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99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往水中加入三聚氰胺和甲醛溶液,将物料搅拌混匀后利用pH调节剂对混合液的pH进行调节,使混合液呈弱碱性,边搅拌边对混合液进行加热,直至混合液由白色变为无色透明,得到三聚氰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是一种兼具液体流动性和晶体有序性的化合物。其中,胆甾相液晶具备温敏特性,能够随着温度改变发生色彩、折射率等光学特性的变化。胆甾相液晶分子一般为扁平状,呈层状排列,且每一层液晶分子的长轴的取向基本一致。层与层之间液晶分子的长轴取向存在逐渐偏转现象,使得液晶分子群展现出螺旋状排布的状态。两个取向度相同的最近层间距离称为胆甾型液晶的螺距,标记为P,一般在几百纳米左右,与可见光的波长相当。
[0003]胆甾相液晶所能反射的入射光波长λ,与液晶的螺距有关,且遵循Bragg公式:
[0004][0005]其中,n为平均折射率,为入射光波长与液晶表面的夹角。
[0006]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当胆甾相液晶种类不变,其他条件也不变时,反射光波长与螺距P直接相关。胆甾相液晶的螺距随着温度发生变化,当λ属于可见光波长时,则液晶呈彩色,否则呈白色或者无色。
[0007]为了保护液晶材料,利用有机或者无机壁材对其进行包覆,所形成微纳尺度的核壳结构,即为液晶微胶囊。目前比较成熟的液晶微胶囊制备技术里,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喷雾干燥法、凝聚相分离法等四种方法,所制得的液晶微胶囊粒径一般在十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如果能够制备出粒径几个微米、光学性能具备热响应能力且粒径均匀的液晶微胶囊,则将进一步丰富胆甾相液晶的使用范围,如光子晶体等。
[0008]光子晶体是一种折射率呈周期性变化的人造晶体。光子晶体存在禁带,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入射电磁波剧烈的反射,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而被应用到光纤、化学传感器、红外隐身等诸多领域。自组装法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制备光子晶体的方式,原材料主要为粒径均匀且粒径在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的微球。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原位聚合法基本原理,能够制得几个微米的液晶微胶囊,粒径均一,同时还能够保留胆甾相液晶光学性能的热响应能力,有望应用于热响应型光子晶体的自组装制备。
[0010]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粒径均匀的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1),往水中加入三聚氰胺和甲醛溶液,将物料搅拌混匀后添加pH调节剂,使混合液呈弱碱性,保持搅拌的过程中对混合液进行加热,直至混合液由白色变为无色透明,得到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
[0012]步骤(2),将胆甾相液晶和乳化剂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匀后,利用剪切乳化机对混合液进行剪切乳化,得到粒径均匀的液晶

乳化剂微滴的水乳液,利用pH调节剂对水乳液的pH进行调节,使水乳液呈酸性;
[0013]步骤(3),在持续加热和搅拌条件下,将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逐滴加入到水乳液中,预聚体在酸性条件下在液晶

乳化剂微滴表面发生聚合,形成微胶囊,反应后得到乳白色悬浊液,对悬浊液进行离心后得到白色沉淀,对沉淀清洗、干燥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0014]其中,步骤(1)中,所述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混合液的pH为8~9,使得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生成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
[0015]其中,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为OP

10,胆甾相液晶选用胆固醇壬酸酯液晶,水乳液中,胆固醇壬酸酯液晶的质量分数为3%~4%;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4%~6%。乳化剂OP

10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扩散性能,本体系中质量分数为5%乳化效果最好。
[0016]其中,步骤(2)中,剪切乳化的转速分别为4000~8000rpm;剪切乳化的时间为10~40分钟,通过控制剪切乳化的参数得到大小均匀的液晶

乳化剂微滴。
[0017]其中,步骤(2)中,pH调节剂为饱和柠檬酸水溶液,水乳液的pH为3~4,使得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与乳液液滴反应速度适宜,生成的微胶囊之间不易发生团聚和黏连。
[0018]其中,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不低于1h。
[0019]其中,步骤(1)~步骤(3)中,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60~80℃,使得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能够发生聚合,且温度70℃较为适宜,不会导致微胶囊之间发生团聚和黏连。
[0020]其中,制得的液晶微胶囊呈核壳结构,以胆固醇壬酸酯液晶为芯材,以密胺树脂为壳材;液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介于1~3μm之间。
[0021]有益效果:该方法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基本原理,控制剪切乳化的速度和时间,从而实现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单分散性,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能够获得形貌规整圆润、粒径在几个微米左右,且单分散性好的液晶微胶囊(粉体),其中制备的粒径为1.67μm的液晶微胶囊,其PDI值最小为0.006,表明微胶囊粒径极为均匀,且光学性能仍然具有热响应性,有望应用于自组装制备具有热响应特性的光子晶体。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九个实施例制得的液晶微胶囊的SEM图;
[0023]图2为变温可见光

近红外反射光谱:(a)为液晶;(b)为液晶微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专利技术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将1g三聚氰胺、2g甲醛溶液和20mL热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2滴三乙醇胺,调节混合液pH为8~9;将混合液置于70℃水浴中,保持磁力搅拌30分钟后,直到混合液由白色悬浊液变为无色透明溶液,为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
[0027](2)将1.2g胆固醇壬酸酯和1.5gOP

10以及30m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保持磁力搅拌,将混合液置于70℃水浴中,将数显剪切乳化机的搅拌器放入混合液中,调节转速为6500rpm进行剪切乳化30分钟,得到乳白色液体,为胆固醇壬酸酯的微乳液;配制饱和柠檬酸溶液,逐滴加入水乳液中,调节水乳液pH为3~4,静置备用,消去表面泡沫;
[0028](3)利用滴液漏斗,把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逐滴加入到微乳液中,反应一个
小时后,烧瓶中可见乳白色的悬浊液;随后,对白色悬浊液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6000rpm,离心时间为4分钟;得到白色沉淀,用80℃的去离子水清洗沉淀三次,随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胆固醇壬酸酯液晶微胶囊,白色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67μm,PDI为0.006,表明得到的液晶微胶囊粒径极为均匀。
[0029]实施例2
[0030]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除了剪切乳化时间不同外,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剪切乳化时间为10分钟。实施例2制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往水中加入三聚氰胺和甲醛溶液,将物料搅拌混匀后利用pH调节剂对混合液的pH进行调节,使混合液呈弱碱性,边搅拌边对混合液进行加热,直至混合液由白色变为无色透明,得到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步骤(2),将胆甾相液晶和乳化剂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匀后,利用剪切乳化机对混合液进行剪切乳化,得到水乳液,利用pH调节剂对水乳液的pH进行调节,使水乳液呈酸性;步骤(3),在持续加热和搅拌条件下,将三聚氰胺

甲醛预聚体溶液逐滴加入到水乳液中,反应后,得到乳白色悬浊液,对悬浊液进行离心后得到白色沉淀,对沉淀清洗、干燥即可得到目标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混合液的pH为8~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淑娟李永超杨逍张毅赵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