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97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外壳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面板,面板罩设在第一开口处,面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图案层,第一图案层包括面板第一纹理结构、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和面板遮光区域;下表面与外壳本体的第一开口固定连接;面板的上表面覆盖有膜片,膜片包括基材以及形成在基材上的第二纹理结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置于容纳腔内;触摸FPC,触摸FPC与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与控制面板连接。通过对面板进行处理,改善了图案纹理单一,提升了外壳的图案显示效果,通过设置触摸功能标识功能标识区域,保证纹理图案的完整性,提高了视觉效果。了视觉效果。了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便捷的同时,现在更多的需求不仅仅是满足代步,对汽车内部的整体美观度、科技感以及操作舒适感越来越重视,纯机械控制将会转向到智能控制的结合。目前国内传统的注塑外观饰件采用注塑之后,采用传统的喷漆工艺或者在外表面开孔安装按钮用于机械控制等,但传统的喷漆工艺不仅图案纹理单一且开孔也破坏了图案纹理的完整性,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喷漆工艺图案纹理单一、开孔安装控制按钮易破坏图案纹理的完整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通过对面板进行处理,改善了图案纹理单一的问题,较好地提升了外壳的图案显示效果,使得汽车变得更加简约美观。另外通过设置触摸功能标识区域,保证了图案的完整性,提高了视觉效果,改善用户的体验效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外壳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罩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面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图案层,所述第一图案层包括面板第一纹理结构、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和面板遮光区域;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外壳本体的第一开口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上表面覆盖有膜片,所述膜片包括基材以及形成在基材上的第二纹理结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触摸FPC,所述触摸FPC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触摸FPC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具体地,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振动器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基材为可透光材料。
[0007]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面板的材料为透明塑料。
[0008]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块、主控MCU、LED驱动模块和LED,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所述主控MCU与所述LED驱动模块一端信号连接,所述LED驱动模块另一端与所述LED信号连接。
[0009]进一步,具体地,还包括装饰圈,所述触摸FPC置于所述装饰圈和所述下表面之间,所述装饰圈与所述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具体地,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面板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透光板安装的第二开口,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图案层,所述第二图案层包括透光板第一纹理结构、透光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和透光板遮光区域。
[0011]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面板的材料为塑料、金属或木材,所述透光板的材料为透明塑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的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通过对面板进行处理,使得面板的表面具有纹理结构,具有遮光效果的区域与纹理结构相互映衬或者相互叠加,较好地提升了智能表面的图案显示效果,使得汽车变得更加简约美观。另外通过设置触摸功能标识区域,保证了面板图案纹理的完整性,提高了视觉效果,改善用户的体验效果。
[0014](2)现有技术选定图案纹理,模具量产后,不便于更换图案纹理,本技术通过面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开口处,面板上的面板第一纹理结构和膜片上的第二纹理结构都支持自定义规划,实现了智能表面的多样化,用户体验感更好。
[0015](3)本技术的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内设置有LED,根据汽车内实际场景,控制LED发光颜色及发光模式,形成不同的动态效果,由于面板上的纹理结构和触摸功能标识区域透光,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背光颜色,纹理结构能够实现绚丽背光和不同的动态效果,触摸功能标识区域能够增加人在操作时的可识别性,实现人车智能交互,使得汽车座舱更具有现代化的科技感。
[0016](4)本技术的装饰圈用于触摸FPC对应的光源进行分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智能表面的视觉效果,从而提升智能表面的价值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壳本体,2、面板,3、膜片,4、控制模块,5、触摸FPC,6、振动器,7、装饰圈,11、容纳腔,12、第一开口,21、上表面,22、下表面,41、电源模块,42、主控MCU,43、LED驱动模块,44、LED。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如图1

3所示,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包括:外壳本体1,外壳本体1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12,外壳本体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1;面板2,面板2可拆卸罩设在第一开口12处,面板2包括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上表面21上设置有第一图案层23,第一图案层23包括面板第一纹理结构、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和面板遮光区域;下表面22与外壳本体1的第一开口12固定连接;面板21的上表面21覆盖有膜片3,膜片3包括基材以及形成在基材上的第二纹理结构;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置于容纳腔11内;触摸FPC 5,触摸FPC 5与控制模块4信号连接,触摸FPC 5与下表面22固定连接。
[0024]在实施例中,面板2可以罩设安装在第一开口12,或面者2内嵌安装在第一开口12。面板2的材料透明塑料,优选为散射的透明塑料,增加背光的均匀度。面板2上设置的第一图
案层23的形成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面板的上表面上涂覆黑漆,其次在涂覆好黑漆的上表面上进行蚀刻或者激光镭雕以形成面板第一纹理结构和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其中,面板第一纹理结构和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形成面板透光区,未在面板上进行蚀刻或者激光镭雕的区域形成面板遮光区域,且面板第一纹理结构和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支持自定义规划,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0025]在实施例中,膜片3的基材为可透光材料,可透光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透光薄膜,在基材上的第二纹理结构可以与图案层23上的面板第一纹理结构一致或不同,也可以是仿实木、金属拉丝、镀铬或皮革的纹理结构,但不仅限于此。进一步的,靠近面板2上表面的膜片一侧涂覆有胶黏剂,将膜片3放置在面板的上表面上加热软化,通过正负压将涂有胶黏剂的膜片3与面板2紧密贴合粘结。其中,膜片3的第二纹理结构支持自定义规划,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另外,增加膜片3能够起到保护面板2上图案层的第一纹理结构的作用。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2的材料为遮光塑料(不透光塑料)、金属或木材时,面板2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12),所述外壳本体(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1);面板(2),所述面板(2)可拆卸罩设在所述第一开口(12)处,所述面板(2)包括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所述上表面(21)上设置有第一图案层(23),所述第一图案层(23)包括面板第一纹理结构、面板触摸功能标识区域和面板遮光区域;所述下表面(22)与所述外壳本体(1)的第一开口(12)固定连接;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21)上覆盖有膜片(3),所述膜片(3)包括基材以及形成在基材上的第二纹理结构;控制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4)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触摸FPC(5),所述触摸FPC(5)与所述控制模块(4)信号连接,所述触摸FPC(5)与所述下表面(2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器(6),所述振动器(6)与所述控制模块(4)信号连接,所述振动器(6)与所述下表面(2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可透光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建芬邓亮刘健薛蔚平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