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端构件、凸缘管及凸缘管的带接头构造以及管端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441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7
管端构件(2)设置于凸缘管(1)的端部,具备:筒部(21),能够嵌合于凸缘管(1)的管主体(3)的端部;平坦部(22),从与向管主体(3)嵌合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筒部(21)的端缘向外方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延伸部(23),从平坦部(22)的外端向筒部(21)侧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锥形部(24),从延伸部(23)的前端以向筒部(21)接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及折回部(25),从锥形部(24)的前端向由筒部(21)、平坦部(22)及延伸部(23)包围的空间(S)内折回,折回部(25)的前端以对锥形部(24)向外侧施力的方式与锥形部(24)抵接。能够实现凸缘管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制造效率的提高、轻量化,并且能够可靠地得到凸缘管的凸缘的平坦部和锥形部所要求的精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端构件、凸缘管及凸缘管的带接头构造以及管端构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作为例如汽车的排气部件等使用的凸缘管的端部设置的管端构件、凸缘管及凸缘管的带接头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利用剖视大致山形的带将凸缘管相互紧固的带接头构造,作为在该带接头构造中使用的凸缘管,存在图9的凸缘管11。该凸缘管11具有管主体12和设置于管主体12的端部的环状的环体13。环体13构成凸缘,具备配置于管主体12的轴向上的外侧的平坦面131和配置于其内侧的锥面132,环体13是对环状的中间件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切削构件。并且,环体13的内周面133以与管主体12的外周面121大致相同的直径形成,以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外嵌于管主体12的端部的外周面121,锥面132的内端周边由焊接部14焊接而管主体12和环体13被固定。一方的凸缘管11与另一方的凸缘管11以使平坦面131、131互相抵接的方式配置,剖视大致山形的带14以覆盖一方的环体13和另一方的环体13的方式安装,并由带紧固件14紧固。
[0003]另外,作为别的凸缘管,存在图10的凸缘管16。该凸缘管16对管主体17的端部实施折回加工而形成有凸缘17。凸缘18具备配置于管主体17的轴向上的外侧的平坦部181、从平坦部181向管主体17的轴向的内侧折回且与管主体17的外周面17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延伸部182及从延伸部182的前端以向外周面171接近的方式倾斜延伸的锥形部183。一方的凸缘管16与另一方的凸缘管16以使平坦部181、181互相抵接的方式配置,剖视大致山形的带紧固件19以覆盖一方的凸缘18和另一方的凸缘18的方式安装,并由带紧固件19紧固。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大致山形的带来紧固凸缘管的构造。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37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图9的凸缘管11使用不锈钢这样的金属制的块材作为环状的中间件,对该中间件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环体13,由该环体13构成凸缘,因此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高,另外,在加工时间上也非常花时间,存在凸缘管的制造效率较差这样的问题。而且,通过块材的切削加工而形成的环体13是整体为实心的构件,因此也存在环体13及凸缘管11的重量变重这样的问题。
[0009]在另一方中,图10的凸缘管16由于对管主体17的端部实施折回加工而形成凸缘18,因此能够以低成本、短时间得到,但由于由凸缘18的平坦部181、延伸部182、锥形部183包围的部分完全为中空,所以存在难以得到对平坦部181要求的精度和对锥形部183要求的精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这样的另一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凸缘管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制造效率的提高、轻量化并且能够可靠地得到对凸缘管的凸缘的平坦部和锥形部要求的精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的凸缘管的管端构件、具备该管端构件的凸缘管及该凸缘管的带接头构造。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的管端构件设置于凸缘管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具备:筒部,能够嵌合于凸缘管的管主体的端部;平坦部,从与向上述管主体嵌合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上述筒部的端缘向外方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延伸部,从上述平坦部的外端向上述筒部侧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锥形部,从上述延伸部的前端以向上述筒部接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及折回部,从上述锥形部的前端向由上述筒部、上述平坦部及上述延伸部包围的空间内折回,上述折回部的前端以对上述锥形部向外侧施力的方式与上述锥形部抵接。
[0013]由此,能够不对凸缘管的凸缘的构成部分进行切削加工,例如通过对筒体或板材利用冲压成形进行钣金加工等而得到,因此能够实现凸缘管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制造效率的提高。另外,由于不会如通过块材的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凸缘那样整体成为实心,所以能够实现凸缘的构成部分、凸缘管的轻量化。另外,由于由平坦部、延伸部、锥形部包围的部分不会完全成为中空,在该部分设置折回部,折回部的前端以对锥形部向外侧施力的方式与锥形部抵接,所以能够防止局部性的凹陷等而可靠地得到凸缘管的凸缘的平坦部和锥形部所要求的精度并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因此,通过凸缘管的凸缘的平坦部的精度提高,在利用带紧固件等将凸缘管的平坦部抵接并紧固时,能够减少例如在凸缘管中流动的排气等气体的泄漏,在凸缘管的平坦部间夹着环状等的垫圈的平板部等夹设物的平板部而紧固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优点。
[0014]本专利技术的管端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折回部以与上述平坦部抵接的方式形成。
[0015]由此,折回部与平坦部抵接地设置,在该状态下折回部的前端以对锥形部向外侧施力的方式与锥形部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局部性的凹陷等而更可靠地得到凸缘管的凸缘的平坦部和锥形部所要求的精度并进一步稳定地维持这些精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凸缘管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管端构件的上述筒部嵌合于凸缘管的管主体的至少单侧的端部,上述筒部与上述管主体嵌合的部分通过焊接部而被焊接,上述管端构件的上述锥形部的向上述管主体嵌合的嵌合侧的最靠端侧的端部与上述焊接部在上述管主体的轴向上离开了20mm以上。
[0017]由此,通过使管端构件的平坦部的外表面和焊接部在管主体的轴向上离开20mm以上,能够抑制、防止焊接的热量的影响波及构成凸缘的平坦面的平坦部的外表面,提高平坦部的平面度的精度,可靠地得到需要的精度的平坦部的平面度。更优选的是,若设为使管端构件的平坦部的外表面和焊接部在管主体的轴向上离开40mm以上的结构,则能够可靠地抑制、防止焊接的热量的影响波及构成凸缘的平坦面的平坦部的外表面,更可靠地得到需要的较高的精度的平坦部的平面度。另外,若将筒部的长的管端构件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则加工时间长,制造成本增加,但本专利技术的管端构件能够以不进行切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通过低成本且短时间的加工来得到平坦部的平面精度较高的凸缘管。
[0018]本专利技术的凸缘管的特征在于,凸缘管是搭载于汽车的汽车用部件。
[0019]由此,能够将轻量化的凸缘管作为排气管等汽车用部件来使用,提高汽车的燃油
经济性能。
[0020]本专利技术的凸缘管的带接头构造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凸缘管作为一方的凸缘管和另一方的凸缘管来使用,以使设置于上述一个凸缘管的一个上述管端构件的上述平坦部和设置于上述另一个凸缘管的另一个上述管端构件的上述平坦部互相抵接的方式配置,以覆盖上述一个管端构件的上述延伸部及上述锥形部和上述另一个管端构件的上述延伸部及上述锥形部的方式安装带紧固件而进行紧固。
[0021]由此,能够将具有较高的精度的平面度的平坦部相互抵接并带紧固,因此能够将凸缘管以防止、最大限度抑制相互出现间隙的的方式带紧固。因此,进一步,凸缘管的锥形部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具有所需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的带紧固。另外,在将凸缘相互利用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管端构件,设置于凸缘管的端部,所述管端构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筒部,能够嵌合于凸缘管的管主体的端部;平坦部,从与向所述管主体嵌合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筒部的端缘向外方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延伸部,从所述平坦部的外端向所述筒部侧以大致直角折弯而形成;锥形部,从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以向所述筒部接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及折回部,从所述锥形部的前端向由所述筒部、所述平坦部及所述延伸部包围的空间内折回,所述折回部的前端以对所述锥形部向外侧施力的方式与所述锥形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部以与所述平坦部抵接的方式形成。3.一种凸缘管,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端构件的所述筒部嵌合于所述凸缘管的管主体的至少单侧的端部,所述筒部与所述管主体嵌合的部分通过焊接部而被焊接,所述管端构件的所述锥形部的向所述管主体嵌合的嵌合侧的最靠端侧的端部与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管主体的轴向上离开了20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庆行荒井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飞珠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