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44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包括施肥船主体,所述施肥船主体的端部安装有射流杆,且射流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且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该海上养殖施肥船,通过第一限位杆、齿轮和调节板等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并在一组调节机构的加持下,当旋转转轴时,利用调节板的升降可同步带动多组卡齿与齿轮之间产生啮合推动作用,从而使得齿轮进行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且齿轮旋转时会通过第一限位杆在第一限位槽内部的旋转滑动同步对射流杆的端部产生推拉作用,进而利用转轴的旋转可快速实现射流杆的收放,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养殖
,具体为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水养殖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之前,就进行牡蛎养殖,宋代专利技术了养殖珍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海带、紫菜、贻贝和对虾等主要经济品种的发展尤为突出,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一大产业,海水养殖的优点是: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按养殖对象分为鱼类、虾类、贝类、藻类和海珍品等海水养殖,其中以贝、藻类海水养殖发展较快:虾、鱼类、海珍品养殖较薄弱,按空间分布分为围塘、海涂、港湾和浅海等;按集约程度分为粗养(包括护养、管养)、半精养和精养,以粗养为主。
[0003]如上述海水养殖中人们一般需要借助一种专门的海上养殖施肥船用于在水面上移动,同时能够将肥料喷洒在海藻等藻类依附的区域内,但是现有的海上养殖施肥船不方便了射流杆的快速收回和放出,只能人工拉动牵引绳进行收放,费时费力。
[0004]另外,现有的海上养殖施肥船一般设置有大型肥料罐,用于混合以及存储肥料,但是现有的海上养殖施肥船用肥料罐由于体型较大不方便观察罐内肥料的剩余量,需要人工通过爬梯打开盖板才能得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海上养殖施肥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包括施肥船主体,所述施肥船主体的端部安装有射流杆,且射流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且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并且齿轮安装于施肥船主体的内壁,所述齿轮的边侧安装有调节机构,且施肥船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下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水泵的一端,且水泵的另一端安装于射流杆的外壁,所述肥料罐的内壁安装有销轴,且销轴的外壁设置有转板,并且转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的一端,且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槽连接有刻度板的下端,并且刻度板的上端贯穿安装于肥料罐的外侧,所述转板的端部安装有浮力辊。
[0008]优选的,所述射流杆与施肥船主体为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杆通过第一限位槽与射流杆构成卡合式的滑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杆与齿轮为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调节板、卡齿、滑杆和滑槽,且施肥船主体的内壁
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套合有调节板的一端,且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卡齿,并且调节板的下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施肥船主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杆的端部位于滑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与转轴为螺纹连接,且卡齿在调节板的一侧等间距分布,并且调节板通过卡齿与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滑杆通过滑槽与施肥船主体构成卡合式的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浮力辊与转板为转动连接,且转板通过销轴与肥料罐构成转动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杆通过第二限位槽与转板构成卡合式的滑动结构,且第二限位杆与刻度板为转动连接,所述刻度板的上端设置为“L”型结构,且刻度板与肥料罐为卡合式的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海上养殖施肥船,一、通过第一限位杆、齿轮和调节板等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并在一组调节机构的加持下,当旋转转轴时,利用调节板的升降可同步带动多组卡齿与齿轮之间产生啮合推动作用,从而使得齿轮进行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且齿轮旋转时会通过第一限位杆在第一限位槽内部的旋转滑动同步对射流杆的端部产生推拉作用,进而利用转轴的旋转可快速实现射流杆的收放,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二、另外,在肥料罐的内部增设了第二限位杆、刻度板和浮力辊等零件,并利用浮力辊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状态,当肥料罐内部的液面发生变化时,浮力辊的竖直高度会同步发生变化并带动转板以销轴为轴线进行旋转,且转板旋转时会通过第二限位杆在第二限位槽内部的相对滑动同步对刻度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推拉作用,从而使得刻度板上的刻度尺发生变化,进而可根据刻度板上的读数直观的判断出肥料罐内部的液面高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肥料罐液面下降后以及射流杆放出后的截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部分截取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施肥船主体;2、射流杆;3、第一限位槽;4、第一限位杆;5、齿轮;6、调节机构;601、转轴;602、调节板;603、卡齿;604、滑杆;605、滑槽;7、肥料罐;8、水泵;9、销轴;10、转板;11、第二限位槽;12、第二限位杆;13、刻度板;14、浮力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包括施肥船主体1,施肥船主体1的端部安装有射流杆2,且射流杆2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第一限位槽3
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且第一限位杆4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5,并且齿轮5安装于施肥船主体1的内壁,齿轮5的边侧安装有调节机构6,且施肥船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肥料罐7,肥料罐7下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水泵8的一端,且水泵8的另一端安装于射流杆2的外壁,肥料罐7的内壁安装有销轴9,且销轴9的外壁设置有转板10,并且转板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2的一端,且第二限位杆12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槽11连接有刻度板13的下端,并且刻度板13的上端贯穿安装于肥料罐7的外侧,转板10的端部安装有浮力辊14。
[0018]射流杆2与施肥船主体1为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杆4通过第一限位槽3与射流杆2构成卡合式的滑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杆4与齿轮5为转动连接,保证了当齿轮5旋转时,齿轮5会同步带动第一限位杆4在第一限位槽3的内部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利用第一限位杆4的旋转推拉作用使得射流杆2能够在施肥船主体1的端部进行多角度旋转。
[0019]调节机构6包括转轴601、调节板602、卡齿603、滑杆604和滑槽605,且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包括施肥船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船主体(1)的端部安装有射流杆(2),且射流杆(2)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所述第一限位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且第一限位杆(4)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5),并且齿轮(5)安装于施肥船主体(1)的内壁,所述齿轮(5)的边侧安装有调节机构(6),且施肥船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肥料罐(7),所述肥料罐(7)下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水泵(8)的一端,且水泵(8)的另一端安装于射流杆(2)的外壁,所述肥料罐(7)的内壁安装有销轴(9),且销轴(9)的外壁设置有转板(10),并且转板(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所述第二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2)的一端,且第二限位杆(12)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槽(11)连接有刻度板(13)的下端,并且刻度板(13)的上端贯穿安装于肥料罐(7)的外侧,所述转板(10)的端部安装有浮力辊(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杆(2)与施肥船主体(1)为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杆(4)通过第一限位槽(3)与射流杆(2)构成卡合式的滑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杆(4)与齿轮(5)为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养殖施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刚崔玉龙孔昊明于永超邓华伟刘元跃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