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旭专利>正文

自动功率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0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功率控制器,其特征是由双向可控硅BCR构成控制器的开关电路,由RC移相调压控制电路构成主控电路,由双向稳压器构成稳压电路,取样电路采用变压器互感取样,至由可控硅构成的正反馈电路。它具有小功率减速空载运行,满功率带载工作的自动控制特征,它不仅能够降低主设备空载转速,减小空载噪声,而且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它可以安装在主设备的电源线插头座内,而不需要改变主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适用于单相高速旋转电动工具的自动功率控制器。目前,国内生产的角向磨光机、手持砂轮机等小功率电动工具,空载转速高,噪声大,且生产时对转头部分的材料强度和安全防护等有特殊要求,制作时难以达到产品指标,致使成本提高,为此而采用的电子调速开关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缺点一不能自动调速或调功;二通用性差;三因体积小而散热慢,长时间工作性能变坏,甚至失去控制能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在电源线插座内的能够自动控制其输出功率的自动功率控制器,它不仅能够降低主设备空载转速,减少空载噪声,而且还能够降低产品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开关电路,主控电路,稳压电路,取样电路及正反馈控制电路构成。它可以设置在主设备的电源线插头座内,其开关电路是由双向可控硅BCR构成;主控电路是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和双向二极管BG3构成的RC移相调压控制电路组成;稳压电路是由稳压二极管BG1BG2构成的双向稳压器组成;取样电路采用变压器B1,B2互感取样,由次级的电位器W1,W2分别至可控硅SCR1,SCR2构成一对正反馈电路。其工作原理电源线接入电网后,当电网电压正半周时,电流经电阻R1,R2,R3向电容C充电,电容C两端的电压由零开始升高,当升至双向二极管BG3的开启电压时,双向二极管BG3导通,电容C通过电阻R4和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阴极放电,使双向可控硅BCR导通,负载得电工作,直到双向可控硅BCR阴极电压随电网电压降到零时截止。当电网电压负半周时,充电电流对电容C反向充电,当充到双向二极管BG3的开启电压时,电容C经双向可控硅BCR阴极、控制极、电阻R4、双向二极管BG3放电,使双向可控硅BCR反向导通,负载得电工作,直到双向可控硅BCR阴极随电网电压降至零时截止。稳压电路,用于稳定主控电路的充电电流,减小电网电压变化引起的负载输入电压的变化。当电网电压低于稳压管的稳定值时,电容C经电阻R1、R2R3充电,但当高于稳压管的稳定值时,电容C则经电阻R3恒流充电,相对地稳定了RC电路的充电速率,稳定了电源线基准输出电压,当电动机或其他阻性负载增大时,引起流过变压器初级电流的变化,变压器次级电流也相应增大,由电位器致可控硅SCR阴极到变压器共接点间的电压升高,稳压管导通,短路电阻R2,R3,减小主控电路的时常数,从而使电源线的输出电压升高,即可达到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目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小功率减速空载运行,满功率带载工作的自动控制特性。2、它能够根据需要降低空载转速,用于125A型角向磨光机,经测试减小空载噪声5~7db,降低空载功率60%左右,而且控制灵活,使用方便,当功率变化时没有振动加剧和突跳等不良感觉。3、它可安装在主设备的电源线插头座内,不占用主设备的安装位置,也不增大主设备的体积,同时也不需要改变主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而且安装、更换、使用均很方便,具有通用性和独立性。4、线路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宜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方框图本技术由开关电路,主控电路,稳压电路,取样电路和正反馈控制电路组成。其开关电路是由其阳极连接在电源线插头正极的双向可控硅BCR构成,主控电路是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和双向二极管BG3构成的RC移相调压控制电路组成的,其中电阻R1的上端接电源线插头正极,电阻R3为一可调电阻,调整R3可以调定电源线的输出电压,电阻R4为放电限流电阻,其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上端,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和分流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阴极和电容C,该点定为a点,电容C的另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下端和电阻R3,该点定为b点。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2下端与a点间的是稳压电路,它是由稳压管BG1,BG2构成的双向稳压器,在双向可控硅BCR的阴极串接变压器B1,B2至主设备正极,变压器B1,B2的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分别异、同名配置,变压器次级的异名端分别接正反馈电路的可控硅SCR1、SCR2阴极,变压器次级的电位器可调端分别接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可控硅SCR1,SCR2的阳、阴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1的下端,可控硅SCR1,SCR2的阴、阳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的b点。电源线插头负极接主设备负极。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功率控制器,它由开关电路,主控电路,稳压电路,取样电路及正反馈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是a、开关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CR阳极接电源线插头正极;b、主控电路是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移双向二极管BG3构成的RC移向电路,其中电阻R1的上端接电源线插头正极,电阻R4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上端,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和分流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阴极和电容Ca点,电容C的另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下端和电阻R3b点;c、稳压电路是由稳压管BG1,BG2构成的双向稳压器组成的,它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2下端与a点之间;d、取样电路采用串接在双向可控硅BCR的阴极与主设备正极之间的变压器B1,B2互感取样,变压器B1,B2的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分别异、同名配置,变压器次级的异名端分别接正反馈电路的可控硅SCR1,SCR2阴极,次级的电位器W1,W2分别接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可控硅SCR1,SCR2的阳、阴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1的下端,可控硅SCR1,SCR2的阴、阳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的b点,电源线插头负极连主设备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功率控制器,其特征是将自动功率控制器安装在主设备电源线插头座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功率控制器,其特征是由双向可控硅BCR构成控制器的开关电路,由RC移相调压控制电路构成主控电路,由双向稳压器构成稳压电路,取样电路采用变压器互感取样,至由可控硅构成的正反馈电路。它具有小功率减速空载运行,满功率带载工作的自动控制特征,它不仅能够降低主设备空载转速,减小空载噪声,而且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它可以安装在主设备的电源线插头座内,而不需要改变主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文档编号H02M5/02GK2151578SQ9323308公开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欧阳旭, 吴如九 申请人:欧阳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功率控制器,它由开关电路,主控电路,稳压电路,取样电路及正反馈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是:a、开关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CR阳极接电源线插头正极;b、主控电路是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移双向二极管BG↓[3]构成的RC移向电路,其中电阻R↓[1]的上端接电源线插头正极,电阻R↓[4]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上端,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和分流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BCR阴极和电容Ca点,电容C的另一端接双向二极管BG↓[3]的下端和电阻R↓[3]b点;c、稳压电路是由稳压管BG↓[1],BG↓[2]构成的双向稳压器组成的,它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2]下端与a点之间;d、取样电路采用串接在双向可控硅BCR的阴极与主设备正极之间的变压器B↓[1],B↓[2]互感取样,变压器B↓[1],B↓[2]的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分别异、同名配置,变压器次级的异名端分别接正反馈电路的可控硅SCR↓[1],SCR↓[2]阴极,次级的电位器W↓[1],W↓[2]分别接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可控硅SCR↓[1],SCR↓[2]的阳、阴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电阻R↓[1]的下端,可控硅SCR↓[1],SCR↓[2]的阴、阳极并接连接在主控电路的b点,电源线插头负极连主设备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旭吴如九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旭吴如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