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分别与后挡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分别与前挡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前挡板的下表面与电器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罩壳的正面与四个合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罩壳的正面通过合页与两个柜门的背面相互铰接。该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通过设置框架主体、铝型板、托盘和刹车轮,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操作台进行搬运,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该操作台的适用性,保障了人工搬运时的平稳性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操作台是一种应用于医学方面的医疗设备,通过在操作台上进行诊疗,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检查和更好的治疗,目前,操作台的种类多种多样,应用于不同医疗目的的操作台,其中就包括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其结构、安装的诊疗设备、使用方法等都不相同,现有操作台一般固定设置,操作台不能移动,当需要更换地方使用操作台时,需要人工搬运,人工搬运方式不平稳,搬运过程不安全,且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解决了现有操作台一般固定设置,操作台不能移动,当需要更换地方使用操作台时,需要人工搬运,人工搬运方式不平稳,搬运过程不安全,且非常繁琐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分别与后挡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的相对面分别与前挡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的下表面与电器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罩壳的正面与四个合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罩壳的正面通过合页与两个柜门的背面相互铰接,所述后挡板和前挡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桌面板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卡接,所述框架主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刹车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下表面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托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器罩的背面与活动板的正面滑动接触,所述电器罩的正面与控制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柜门的正面与第一销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柜门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提手背面的一端相互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桌面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四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桌面板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桌面板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提手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罩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销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罩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第二销轴与两个活动块的相对面相互
铰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架主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内壁的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框架主体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通过设置框架主体、铝型板、第二电动推杆、托盘和刹车轮,当该操作台需要移动位置时,操作人员驱动第二电动推杆,使第二电动推杆下方的托盘与地面脱离,随后操作人员拨开刹车轮的上方的刹车片,从而使刹车轮失去制动,接着操作人员推动后挡板上方的铝型板,当铝型板受到来自操作人员的推力后,推力通过铝型板传递给壳罩和框架主体,最后通过支撑杆传递给刹车轮,当刹车轮受到推力后向前移动,当该操作台到达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通过刹车片将刹车轮重新制动,随后再次驱动第二电动推杆将托盘与地面接触,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操作台进行搬运,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该操作台的适用性,保障了人工搬运时的平稳性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
[0016]2、该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通过设置第二提手、桌面板、第一滑槽和活动块,操作人员将该操作台组装完毕后,拉动第二提手,两个桌面板在受到第二提手的拉力后向两侧移动,桌面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两侧的第一滑块分别在后挡板和前挡板内部的第一滑槽内壁滑动,当桌面板抽出后,操作人员将第二销轴上方的活动块拨开,最后对桌面板进行支撑,方便了对桌面板位置进行调整的同时,更加对桌面板进行支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桌面板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桌面板的工作面积,从而提高该操作台的适用性。
[0017]3、该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活动板和第二滑槽,当需要使用该操作台内部电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驱动第一电动推杆向上推动,第一电动推杆向上移动后将带动活动板的两侧的第二滑块在框架主体内壁的第二滑槽内壁滑动,从而将活动板稳定的同时,将活动板上方的电器推动至该操作台的最上方,方便了对该操作台内部的电机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方便了对该操作台内部的电器进行搬运,有效的提高了该操作台工序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框架主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活动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后挡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框架主体,2罩壳、3后挡板、4前挡板、5电器罩、6 控制面板、7合页、8柜门、9第一销轴、10第一提手、11第一滑槽、 12第一滑块、13桌面板、14铝型板、15第二提手、16第二销轴、 17活动块、18第一电动推杆、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活动板、22支撑杆、23刹车轮、24第二电动推杆、25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包括框架主体1,框架主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分别与后挡板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分别与前挡板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前挡板4的下表面与电器罩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罩壳2的正面与四个合页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罩壳2的正面通过合页7与两个柜门8的背面相互铰接,后挡板3和前挡板4的相对面分别与桌面板13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卡接,框架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撑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2的底端与刹车轮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框架主体1的下表面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4的底端与托盘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操作台进行搬运,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该操作台的适用性,保障了人工搬运时的平稳性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
[00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器罩5的背面与活动板21 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包括框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分别与后挡板(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罩壳(2)的相对面分别与前挡板(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4)的下表面与电器罩(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罩壳(2)的正面与四个合页(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罩壳(2)的正面通过合页(7)与两个柜门(8)的背面相互铰接,所述后挡板(3)和前挡板(4)的相对面分别与桌面板(13)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卡接,所述框架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撑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2)的底端与刹车轮(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主体(1)的下表面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4)的底端与托盘(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罩(5)的背面与活动板(21)的正面滑动接触,所述电器罩(5)的正面与控制面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8)的正面与第一销轴(9)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柜门(8)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9)与第一提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