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91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微过滤设备,包括主体架、油泵、板框过滤组件、压力控制组件、二次细滤组件。该二次细滤组件由多根油管及四根细滤管组成,细滤管与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滤管经导管与压力控制组件连通;油水分离组件,该油水分离组件包括贯通机构、油水分离器组成,油水分离器具体有一反渗透膜,该膜表面微孔直径一般在5~10nm之间。通过该膜实现了将滤后茶油中的水份去除,大大提高了茶油的口感。大大提高了茶油的口感。大大提高了茶油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过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微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
[0003]在茶油的生产中毛油中一般含渣8%~10%,由于菜籽有的黏度大,含胶质多,因此油渣分离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是板框过滤。虽然板框过滤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但滤除毛油含渣量低,一般为0.1%以下,而卧螺分离机滤出毛油含渣量为3%左右。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201911063836.5、201820513835.0、CN202120308197.0等在对茶油过滤时,只能将茶油中的杂质过滤,无法将茶油中微量的水过滤,影响茶油口感。《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概述》中提到反渗透膜,该膜并未应用在山茶油过滤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微过滤设备,主要优点在于巧妙应用反渗透膜的特性,滤出茶油中的水份,提升茶油口感。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微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油泵;板框过滤组件,该板框过滤组件具体有盖板、侧板、底板、粗滤板,盖板、侧板以及底板连接组成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粗滤板成30
°
角倾斜安装在侧板上,粗滤板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盖板上连接振动马达;压力控制组件,该压力控制组件由罐体和压力表组成,罐体安装在主体架上,所述罐体经导管连接至所述板框过滤组件,所述压力表设于罐体上,罐体外部连接保温装置;二次细滤组件,该二次细滤组件由多根油管及四根细滤管组成,细滤管与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滤管经导管与压力控制组件连通;油水分离组件,该油水分离组件包括贯通机构、油水分离器组成,油水分离器具体有一反渗透膜,该膜表面微孔直径一般在5~10nm之间,其中,所述油泵通过多根导管依次将茶油导入板框过滤组件、压力控制组件、二次细滤组件、油水分离组件中,最终由油水分离组件流出。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渗透膜为芳香聚酰胺(尼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板框过滤组件还具有储渣框与抽拉板,该储渣框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抽拉板与所述支撑部件滑动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过滤棒,该过滤棒安装在所述细滤管内部。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棒具体有安装盘、连接棒和滤嘴棒,安装盘与连接棒连接构成分流部件;两分流部件经滤嘴棒连接导通。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棒弧形排列固定在所述安装盘上。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滤嘴棒内部具有活性纤维碳,该活性纤维碳过盈连接在滤嘴棒内部。
[0013]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有板框过滤组件及油泵,过滤茶油中的杂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4]2.通过设有四根细滤管,进一步将茶油中的杂质过滤,大大减小毛油的含渣量。
[0015]3.通过设置油水分离组件,将滤后茶油中的水份去除,大大提高了茶油的口感。
[0016]4.通过设置过滤棒,滤除茶油中含有的气泡,使得茶油成色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9为图8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至3,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超微过滤设备大致由板框过滤组件1、主体架 21、压力控制组件3、油泵4、二次细滤组件5、油水分离组件6、过滤棒7组成。参照图2至3,本专利技术的板框过滤组件1包括有支撑腿架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连接导管14、盖板15、侧板16、底板17、过滤布板18、粗滤板19、储渣框110、抽拉板111。支撑腿架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13,其中第一连接板12为茶油进油口。第二连接板13经连接导管14与压力控制组件3连接。盖板15、侧板16与底板17均与支撑腿架11固定连接。两块过滤布板18安装在盖板15与底板17之间,过滤布板18由滤袋套接在板框上,滤袋可拆卸清洗。
[0020]三块粗滤板19成30
°
角倾斜安装在一对侧板16之间。粗滤板19由交替排列的滤板与滤框构成一组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于支撑滤板。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够通入茶油。滤框、滤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用于压紧滤框与滤板。滤框的的一侧安装有各把手,便于后续的拆卸清理。
[0021]盖板15顶部亦可安装振动马达,避免杂质粘附在粗滤板19上,影响过滤效率。储渣
框110滑动式安装在底板17上,抽拉板111滑动连接在支撑腿架11上,如图4,主体架 21上设有电控部件22,油泵4固定安装在主体架 21上。
[0022]当茶油经第一连接板12的茶油进油口流入后,通过粗滤板19。其中茶油中的颗粒较大的杂质被阻隔过滤,茶油继续流通至过滤布板18经其上的滤袋将杂质再次过滤,最后由连接导管14流出。而被过滤布板18与粗滤板19阻挡的杂质会沿板壁自然下落在抽拉板111上。最后在停机的状态下,工作人员拉动抽拉板111,使其表面的杂质物下落至储渣框110中。
[0023]如图5,压力控制组件3包括罐体31、玻璃透镜32和压力表33。罐体31通过螺栓连接在主体架 21上,其上端口与连接导管14进行连接。玻璃透镜32紧密安装在罐体31上。工作人员可通过玻璃透镜32观察经板框过滤组件1滤后的茶油含渣情况。
[0024]罐体31顶部又设有压力表33,压力表33螺纹连接至罐体31内,用于监测罐体31内部压力。观察罐体31内压力是否始终小于0.3Mpa,若压力高于0.3Mpa则需停机检测出口管道和滤板是否堵塞。罐体31外部亦可连接保温装置,使茶油过滤时温度在60℃~70℃,避免高温引起茶油颜色变深,有效成分损失。同样也防止温度过低,使得茶油难以过滤。
[0025]如图6,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细滤组件5,二次细滤组件5包括细滤管51、软管一52、软管二53、软管三54、短排杂管55、长排杂管56、导油管57。其中四根细滤管51分别固定在主体架 21上。软管一52用于连接压力控制组件3与油泵4。软管二53用于连接上方两根细滤管51与油泵4的一端,软管三54用于将上方两根细滤管51的另一端与下方两根细滤管51的一端进行连接。短排杂管55连接下方两根细滤管51作为其排杂口,长排杂管56连接上方两根细滤管51作为其排杂口,将被滤出的杂质排出。导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油泵;板框过滤组件,该板框过滤组件具体有盖板、侧板、底板、粗滤板,盖板、侧板以及底板连接组成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粗滤板成30
°
角倾斜安装在侧板上,粗滤板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盖板上连接振动马达;压力控制组件,该压力控制组件由罐体和压力表组成,罐体安装在主体架上,所述罐体经导管连接至所述板框过滤组件,所述压力表设于罐体上,罐体外部连接保温装置;二次细滤组件,该二次细滤组件由多根油管及四根细滤管组成,细滤管与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滤管经导管与压力控制组件连通;油水分离组件,该油水分离组件包括贯通机构、油水分离器组成,油水分离器具体有一反渗透膜,该膜表面微孔直径一般在5~10nm之间,其中,所述油泵通过多根导管依次将茶油导入板框过滤组件、压力控制组件、二次细滤组件、油水分离组件中,最终由油水分离组件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黄学校黄双全刁佳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宝嘉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