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耦合一体化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支护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耦合一体化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地压又被称作岩爆,是指在地下开采的深部或构造应力很高的区域,在临空岩体中发生突发式破坏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临空岩体积聚的应变能突然而猛烈地全部释放,致使岩体发生像爆炸一样的脆性断裂,冲击地压造成大量岩石崩落,并产生巨大声响和气浪冲击,不但可将矿井破坏,而且震动波可危及地面建筑物。
[0003]在深层矿井中会使用各种支护机构对矿井的巷道进行支撑,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使巷道断面不致过度缩小,同时防止已散离和破坏的围岩冒落。
[0004]井下环境低照度、高瓦斯、高粉尘等特殊环境,在发生冲击地压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岩石崩碎脱落等现象,还伴随有大量粉尘弥漫,往往充斥整个巷道,影响工人呼吸,遮挡视野,阻碍工人辨别方向等,给开采工人的撤离带来了致命的影响。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耦合一体化防护装置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耦合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岩体(1);防护结构(2),所述防护结构(2)抵触所述岩体(1),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底护板(21)、支撑杆(22)、上护板(23)、通风口(24)和监测器(27),所述底护板(21)的外壁抵触所述岩体(1),所述支撑杆(22)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底护板(21)的内侧壁,且两个所述支撑杆(22)螺纹连接,所述上护板(23)与所述底护板(21)的顶端滑动连接,且所述上护板(23)的外壁抵触所述岩体(1),所述上护板(23)等距设有若干所述通风口(24),所述上护板(23)的外壁等距安装有所述监测器(27),且所述监测器(27)处于所述岩体(1)内部;除尘结构(3),所述除尘结构(3)安装于所述上护板(23)的内壁,所述除尘结构(3)包括除尘箱(31)、除泥口(32)、放水口(33)、降尘室(34)和滤水室(35),若干个所述除尘箱(31)等距安装于所述上护板(23)的内壁,所述除泥口(32)设于所述除尘箱(31)的底端,所述放水口(33)设于所述除尘箱(31)的侧壁,所述降尘室(34)设于所述除尘箱(31)的上部,所述滤水室(35)设于所述除尘箱(31)的下部;回收结构(4),所述回收结构(4)安装于所述通风口(24)的内部,所述回收结构(4)包括风扇(41)、电机(42)、滤网(43)、转轴(44)和齿轮(45),所述风扇(41)转动连接于所述通风口(24)的内部,所述电机(42)安装于所述风扇(41)的顶面,且所述风扇(41)与所述电机(4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滤网(43)固定于所述通风口(24)的顶端,所述转轴(44)的顶端与所述风扇(4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45)固定于所述转轴(44)的底端;传动结构(5),所述传动结构(5)固定于所述除尘箱(31)的内部,所述传动结构(5)包括支撑槽(51)、第一弹簧(52)、滑块(53)、传动齿槽(54)、导轨(55)和滑柱(56),所述支撑槽(51)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除尘箱(31)的内部顶面,所述第一弹簧(5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除尘箱(31)的内部顶面,所述滑块(53)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52)的底端,所述传动齿槽(54)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槽(51)的内部,且所述滑块(53)滑动连接于所述传动齿槽(54)的顶端,所述导轨(55)设于所述传动齿槽(54)的侧壁,所述滑柱(56)固定于所述除尘箱(31)的内壁;压缩结构(6),所述压缩结构(6)固定于所述传动齿槽(54)的底端,所述压缩结构(6)包括连接柱(61)、压缩室(62)、进料口(63)、压盘(64)、第二弹簧(65)、活塞口(66)、第三弹簧(67)、挡片(68)和半透膜(69),所述连接柱(6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坤,汪浅予,郭永存,王爽,郭来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