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2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涉及尘肺病护理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微型液压缸本体,所述微型液压缸本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本技术设置滚轮,带动上呼吸训练体移动到需要位置,设置微型液压缸本体,呼吸训练体固定在需要位置,设置吹气罩,贴合在嘴部进行吹气,使气体进入呼吸训练体内,初级浮球体受到到气流作用力带动套环板在滑槽内向上滑动,设置可视刻度线窗,观察初级浮球体上升的对应高度,便于了解康复训练情况,设置螺栓拔出,对安装管通过软管连接的吹气罩进行拆卸,便于后续进行消毒清洗或更换,避免对患者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尘肺病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尘肺病护理是对职业生产活动中或者长期在污染环境中生活因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粉尘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发展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在尘肺病患者护理中呼吸训练是重要之一,从而会使用呼吸训练康复装置;

2、如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2020201711.6公开了“一种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包括移动基座,移动万向轮,支撑立柱,呼吸训练壳体,升降体,呼吸升降腔,观察窗口,空气进入口,气体进入软管和吹气口,所述支撑立柱两侧安有呼吸训练壳体,其中呼吸训练壳体内部设有升降体;所述呼吸训练壳体一侧内部嵌有观察窗口,该呼吸训练康复装置通过观察窗口和升降体的设置,有利于升降体通过自身重量进行下降复位,进而不需要弹簧拉力进行复位,从而延长本体的呼吸训练效果,便于延长本体寿命,然而,上述技术中,呼吸训练康复装置通过万向轮带动呼吸训练壳体移动,由于万向轮为设置可固定结构,无法对移动后的呼吸训练壳体固定在需要位置,且呼吸升降腔内没有刻度,也没连接任何计量仪器,不能计算患者吹浮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滚轮(2),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微型液压缸本体(3),所述微型液压缸本体(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呼吸训练体(7),所述呼吸训练体(7)的内壁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壁设置有套环板(9),所述套环板(9)的内壁套设有初级浮球体(10),所述初级浮球体(10)的顶部安装有抵制板(11),所述呼吸训练体(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滚轮(2),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微型液压缸本体(3),所述微型液压缸本体(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呼吸训练体(7),所述呼吸训练体(7)的内壁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壁设置有套环板(9),所述套环板(9)的内壁套设有初级浮球体(10),所述初级浮球体(10)的顶部安装有抵制板(11),所述呼吸训练体(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内壁设置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4),所述活动杆(1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球(15),所述呼吸训练体(7)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的外壁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0),所述进气管(16)的内壁设置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尘肺病护理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板(9)与初级浮球体(10)之间为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相王医疗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