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82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步骤2,将PET瓶熔融造粒,得到PET瓶回收料颗粒;步骤3,将PET瓶再生料颗粒与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充分混;步骤4,熔融挤出,得到带状的打包带坯体;步骤5,先经过冷水槽迅速冷却,然后预热处理,再经过拉伸、定型和收卷,得到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完成了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而且克服了废旧材料的缺陷,提升了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性能,开拓适销对路的应用领域,保证再生塑料制品的质量,并最终完成废弃塑料再回收利用的“绿色”理念。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PET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PET材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涤纶树脂,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PET中文名为聚对苯甲酸醇酯,是一种聚酯型树脂,与PBT统称为热塑性聚酯。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另外PET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PET做成的瓶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饮料和硬质食品包装中最常用的塑料。全球每使用约2,700万吨PET,其中大部分用于制造瓶子。
[0003]PET是100%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其物理回收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将清洗干净的废弃的PET塑料瓶干进行干燥和造粒。将废其切碎成片,从PET中分出HDPE、铝、纸和粘合剂,再把PET碎片洗涤、干燥、造粒,或者将废弃的PRT塑料瓶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解聚生成有用化学品的方法。出于绿色循环经济的需要,人们对于高价值树脂PET的回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如用来生产PET打包带等。然而,回收得到的PET比着新材料的性能下降,再加上PET材料本身的缺陷,导致得到的打包带的性能更差,因此这也成为了PET打包带生产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再生性较强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利用乙烯基硅烷通过巯基

乙烯的点击反应制备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再使用硅酸钛与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复合形成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然后经过聚咖啡酸的包覆处理,得到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0008]步骤2,将PET瓶剪切成碎片状,依次经过清洗和干燥处理,然后在螺杆挤出机内经过熔融后挤出造粒,使用气流冲击粉碎,得到PET瓶回收料颗粒;
[0009]步骤3,将PET瓶再生料颗粒与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混合于搅拌机内,在氮气保护下,充分混合形成再生混合料;
[0010]步骤4,将再生混合料置于螺杆挤出机中,在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带状的打包带坯体;
[0011]步骤5,将带状的打包带坯体先经过冷水槽迅速冷却,然后置于烘箱中预热处理,
再经过拉伸、定型和收卷,得到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0013](1)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依次加入蒸馏水中,在400~6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1~2h,然后逐滴地加入氨水,同时升温至45~55℃,在200~3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36~48h,过滤、清洗、干燥和粉碎,得到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
[0014]其中,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2.0∶0.02~0.04∶20~30,氨水的浓度为25%,氨水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4~6;
[0015](2)将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偶氮二异丁腈、2

巯基乙醇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70~80℃,在200~3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18~24h,过滤后清洗干燥,得到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
[0016]其中,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偶氮二异丁腈、2

巯基乙醇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4~0.6∶1.6~1.8∶10~15。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0018](1)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混合成溶液A,将钛酸四丁酯与乙醇混合成溶液B,将0.05mol/L硝酸溶液逐滴地加入溶液A中,冰水浴下搅拌0.5~1h,向混合液中继续滴加溶液B,升温至40~50℃,搅拌1~2h,再次向混合液中滴加聚乙二醇,保温搅拌0.5~1h,降温至室温,且在室温下密封陈化处理至少5天后,得到硅酸钛溶胶;
[0019]其中,溶液A中的正硅酸乙酯与乙醇质量比为3~5∶10,溶液B中的钛酸四丁酯与乙醇质量比为3~5∶10,硝酸溶液、聚乙二醇、溶液A与溶液B的质量比为1.56~1.88∶0.04~0.06∶7~8∶1;
[0020](2)将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与硅酸钛溶胶混合,在400~6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同时滴加氨水,至混合液的pH=8.0~9.0后,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0.5~1h,静置0.5h后过滤出沉淀,使用80~100℃的热水洗涤至洗涤液的pH=7,真空干燥后粉碎,得到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0021]其中,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比为1∶10~20。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聚咖啡酸的包覆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0023]将咖啡酸与pH为8.2、浓度为1g/L的Tris

HCl缓冲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将氯化铜与pH为8.2、浓度为1g/L的Tris

HCl缓冲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将溶液C与溶液D混合后,再加入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然后滴加质量分数为20%~40%的双氧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0.5~1h,依次进行过滤、清洗、干燥和粉碎,得到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0024]其中,溶液C中的咖啡酸与Tris

HCl缓冲溶液的质量比为1~3∶10~15,溶液D中的氯化铜与Tris

HCl缓冲溶液的质量比为0.6~1.2∶10~15,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双氧水溶液、溶液C与溶液D的质量比为1∶0.02~0.06∶10~20∶10~20。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300~500nm,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为5~10μm,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为10~20μm。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PET瓶是回收市售的透明PET饮料瓶得到的,且已经去标签、去瓶盖和去表面杂质处理。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清洗是先将PET瓶碎片置于浓度为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搅拌0.5~1h后,过滤出PET瓶碎片,再使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pH呈现中性。
[002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285~295℃。
[0029]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乙烯基硅烷通过巯基

乙烯的点击反应制备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再使用硅酸钛与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复合形成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然后经过聚咖啡酸的包覆处理,得到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步骤2,将PET瓶剪切成碎片状,依次经过清洗和干燥处理,然后在螺杆挤出机内经过熔融后挤出造粒,使用气流冲击粉碎,得到PET瓶回收料颗粒;步骤3,将PET瓶再生料颗粒与聚咖啡酸包覆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混合于搅拌机内,在氮气保护下,充分混合形成再生混合料;步骤4,将再生混合料置于螺杆挤出机中,在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带状的打包带坯体;步骤5,将带状的打包带坯体先经过冷水槽迅速冷却,然后置于烘箱中预热处理,再经过拉伸、定型和收卷,得到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具体为:(1)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依次加入蒸馏水中,在400~6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1~2h,然后逐滴地加入氨水,同时升温至45~55℃,在200~3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36~48h,过滤、清洗、干燥和粉碎,得到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其中,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2.0:0.02~0.04:20~30,氨水的浓度为25%,氨水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4~6;(2)将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偶氮二异丁腈、2

巯基乙醇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70~80℃,在200~3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18~24h,过滤后清洗干燥,得到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其中,纳米级乙烯化二氧化硅、偶氮二异丁腈、2

巯基乙醇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4~0.6:1.6~1.8:1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孔硅酸钛/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过程具体为:(1)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混合成溶液A,将钛酸四丁酯与乙醇混合成溶液B,将0.05mol/L硝酸溶液逐滴地加入溶液A中,冰水浴下搅拌0.5~1h,向混合液中继续滴加溶液B,升温至40~50℃,搅拌1~2h,再次向混合液中滴加聚乙二醇,保温搅拌0.5~1h,降温至室温,且在室温下密封陈化处理至少5天后,得到硅酸钛溶胶;其中,溶液A中的正硅酸乙酯与乙醇质量比为3~5:10,溶液B中的钛酸四丁酯与乙醇质量比为3~5:10,硝酸溶液、聚乙二醇、溶液A与溶液B的质量比为1.56~1.88:0.04~0.06:7~8:1;(2)将纳米级活化二氧化硅与硅酸钛溶胶混合,在400~600rpm的速度条件下搅拌,同时滴加氨水,至混合液的pH=8.0~9.0后,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0.5~1h,静置0.5h后过滤出沉淀,使用80~100℃的热水洗涤至洗涤液的pH=7,真空干燥后粉碎,得到多孔硅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艳陶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坤腾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