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88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包括:输出盘,两个输出盘相对设置;壳体,其同轴套设在两个输出盘外;输入轴,其与输出盘同轴设置;齿圈,其同轴设置在壳体内;行星齿轮,其与齿圈啮合,输入轴设置有偏心距为行星齿轮与齿圈的啮合距的偏心部,行星齿轮同轴套设在偏心部上;传动轴,多个转动轴绕输入轴的旋转中心线均匀设置,其两端与输出盘连接;齿侧消隙组件,其用于消除齿圈与行星齿轮的齿侧间隙;以及周向消隙组件,其用于消除传动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减速器的损耗情况进行减速器的传动间隙的主动调节,同时,检测减速器的振动、转速、转矩等信号。转矩等信号。转矩等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少齿差传动减速器具有大传动比、高精度等特点,是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多为传动系统、检测系统、控制系统串行连接。随着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高端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减速器提出了精密化、智能化、柔性化等新功能的要求。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无法根据减速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情况,进行减速器传动间隙的主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使之可以根据减速器的损耗情况进行减速器的传动间隙的主动调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包括:
[0006]输出盘,两个所述输出盘相对设置;
[0007]壳体,其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输出盘外并与两个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
[0008]输入轴,其与所述输出盘同轴设置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
[0009]齿圈,其同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
[0010]行星齿轮,其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输入轴设置有偏心距为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啮合距的偏心部,所述行星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偏心部上并与所述偏心部转动连接;
[0011]传动轴,多个所述转动轴绕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中心线均匀设置,且其穿过所述行星齿轮后,其两端与所述输出盘连接;
[0012]齿侧消隙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齿圈的外围,其用于消除所述齿圈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侧间隙;以及
[0013]周向消隙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其用于消除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
[0014]进一步地,所述齿侧消隙组件包括:
[0015]齿圈单体,多个所述齿圈单体通过橡胶金属合金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成所述齿圈,所述齿圈单体的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固定槽;以及
[0016]第一智能模块,第一智能模块的数量与所述齿圈单体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其所述固定槽内,其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的齿侧间隙信息并根据所述间隙信息驱动所述齿圈单体移动以消除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之间的间隙。
[0017]进一步地,所述周向消隙组件包括:
[0018]消隙轴,所述消隙轴外同轴套设有锥轴,所述消隙轴和所述锥轴共同组成所述传动轴;以及
[0019]第二智能模块,其与所述传动轴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其设置在所述锥轴的较大端,其用于实时监测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以消除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智能模块包括:
[0021]第一外壳;
[0022]第一智能芯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端;
[0023]第一预紧盘,其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二端,其与所述限位部抵接;
[0024]第一伸缩材料,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其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预紧盘和所述第一智能芯片抵接;
[0025]第一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材料外;以及
[0026]第一弹性预紧圈,其套设在所述第一预紧盘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紧盘和所述第一外壳抵接。
[0027]进一步地,第二智能模块:
[0028]第二外壳;
[0029]第二智能芯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端;
[0030]第二预紧盘,其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端,其与所述传动轴抵接;
[0031]第二伸缩材料,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其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二预紧盘和所述第二智能芯片抵接;
[0032]第二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材料外;以及
[0033]第二弹性预紧圈,其套设在所述第二预紧盘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预紧盘和所述第二外壳抵接。
[003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材料为超磁致伸缩材料、压电陶瓷或磁性材料。
[003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材料为超磁致伸缩材料、压电陶瓷或磁性材料。
[0036]进一步地,所述齿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齿圈并列设置;
[0037]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与所述齿圈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绕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中心线均匀设置。
[0038]进一步地,所述齿圈的数量为两个。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消隙减速器,通过设置齿侧消隙组件,从而达到了根据行星齿轮与齿圈的损耗情况进行行星齿轮与齿圈之间的传动间隙的主动调节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周向消隙组件,从而达到了根据传动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损耗情况进行行星齿轮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间隙的主动调节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0043]图2为图1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齿侧消隙组件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0044]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放大视图;
[0045]图4为图1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周向消隙组件的六分之一剖视图;
[0046]图5为图4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周向消隙组件的剖视图;
[0047]图6为图1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第一智能模块的剖视图;
[0048]图7为图1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第二智能模块的剖视图;
[0049]图8为图1所示的智能消隙减速器的锥轴受力分析视图。
[0050]附图标记:
[0051]输出盘1、壳体2、固定槽21、输入轴3、齿圈4、齿圈单体41、限位块42、行星齿轮5、传动轴6、消隙轴61、锥轴62、第一智能模块7、第一外壳71、第一智能芯片72、第一预紧盘73、第一伸缩材料74、第一线圈75、第一弹性预紧圈76、第二智能模块8、第二外壳81、第二智能芯片82、第二预紧盘83、第二伸缩材料84、第二线圈85、第二弹性预紧圈86、螺栓9、螺母10、交叉滚子轴承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固定环14、橡胶金属合金15。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5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54]在本申请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盘,两个所述输出盘相对设置;壳体,其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输出盘外并与两个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输入轴,其与所述输出盘同轴设置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齿圈,其同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行星齿轮,其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输入轴设置有偏心距为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啮合距的偏心部,所述行星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偏心部上并与所述偏心部转动连接;传动轴,多个所述转动轴绕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中心线均匀设置,且其穿过所述行星齿轮后,其两端与所述输出盘连接;齿侧消隙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齿圈的外围,其用于消除所述齿圈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侧间隙;以及周向消隙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其用于消除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侧消隙组件包括:齿圈单体,多个所述齿圈单体通过橡胶金属合金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成所述齿圈,所述齿圈单体的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固定槽;以及第一智能模块,第一智能模块的数量与所述齿圈单体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其所述固定槽内,其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的齿侧间隙信息并根据所述间隙信息驱动所述齿圈单体移动以消除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消隙组件包括:消隙轴,所述消隙轴外同轴套设有锥轴,所述消隙轴和所述锥轴共同组成所述传动轴;以及第二智能模块,其与所述传动轴的数量相等却一一对应,其设置在所述锥轴的较大端,其用于实时监测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以消除所述传动轴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序王成向果贾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