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17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包括通信塔,所述通信塔通过安装机构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基座埋设于地面内,所述基座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柱相套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套管的底端相固接,所述套管的内壁与通信塔的底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相固接,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内部均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转块的顶端开设有内孔,所述转块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相固接,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基座活动相连,所述转轴的底端与第一齿轮相固接。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将连接装置内置与基座内,并能够有效保证通信塔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塔包括新型三管通信塔,传统类型的角钢塔和拉线塔等。塔的设计针对国内传统角钢塔重量过重,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通信塔的设计和建设经验,采用无缝钢管做为塔柱材料,通过优化设计来最大限度的减轻塔的重量,减少土地占用,节省基础造价和施工进度,全面帮助运营商降低通信塔建设工程造价,节省国家土地和钢材资源,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在通信塔的架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连接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1921677458.5的专利,包括通信塔,所述通信塔的顶端固接有竖针,所述通信塔的上方外壁套接有转盘,由于需要用到多个螺栓和铆钉将其固定,在安装铆钉和螺栓时,费时费力,从而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虽然能够实现通信塔的高效安装,但其连接装置裸露在外,导致损坏率较高,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专利号为2019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包括通信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塔(3)通过安装机构(2)与地面(1)相连接;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基座(201)、连接柱(202)、底板(203)和套管(204);所述基座(201)埋设于地面(1)内,所述基座(201)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柱(202)相套接,所述连接柱(202)的顶端与底板(203)相固接,所述底板(203)的下表面与基座(201)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底板(203)的上表面与套管(204)的底端相固接,所述套管(204)的内壁与通信塔(3)的底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相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的左右两端内部均安装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转块(401)、内孔(402)、转轴(403)和第一齿轮(404);所述转块(401)的顶端开设有内孔(402),所述转块(401)的底端与转轴(403)的顶端相固接,所述转轴(403)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基座(201)活动相连,所述转轴(403)的底端与第一齿轮(404)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的内部对应第一齿轮(404)的下方安装有有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螺纹套(501)、螺纹杆(502)、第二齿轮(503)、第三齿轮(504)和连接轴(505);所述螺纹套(501)的远离连接柱(202)一端与螺纹杆(502)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502)通过轴承与基座(201)活动相连,所述螺纹杆(502)的远离连接柱(202)一端与第二齿轮(503)相固接,所述第二齿轮(503)的顶端与第三齿轮(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子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福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