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烯醛、2-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427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烯醛、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烯醛、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烯醛和2

烯酮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其具有共轭结构,因而具有多样的化学性质,广泛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是十分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合成砌块,可以参与多种多样的转化(Ref:(a)Klier,L.;Tur,F.;Poulsen,P.H.;K.A.Chem.Soc.Rev.2017,46,1080

1102.(b)Afewerki,S.;C
ó
rdova,A.Chem.Rev.2016,116,13512

13570.(c)Marcos,V.;Alem
á
n,J.Chem.Soc.Rev.2016,45,6812

6832.(d)Li,J.

L.;Liu,T.

Y.;Chen,Y.

C.Acc.Chem.Res.2012,45,1491

1500.(e)Enders,D.;Grondal,C.;H
ü
ttl,M.R.M.Angew.Chem.Int.Ed.2007,46,1570

1581.)。2

烯醛和2

烯酮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一直极具挑战性(Ref:(a)Milstein,D.;Stille,J.K.J.Org.Chem.1979,44,1613.(b)Eddarir,S.;Cotelle,N.;Bakkour,Y.;Rolando,C.Tetrahedron Lett.2003,44,5359.(c)Thiot,C.;Mioskowski,C.;Wagner,A.Eur.J.Org.Chem.2009,3219.(d)Bianco,A.;Cavarischia,C.;Farina,A.;Guiso,M.;Marra,C.Tetrahedron Lett.2003,44,9107.(e)Finan,P.A.;Fothergill,G.A.J.Chem.Soc.1962,2262.(f)Sugiura,M.;Ashikari,Y.;Nakajima,M.J.Org.Chem.2015,80,8830.)。对于3,3

二取代的2

烯醛和2

烯酮,控制双键的立体构型是最大的难点。因此,发展多取代2

烯醛和2

烯酮化合物的立体专一性合成方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将是对现有合成方法的重大突破。
[0003]药物、天然产物等复杂分子的后期修饰是一种高效的合成策略,是推动新药开发、药物研究的有力手段(Ref:Cernak,T.;Dykstra,K.D.;Tyagarajan,S.;Vachal,P.;Krska,S.W.Chem.Soc.Rev.2016,45,546

576.)。α,β

不饱和酮片段是一类重要的共价抑制剂“弹头”(Ref:(a)Liu,Q.;Sabnis,Y.;Zhao,Z.;Zhang,T.;Buhrlage,S.J.;Jones,L.H.;Gray,N.S.Chem.Biol.2013,20,146

159.(b)Zhao,Z.;Bourne,P.E.DrugDiscov.Today 2018,23,727

735.)。因此,直接从复杂分子出发进行后期修饰,衍生得到2

烯酮片段,将会为共价抑制剂的研究乃至药物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0004]氘代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Ref:Pirali,T.;Serafini,M.;Cargnin,S.;Genazzani,A.A.J.Med.Chem.2019,62,5276

5297.)、机理研究(Ref:G
ó
mez

Gallego,M.;Sierra,M.A.Chem.Rev.2011,111,4857

4963.)、生物化学研究(Ref:Atzrodt,J.;Derdau,V.;Kerr,W.J.;Reid,M.Angew.Chem.Int.Ed.2018,57,1758

1784.)中。自2017年首个氘代药物Austedo(Ref:Schmidt,C.Nat.Biotechnol.2017,35,493

494.)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以来,氘代药物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Ref:(a)Atzrodt,J.;Derdau,V.;Fey,T.;Zimmermann,J.Angew.Chem.Int.Ed.2007,46,7744

7765.(b)Atzrodt,
J.;Derdau,V.;Kerr,W.J.;Reid,M.Angew.Chem.Int.Ed.2018,57,3022

3047.(c)Valero,M.;Derdau,V.J.Label.Compd.Radiopharm.2019,1

15.),开发氘代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现有的氘代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难以精确、灵活控制同一碳原子上氘原子的数量,发展位点专一性的氘代合成方法将是对现有方法的重大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烯醛和/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2,3

联烯醇与有机硼酸,在铑催化剂、铜催化剂、碱、空气(或氧气)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立体专一性地一步合成2

烯醛和/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单一构型),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用于氘代2

烯醛、氘代2

烯酮的合成,以及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分子的结构改造。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烯醛和/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即2,3

联烯醇与有机硼酸,在铑催化剂、铜催化剂、碱、空气(或氧气)的作用下,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立体专一性地一步合成2

烯醛和/或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专一性合成2

烯醛和/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3

联烯醇与有机硼酸,在铑催化剂、铜催化剂、碱、空气或氧气的作用下,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立体专一性地一步合成2

烯醛和/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反应过程如下反应式(a)所示:所述反应式(a)中,R1为苯基,芳基,杂环基,烃基,带有官能团的烃基;R2为氢,氘,氚,苯基,芳基,杂环基,烃基,带有官能团的烃基;R3为氢,氘,氚,苯基,芳基,杂环基,烃基,带有官能团的烃基;H
a
为氢,氘,氚;H
b
为氢,氘,氚;其中,所述R1、R2、R3中的芳基是邻、间、对位有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包括烷基、烯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烷氧基、烷氧羰基、酰基、酰氧基、酰氨基、磺酰基、磺酰氧基、羟基、硝基、羧基、氰基、氨基;所述R1、R2、R3中的杂环基是指成环原子为碳、氮、氧或硫原子的3

10元杂环,为脂肪环、芳环或者由两个及以上简单环拼合而成的环;所述R1、R2、R3中的带有官能团的C1

C40烃基中,所述官能团包括酰基、羟基、卤素、烷氧基、烷氧羰基、甲酰基、酰氧基、酰氨基、磺酰基、磺酰氧基、硝基、羧基、氰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苯基,芳基,杂环基,C1

C40烃基,带有官能团的C1

C40烃基;R2为氢,氘,氚,苯基,芳基,杂环基,C1

C40烃基,带有官能团的C1

C40烃基;R3为氢,氘,氚,苯基,芳基,杂环基,C1

C40烃基,带有官能团的C1

C40烃基;H
a
为氢,氘,氚;H
b
为氢,氘,氚;其中,所述R1、R2、R3中的芳基是邻、间、对位有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包括C1

C40烷基、C2

C40烯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C1

C40烷氧基、C1

C40烷氧羰基、酰基、酰氧基、酰氨基、磺酰基、磺酰氧基、羟基、硝基、羧基、氰基、氨基;所述R1、R2、R3中的杂环基是指成环原子为碳、氮、氧或硫原子的3

10元杂环,为脂肪环、芳环或者由两个及以上简单环拼合而成的环,包括噻吩、呋喃、吡咯、吡啶;所述R1、R2、R3中的带有官能团的C1

C40烃基中,所述官能团包括酰基、羟基、卤素、C1

C40烷氧基、C1

C40烷氧羰基、酰基、酰氧基、酰氨基、磺酰基、磺酰氧基、硝基、羧基、氰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向干燥的反应管中依次投入铑催化剂、碱、铜催化剂、有机硼酸、2,3

联烯醇和第一有机溶剂,将反应管用橡皮塞塞好后,插空气球或氧气球使反应管内处于空气或氧气氛围,在

20

60℃下搅拌反应;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苯、乙腈、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醚、苯甲醚、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用量是指以反应式(a)所示的2,3

联烯醇的用量为基准,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用量为1.0

20.0mL/mmol;(2)待步骤(1)反应完全后,反应管中的混合液用硅胶短柱过滤,用第二有机溶剂洗涤后,浓缩,快速柱层析得相应的2

烯醛或2

烯酮化合物及其氘代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醚、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丙酮、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有机溶剂是指以反应式(a)所示的2,3

联烯醇的用量为基准,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用量为1.0

200mL/mmo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苯、乙腈、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醚、苯甲醚、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生明王维一于一博钱辉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