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7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包括发电面板以及固定在发电面板周围的上连接件、左连接件、右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述四个连接件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卡接、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卡接,并在卡接及相叠处实现水汽密封,四个连接件的固定孔侧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给发电面板散热,提高发电效率,左、右连接件的连接处有导水槽,下连接件的底部有半包围式导流框,均起到导水作用,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左、右四种连接件可以直接将发电面板组装在建筑物上,既解决了发电面板在屋顶安装的防水问题,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发电面板碎片率过高及安装成本过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

技术介绍

[0002]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是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构建型”或“建材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它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甚至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的统一体。
[0003]当前市场上的BIPV屋面瓦产品,多是在正常屋顶的基础上,加装一层发电瓦产品,屋顶的防水、保温功能全部由原屋顶的基础功能完成,这样就造成了重复的成本浪费。并且基于原基础上加装发电瓦,安装及冷却空间受限,发电瓦的发电性能因温度过高受到很大影响,造成发电成本增加,影响发电瓦产品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通过上、下、左、右四种连接件可以直接将发电面板组装在建筑物上,一次性解决屋顶防水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发电面板碎片率过高及安装成本过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包括上连接件、左连接件、右连接件、下连接件以及发电面板,所述的上连接件、左连接件、下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形成承载发电面板的四边形框架,具体为:上连接件与相邻的左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左连接件与相邻的下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下连接件与相邻的右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右连接件与相邻的上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
[0006]所述的左连接件具有左固定孔、左卡头、左卡槽和左承重台,右连接件具有右固定孔、右卡头、右卡槽和右承重台,发电面板的左右两端承担在左承重台和右承重台上,并卡在左卡槽和右卡槽内,左卡头与右卡头卡接,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相叠处具有独立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密封胶条,实现水汽密封;
[0007]所述的上连接件具有上固定孔、上卡槽和上承重台,下连接件具有下固定孔、下卡头和下承重台,发电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承担在上承重台和下承重台上,发电面板的上端卡在上卡槽内,下端抵在下卡头的侧壁上,下卡头卡在上卡槽的上壁上,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相叠处具有独立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密封胶条,实现水汽密封;
[0008]所述的上固定孔、左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右固定孔均位于连接件的下方,上固定孔、左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右固定孔的侧壁间形成散热空间。
[0009]本专利技术的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上连接件与左连接件、左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下连接件与右连接件以及右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之间均采用L形角码固定,结构牢固;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以及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之间均采用卡接方式,组装简便高效;上连接件与下连
接件的重叠处以及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重叠处都填充密封胶条,实现水气密封,解决了发电面板在屋顶安装的防水问题;上固定孔、下固定孔、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的侧壁间又形成散热空间,方便发电面板散热,提高发电效率。
[0010]优选地,所述的左卡头具有向下弯曲的左卡扣,右卡头具有向上弯曲的右卡扣,左卡扣与右卡扣相互勾接固定,左卡扣与右卡扣的勾接处填充密封胶条,形成水汽密封区,左卡扣与右卡槽的外壁间形成纵向导水槽,便于雨水流下。
[0011]优选地,所述的上连接件底部具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上连接件一体成型,安装座与发电面板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优选30
°
,可以使上连接件的底角与屋面檩条形成嵌入式安装,使安装更便捷。
[0012]优选地,下连接件的底部具有半包围式导流框,可以在大气环境下雨时,使雨水中的泥土等颗粒顺利流出发电面板,提升发电面板的实际发电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的密封胶条均采用胀塞的方式填充,可以使密封更严实,避免室内外水汽交互。
[0014]优选地,所述的上承重台、左承重台、下承重台和右承重台上还铣有用于放置接线板的容置槽。
[0015]优选地,所述的发电面板四周都装有金属保护框,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解决玻璃基发电面板易碎角的缺点。
[0016]优选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采用低强度边框支撑设计,如此设计,首先便于发电面板正负极导线连接,更可以在保证受力强度的情况下节约成本。
[0017]优选地,还包括特制檩条,所述的特制檩条整体呈“亚”字形,特制檩条的上表面具有用于与上连接件连装的卡装槽,所述的卡装槽的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为30
°
,在保证受力强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安装效率,节约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单元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0]图3是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1]图4是上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特制檩条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4]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如图1—图5所示,包括上连接件10、左连接件20、下连接件30、右连接件40以及发电面板50,发电面板50四周都装有金属保护框,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解决玻璃基发电面板易碎角的缺点。上连接件10、左连接件20、下连接件30和右连接件40共同围成一个用于安装发电面板50的四边形边框;
[0025]左连接件20和右连接件40采用低强度边框支撑设计,如此设计,首先便于发电面板正负极导线连接,更可以在保证受力强度的情况下节约成本。所述的左连接件20具有左
固定孔21、左卡头22、左卡槽23和左承重台26,右连接件40具有右固定孔41、右卡头42、右卡槽43和右承重台,发电面板50的左右两端分别承担在左承重台26和右承重台46上,并卡在左卡槽23和右卡槽43内,所述的左卡头22具有向下弯曲的左卡扣221,右卡头42具有向上弯曲的右卡扣421,左卡扣221与右卡扣421相互勾接固定并采用密封胶条进行密封,从而将左连接件20与右连接件40卡接固定,左卡扣221与相邻的右卡槽43的外壁间形成纵向导水槽8,便于雨水流下,左卡扣221与右卡扣421的勾接处以及左固定孔21与右固定孔41的相叠处具有独立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密封胶条7,形成水汽密封区。
[0026]所述的上连接件10具有上固定孔11、上卡槽13和上承重台16,下连接件30具有下固定孔31、下卡头32和下承重台36,发电面板50的上下两端分别承担在上承重台16和下承重台36上,发电面板50的上端卡在上卡槽13内,发电面板50的下端抵在下卡头32的侧壁上,下卡头32卡在上卡槽13的上壁上,下卡头32与上卡槽13的外壁间以及上固定孔11与下固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包括上连接件、左连接件、右连接件、下连接件以及发电面板,所述的上连接件、左连接件、下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之间由L形角码固定连接,围成用于安装发电面板的四边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连接件具有左固定孔、左卡头、左卡槽和左承重台,右连接件具有右固定孔、右卡头、右卡槽和右承重台,发电面板的左右两端承担在左承重台和右承重台上,并卡在左卡槽和右卡槽内,左卡头与右卡头卡接,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相叠处具有独立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密封胶条;所述的上连接件具有上固定孔、上卡槽和上承重台,下连接件具有下固定孔、下卡头和下承重台,发电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承担在上承重台和下承重台上,发电面板的上端卡在上卡槽内,下端抵在下卡头的侧壁上,下卡头卡在上卡槽的上壁上,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相叠处具有独立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密封胶条;所述的上固定孔、左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右固定孔均位于发电面板下方,上固定孔、左固定孔、下固定孔和右固定孔的侧壁间形成散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屋面发电瓦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卡头具有向下弯曲的左卡扣,右卡头具有向上弯曲的右卡扣,左卡扣与右卡扣相互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华刘林王计锁丁涛李跃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