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电子学和机器人学领域,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0003]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上肢长度,对伸缩托架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时的舒适性能较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包括康复床,所述康复床的顶部设有康复装置,所述康复装置包括与康复床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包括康复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床(2)的顶部设有康复装置,所述康复装置包括与康复床(2)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302),所述固定底座(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11),所述螺纹杆(311)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311)远离电机(3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30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1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驱动轮(310),所述第二驱动轮(3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303),所述固定底座(30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13),所述转动杆(3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304),所述第一驱动轮(304)与第一传动带(30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架(306),所述转动架(30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07),所述滑动板(3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销(312),所述插销(312)滑动贯穿转动架(306),所述滑动板(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手杆(309),所述滑动板(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308),所述固定底座(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305),所述康复床(2)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机器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仰艳,韩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相王医疗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