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3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剪力墙,所述剪力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顶盖,所述剪力墙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钢筋笼,所述剪力墙顶盖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加强柱,两个相邻较近的所述上加强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上下加强柱、上下加强板和上下加强钢筋,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由于繁琐的连接,造成现场工程量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工字型梁,工字型结构具有很强的抗弯曲和抗剪切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剪力墙的质量,通过在工字型梁的上下两翼之间设有橡胶垫层,提高了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震性能。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剪力墙
,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剪力墙结构得到了较大发展,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者结构墙,用于在房屋或者构筑物中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引起的水平荷载,剪力墙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结构受到剪切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住宅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住宅的现浇建设方式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住宅建设中高能耗、高污染、高投资等问题,所以我国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到推广适合建筑工程的建筑体系,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但是目前的剪力墙结构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点,节点连接形式复杂、连接困难,目前的主要连接节点形式需要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且需要脚手架、模板等,这给节点的质量带来隐患、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边缘构件还采用现浇形式,降低了结构的预制化率和坚固强度,同时由于繁琐的连接,造成现场工程量较大,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比优势尤其不明显,导致钢板很厚或者结构非常密集,不利于材料的节约。
[0003]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剪力墙,所述剪力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顶盖,所述剪力墙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钢筋笼,所述剪力墙顶盖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加强柱,两个相邻较近的所述上加强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钢筋,同侧的两个所述加强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加强板,所述上支撑钢筋笼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型梁,所述工字型梁的上下两翼之间设有橡胶垫层,所述工字型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钢筋笼,所述工字型梁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加强柱,两个相邻较近的所述下加强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钢筋,同侧的两个所述下加强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加强板,所述下加强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底板。
[0006]可选的,所述上支撑钢筋笼由横向钢筋、竖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组成,所述横向钢筋、竖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在上支撑钢筋笼表面等距离均匀排列。
[0007]可选的,所述上支撑钢筋笼与下支撑钢筋笼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0008]可选的,四个所述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均呈对称均匀分布,且四个所述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分别位于工字型梁的顶部和底部。
[0009]可选的,四个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均呈对称均匀分布。
[0010]可选的,两个所述加强钢筋和下加强钢筋呈对称均匀分布。
[0011]可选的,所述橡胶垫层呈对称分布于工字型梁的内部。
[0012]可选的,所述剪力墙顶盖的长宽尺寸与所述工字型梁的上翼长宽尺寸相同,所述剪力墙底板的长宽尺寸与所述工字型梁的下翼长宽尺寸相同。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该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内设置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而且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等距离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设置有四个,如此设计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由于繁琐的连接,造成现场工程量较大的问题,在上加强柱和下加强柱的一侧还设置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上加强钢筋和下加强钢筋,使得整个剪力墙结构更加稳定,有效解决了钢板很厚或者结构非常密集,不利于材料的节约的问题。
[0015]2、该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通过设置的工字型梁,工字型梁的上下两翼分别与上支撑钢筋笼的底部和下支撑钢筋笼的顶部相连接,工字型结构具有很强的抗弯曲和抗剪切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剪力墙的质量,同时在工字型梁的上下两翼之间设有橡胶垫层,因此,提高了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大大简化了剪力墙连接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剪力墙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剪力墙上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剪力墙侧视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上支撑钢筋笼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剪力墙,101

剪力墙顶盖2

上支撑钢筋笼,201

横向钢筋,202

竖向钢筋,203

纵向钢筋,3

上加强柱,4

上加强板,5

上加强钢筋,6

工字型梁, 7

橡胶垫层,8

下支撑钢筋笼,9

下加强柱,10

下加强板,11

下加强钢筋,12
‑ꢀ
剪力墙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它包括剪力墙1,剪力墙 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顶盖101,剪力墙顶盖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钢筋笼2,剪力墙顶盖101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加强柱3,两个相邻较近的上加强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钢筋5,同侧的两个加强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加强板4,上支撑钢筋笼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型梁6,工字型梁6的上下两翼之间设有橡胶垫层7,工字型梁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钢筋笼8,工字型梁6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加强柱9,两个相邻较近的下加强柱9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钢筋11,同侧的两个下加强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加强板10,下加强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底板12。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支撑钢筋笼2由横向钢筋201、竖向钢筋202和纵向钢筋203组成,横向钢筋201、竖向钢筋202和纵向钢筋203 在上支撑钢筋笼2表面等距离均匀排列,通过在x、y和z坐标轴的三个方位上设置的横向钢筋201、竖向钢筋202和纵向钢筋203,使得整个剪力墙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同时也保证了剪力墙1的质量。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支撑钢筋笼2与下支撑钢筋笼8 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上加强柱3和下加强柱9均呈对称均匀分布,且四个上加强柱3和下加强柱9分别位于工字型梁6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设置上加强柱3和下加强柱9,而且上加强柱3和下加强柱9等距离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上加强柱3和下加强柱9设置有四个,如此设计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由于繁琐的连接。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上加强板4和下加强板10均呈对称均匀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1),所述剪力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顶盖(101),所述剪力墙顶盖(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钢筋笼(2),所述剪力墙顶盖(101)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加强柱(3),两个相邻较近的所述上加强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钢筋(5),同侧的两个所述加强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加强板(4),所述上支撑钢筋笼(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型梁(6),所述工字型梁(6)的上下两翼之间设有橡胶垫层(7),所述工字型梁(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钢筋笼(8),所述工字型梁(6)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加强柱(9),两个相邻较近的所述下加强柱(9)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钢筋(11),同侧的两个所述下加强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加强板(10),所述下加强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剪力墙底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钢筋笼(2)由横向钢筋(201)、竖向钢筋(202)和纵向钢筋(203)组成,所述横向钢筋(201)、竖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