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43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液体存储装置、纳滤装置和透过液收集装置;液体存储装置设置有液体出口和截留液入口;纳滤装置包括壳体和纳滤膜,纳滤膜设置在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的中部,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入口,该液体入口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相连;下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截留液出口,该截留液出口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截留液入口相连;上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过液出口,透过液出口与透过液收集装置相连。该处理装置能够提高截留液的纯度。该处理装置能够提高截留液的纯度。该处理装置能够提高截留液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包头混合型稀土矿是重要的轻稀土资源,其主要含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矿。碱分解工艺是包头混合型稀土矿的主要冶炼技术之一,此工艺的水洗工序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这些碱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分离难度大,难以使氟资源和磷资源分离回收。
[0003]纳滤膜是指孔径在1nm左右的膜,它的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纳滤膜对于一价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二价以二价以上离子的具有截留能力。
[0004]CN207745716U公开了一种纳滤装置,其包括过滤箱和位于过滤箱内的纳滤膜层。过滤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过滤箱内位于纳滤膜层的上方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布水孔。该装置不能多次过滤截留液,截留液中离子的纯度较高低。
[0005]CN104291483A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膜分离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预除杂装置、陶瓷膜,陶瓷膜的渗透侧连接于纳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的连接管上。该装置仅能够使稀土矿山废水通过一次纳滤膜,截留液中离子的纯度较低。
[0006]CN210261423U公开了一种稀土行业废水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废水调节池、初沉池、气浮机、臭氧氧化装置、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产水池、纳滤装置、纳滤产水池、浓水蒸发装置、盐回收蒸发装置及反渗透装置。该装置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氯化铵盐和杂质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够将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多次进行纳滤,提高截留液的纯度。
[0008]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存储装置、纳滤装置和透过液收集装置;
[0010]所述液体存储装置设置有液体出口和截留液入口,所述液体存储装置设置为储存液体,所述液体为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和/或截留液;
[0011]所述纳滤装置包括壳体和纳滤膜,所述纳滤装置设置为将由液体存储装置供给的液体经过纳滤膜分离为截留液和透过液;所述纳滤膜设置在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的中部,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
[0012]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液体入口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相连;
[0013]所述下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截留液出口,所述截留液出口与液体存储装
置的截留液入口相连;
[0014]所述上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过液出口,所述透过液出口与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相连;
[0015]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设置为收集透过液。
[0016]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三通管和增压泵,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
[0017]所述第一支路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相连;
[0018]所述第二支路通过增压泵与纳滤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
[0019]所述第三支路的端部为自由端,其设置为将所述液体存储装置中的截留液排出。
[0020]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设置有截止阀。
[0021]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增压泵;
[0022]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通过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增压泵与纳滤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
[0023]所述液体存储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口,所述料液出口与所述出料管相连;所述料液出口设置为将截留液排出液体存储装置。
[0024]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和/或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0025]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纳滤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液体存储装置和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
[0026]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液体存储装置外周设置有冷却水通路,流经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对液体存储装置内的液体进行降温。
[0027]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截留液排出管和透过液排出管;
[0028]所述截留液排出管的两端分别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截留液入口和纳滤装置的截留液出口相连;
[0029]所述透过液排出管的两端分别与纳滤装置的透过液出口和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相连。
[0030]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截留液出口和所述透过液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纳滤装置的两侧。
[0031]根据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纳滤膜设置为至少两层。
[0032]本技术的处理装置能够将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多次进行纳滤,提高截留液的纯度。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如下:
[0035]1‑
液体存储装置;21

壳体;22

纳滤膜;231

上部空腔;232

下部空腔;3

透过液收集装置;4

三通管;5

增压泵;6

截留液排出管;7

透过液排出管;8

冷却水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此。
[0037]本技术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存储装置、纳滤装置和透过液收集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管路和增压泵中的一项或多项。
[0038]<液体存储装置>
[0039]本技术的液体存储装置设置为存储液体,所述液体为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和/或截留液。在该装置初始状态时,液体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液体为混合稀土碱分解废水;当该装置开始运行时,纳滤装置排出的截留液流入液体存储装置中,液体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液体为混合稀土碱分解废水和截留液的混合液;当液体存储装置中的液体多次经过纳滤装置后,液体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液体为截留液。
[0040]液体存储装置设置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可以设置在液体存储装置的底部。这样有利于液体流出。液体出口与纳滤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液体出口将液体存储装置内的液体排出。
[0041]液体存储装置设置有截留液入口。截留液入口可以设置在液体存储装置的顶部。截留液入口与纳滤装置的截留液出口相连。截留液入口设置为使纳滤装置产生的截留液进入液体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存储装置、纳滤装置和透过液收集装置;所述液体存储装置设置有液体出口和截留液入口,所述液体存储装置设置为储存液体,所述液体为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和/或截留液;所述纳滤装置包括壳体和纳滤膜,所述纳滤装置设置为将由液体存储装置供给的液体经过纳滤膜分离为截留液和透过液;所述纳滤膜设置在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的中部,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液体入口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相连;所述下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截留液出口,所述截留液出口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截留液入口相连;所述上部空腔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过液出口,所述透过液出口与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相连;所述透过液收集装置设置为收集透过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管和增压泵,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液体存储装置的液体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支路通过增压泵与纳滤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所述第三支路的端部为自由端,其设置为将所述液体存储装置中的截留液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设置有截止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稀土碱分解工艺废水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升峰许延辉刘海旺关卫华李裕高凯候少春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稀土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