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25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包括:模具、行位镶件、斜导柱、拇指气缸、导槽和行位座,所述行位镶件的下表面横向中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轴座通过第二内轴与第一连杆的端头铰接,且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内轴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该装置通过拇指气缸带动斜导柱进行转动,同时拇指气缸可将第四连杆向左侧进行带动,然后因限位导件的的限制,接着第四连杆可向右侧进行弧形滑动,然后第四连杆可将相连的行位镶件向右侧进行移动,这样行位镶件和斜导柱可进行同步移动,然后可使工作步骤得到一定的减少,同时通过活动卡块两侧分别开设有矩形缺口和倾斜缺口,这样可使斜导柱移动的更加平滑。这样可使斜导柱移动的更加平滑。这样可使斜导柱移动的更加平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则是上述模具中的一种。
[0003](1)该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在进行产品加工时需要将斜导柱进行掰动,然后使行位镶件预留出空间,接着将行位镶件放入,然后再通过斜导柱将行位镶件挤出进行限位,这样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增加了加工时间和成本,从而不能满足工厂加工的需求。
[0004](2)现有的斜导柱采用规则的活动卡块进行限位和复位,这样带着延时复位的模具通过斜导柱进行限位和复位时不能平滑的进行转动,从而会使斜导柱加工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包括:模具、行位镶件、斜导柱、拇指气缸、导槽和行位座,所述行位镶件的下表面横向中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轴座通过第二内轴与第一连杆的端头铰接,且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内轴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五内轴与第四连杆的上端铰接,且第五内轴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限位导件,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三内轴与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的端头铰接,且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拇指气缸的输出端水平相连,并且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内轴与第三轴座铰接,所述第三轴座的另一端连接有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六内轴,且第六内轴两端连接有第一轴座,并且第一轴座下端与行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斜导柱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卡块,且活动卡块设置有两组,并且活动卡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表面相垂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行位座上的导槽内壁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导件呈环形结构,且限位导件设置有两组,并且限位导件的一侧
与模具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五内轴与限位导件的内腔构成滑动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缺口结构,且2个所述活动卡块开设的缺口组成的凹槽与斜导柱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活动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倾斜缺口结构,且2个所述活动卡块的倾斜缺口可组成V字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斜导柱通过第六内轴与行位座上的第一轴座能够构成杠杆运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通过拇指气缸拉动第三连杆,然后第三连杆可将第五连杆向拇指气缸的输出端进行拉动,接着第五连杆可通过第三轴座将斜导柱与第五连杆的运动方向拉动,然后斜导柱可将活动卡块进行挤开,这样斜导柱就可将行位镶件的出模位置得到让位,同时第四连杆可通过第五内轴在限位导件内向拇指气缸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限位导件的限位下向逆向进行转动,然后限位导件可将第二连杆进行带动,接着第二连杆可将第一连杆向斜导柱方向侧进行带动,然后第一连杆上的第二内轴就可带动行位镶件移动到斜导柱空闲的位置,这样行位镶件和斜导柱就可同步运动,从而减少了一定的操作步骤;
[0015](2)该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通过活动卡块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缺口,另一侧开设有倾斜缺口,这样斜导柱在进行限位时就可通过倾斜缺口快速的转动滑出,然后斜导柱的外壁可与活动卡块另一侧的矩形缺口相匹配,这样斜导柱限位和复位时会更加的平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第二连杆、限位导件、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连接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的活动卡块和弹簧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仰视图。
[0021]图中:1、模具,2、第六内轴,3、斜导柱,4、第一轴座,5、限位导件, 6、行位镶件,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拇指气缸,10、第三连杆, 11、第四连杆,12、第二轴座,13、第五连杆,14、第三轴座,15、第一内轴,16、第二内轴,17、第三内轴,18、第四内轴,19、弹簧,20、活动卡块,21、行位座,22、第五内轴,23、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包括:模具1、行位镶件6、斜导柱3、拇指气缸9、导槽23和行位座21,所述行位镶件6的下表面横向
中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座12,所述第二轴座 12通过第二内轴16与第一连杆7的端头铰接,且第一连杆7的下端通过第一内轴15与第二连杆8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的下端通过第五内轴22 与第四连杆11的上端铰接,且第五内轴22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限位导件5,所述第四连杆11的下端通过第三内轴17与第三连杆10和第五连杆13 的端头铰接,且第三连杆10的另一端与拇指气缸9的输出端水平相连,并且第五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内轴18与第三轴座14铰接,所述第三轴座14 的另一端连接有斜导柱3,所述斜导柱3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六内轴2,且第六内轴2两端连接有第一轴座4,并且第一轴座4下端与行位座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此结钩使得在进行产品加工时,需要将行位镶件6先进行复位,然后模具1再进行物料填充,接着再通过行位镶件6对产品进行加工,而在行位镶件6进行复位时,可将拇指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行位镶件(6)、斜导柱(3)、拇指气缸(9)、导槽(23)和行位座(21),所述行位镶件(6)的下表面横向中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座(12),所述第二轴座(12)通过第二内轴(16)与第一连杆(7)的端头铰接,且第一连杆(7)的下端通过第一内轴(15)与第二连杆(8)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的下端通过第五内轴(22)与第四连杆(11)的上端铰接,且第五内轴(22)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限位导件(5),所述第四连杆(11)的下端通过第三内轴(17)与第三连杆(10)和第五连杆(13)的端头铰接,且第三连杆(10)的另一端与拇指气缸(9)的输出端水平相连,并且第五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内轴(18)与第三轴座(14)铰接,所述第三轴座(14)的另一端连接有斜导柱(3),所述斜导柱(3)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六内轴(2),且第六内轴(2)两端连接有第一轴座(4),并且第一轴座(4)下端与行位座(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导柱延时复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3)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卡块(20),且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秋平惠肖屏李洪根蔡一鸣刘婷魏剑
申请(专利权)人:佳乐电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