601)分别安装有MICRO接头(602)、TYPE

C接头(603)、插接头(604),所述线缆(3)外侧安装有保护盒(4),所述保护盒(4)内部旋转安装有卷收盘(401),且卷收盘(401)内部设置有卡槽(402),所述保护盒(4)的正面通过卡件(403)安装有盒盖(5),所述盒盖(5)内部旋转安装有转盘(501),所述转盘(501)正面安装有旋钮(502),所述转盘(501)背面安装有卡柱(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表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101),且采集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光刘会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当家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