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英麟专利>正文

电熔接头加热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22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熔接头加热电源,包括有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电压反馈电路(3)、电流反馈电路(4)、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7)构成,其中由供电电源向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供电;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电压反馈电路(3)、电流反馈电路(4)、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相连,由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输出,提供5~160V的直流电源;电压反馈电路(3)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相连;电流反馈电路(4)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和调节电路相连;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7)、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依次串联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在内的塑料管道连接用的电熔接头加热电源
技术介绍
应用于工业和市政建设的主干管道中的很大一部分金属管或水泥管正在或将要逐步由塑料管道所取代,此种管道安装的连接方式主要是熔接。而中、小管径塑料管道主要的熔接方法就是采用电熔接头的熔接,也就是将待接管A和待接管B分别插入电熔接头两端,然后由一电源装置对电熔接头中预埋的加热丝通电加热,使电熔接头和待接管熔化连接在一起。以前的电熔加热熔接装置是针对纯塑料管(PVC、PE)进行工作的,只能输出一段固定数值的加热电压并且输出功率小。近几年钢骨架塑料复合管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步开始大规模应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电熔接头因其热容量大所需加热功率大、加热熔接过程复杂需要加热电压和电流分多段变化,从而使此前的加热电源不能胜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现有的电熔接头加热熔接装置的不足,提高输出功率和调节范围,可以进行人工或IC卡编程实现加热电压和电流分多段变化,适应包括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接头在内的多种电熔接头加热熔接要求的电熔接头加热电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熔接头加热电源,包括有调节电路、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还设有晶闸管变流主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构成,其中由供电电源向晶闸管变流主电路供电;晶闸管变流主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调节电路、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相连,由晶闸管变流主电路输出,提供5~160V的直流电源;电压反馈电路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相连;电流反馈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调节电路相连;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调节电路、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依次串联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了晶闸管变流的主电路,用以提高输出功率和调节范围,并可以连续无级化调节,该电路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宽、耐压高、过载和过电流能力强、温度适应性好、耐潮湿、抗震动、抗干扰性能好,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可以适应管道施工现场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要求2.具有分多段变电压、变电流输出的功能。本技术采用微电脑单片机进行分多段变电压变电流的闭环控制,不受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的影响能够实现稳定输出并能够随时显示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和加热时间等工作参数。3.具有测定输出电路阻抗功能。能够在正式熔接工作前,预先测量输出回路电阻值。当电阻较大或电路开路短路时,能报警禁止通电熔接。达到保护设备、保护管件以及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4.能够识别并读取专用IC卡中所存储的加热参数,自动设定和调节加热电压,加热电流,加热时间,还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进行一些修正以达到最好的熔接效果。总之,本技术的熔接加热电源由于采用了晶闸管变流的主电路,提高了输出功率和调节范围,采用了人工或IC卡输入编程分段变电压加热熔接的方式,可以适应包括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接头在内的多种电熔接头的加热熔接的要求,以及适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电熔接头的加热熔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IC卡输入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晶闸管变流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电压反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电流反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1晶闸管变流主电路2微处理器控制电路3电压反馈电路4电流反馈电路5调节电路6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7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 11钢管护架12电源装置箱体 13操控面板14IC卡接口 15待熔接管A16电熔接头 17.待熔接管B18输出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如图1所示,电熔接头加热电源的结构是由钢管护架11、电源装置箱体12、操控面板13、IC卡接口14、待熔接管A15、电熔接头16、待熔接管B17、输出连接线18构成。其中,电源装置箱体12设置在钢管护架11之内,操控面板13和IC卡接口14设置在电源装置箱体12上,并与电源装置箱体12内的电路相连,待熔接管A15和待熔接管B17通过电熔接头16连接,并通过电源装置箱体12的输出连接线18提供加热电源。也就是将待接管A15和待接管B17分别插入电熔接头16中,对电熔接头16中预埋的加热丝通电加热,使电熔接头16和待接管A15与B17熔化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电熔接头加热电源的电路原理框图,包括有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还设有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电压反馈电路3、电流反馈电路4、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7构成,其中由供电电源向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供电;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电压反馈电路3、电流反馈电路4、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相连,由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输出,提供5-160V的直流电源;电压反馈电路3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相连;电流反馈电路4分别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和调节电路5相连;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7、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调节电路5、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依次串联连接。其作用是晶闸管变流电源主电路1它是整机的功率输出部分;微处理器器控制电路2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控制、显示等功能;电压反馈电路3随时检测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反馈电路4随时检测输出电流;调节电路5综合微处理器器给定及电流反馈信号给出控制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中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信号;触发脉冲隔离放大电路6将调节电路5给出的触发脉冲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经过脉冲变压器隔离来驱动晶闸管变流主电路1的晶闸管;IC卡输入单元7进行工作参数的自动输入。如图3所示,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和IC卡输入及识别读取电路7包括有,单片机U1、译码器U2、液晶显示器LCD、IC卡、电阻R03、R04、R05、R19、R20、R21、R22、R23、R24、R25、RT、电阻排RP、电位器W1、W2、电容C01、C02、C03、C11、石英晶体振荡器C04、二极管D7、D8、D9、D10、继电器J、三极管DK2、场效应管DK1、光电耦合器OPT组成,本电路是中心控制部分。其中单片机U1是本电路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环境温度,负载电阻进行检测、计算、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完成对其他电路的输出控制。液晶显示器LCD用于接收单片机U1的信号,完成各种显示功能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环境温度,加热时间等。译码器U2作为操控面板的输入接口,对操控信号进行译码输入单片机U1进行处理。具体连接为液晶显示器LCD与单片机U1的脚RB0~RB6、MCLR相连,液晶显示器LCD还通过电位器W1取得适当的显示电平;电阻RT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分别接单片机U1的脚RA3、电阻R05、电容C03,电阻R05的另一端通过电位器W2接地,电容C03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脚RA0~RA2、RC2分别为输出端3N1、3N2、3N3、7N2,两个VSS端接地,OSC1和OSC2端分别连接石英晶体振荡器C04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电容C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麟袁平方
申请(专利权)人:李英麟袁平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