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学好专利>正文

一种柔光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87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光筒,制造工艺依次包括:原材料选取及存放;裁割预处理;裁割及检验处理;延伸处理;灭菌消毒处理和打包封装处理。该柔光筒,采用天然南山竹作为原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结构简单,方便存放,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相对的小,并且能够有效的对慢性眼部疾病的患者的病症进行缓解,减少目前对于慢性的视力疾病往往需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造成的费用高昂、就诊步骤繁琐,恢复效果及副作用也相对大的问题,减少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经济上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的问题。通过手持柔光筒与眼眶形成植物竹片屏障,弧形柔光视野挡住灯光照射及门窗框金属边折射和剥离天栅格、玻璃幕墙等反射。玻璃幕墙等反射。玻璃幕墙等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光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柔光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天然气的持续开采、燃烧殆尽,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工业化技术革命周期行将结束,机械动力逐渐被人工替代。医学生物学领域会越来越依赖手工制药天然药材,手工制医疗器械;目前市场上化工药物广泛使用后,给患者也带来一些并发症、副作用。长期吃药,也给患者体内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药物失效。金属材料制成的医疗器械,使用电动力,产生辐射,对人体也有不可察觉的辐射损伤。
[0003]目前对于慢性的视力疾病往往需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并且费用高昂就诊步骤繁琐,恢复效果及副作用也相对大,从而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经济上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柔光筒,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光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对于慢性的视力疾病往往需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并且费用高昂就诊步骤繁琐,恢复效果及副作用也相对大,从而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经济上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光筒,使用方法如下:
[0006]手持柔光筒与眼眶形成植物竹片屏障,弧形柔光视野挡住灯光照射及门窗框金属边折射和剥离天栅格、玻璃幕墙等反射,实现调节眼部微循环,保护玻璃体及瞳孔角膜等视觉气管,及时消除阻止新生毛细血管的侵入,防止角膜溃疡;
[0007]通过手持柔光筒观察室外景观,内窥筒内护形,慢反射光源使眼部视觉信息与脑部畅通,恢复视觉功能。
[0008]图1

3中1、眼球及瞳孔;2、日光灯辐射;3、门窗框金属边折射;4、头部;
[0009]一种柔光筒,制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
[0010]S1原材料选取及存放:原料为南山竹,存放方式通过扎带一捆十根进行捆扎,捆扎方式为捆扎原材料两端并且打活结扎紧,之后放置在直径22mm的三叉码钢筋支架上进行存放等待备用;
[0011]S2裁割预处理:在需要进行加工的时候将S1中存放的物料转运至加工车间内部置于长度宽度均为80cm的方形陶瓷面加工台上,之后取两根长度为32cm,断面为4.5cm乘7.5cm的短方木,并且在中间部位开设一个8mm深的V形槽,接着取出包裹纸对竹皮进行包裹,同时采用橡皮筋进行捆扎,作为裁切时的参照线;
[0012]S3裁割及检验处理:将S2中预处理完成的物料通过切割设备进行切割,并且切割成品单体长度控制在45mm,内径呈48~49mm,同时裁割完成之后进行打标处理,最后每600只选取3只进行质量检验;
[0013]S4延伸处理:将步骤S3中生产的长度45mm的竹段采用交联剂粘成一体,且在粘接前对切面进行搓毛处理,使用锯面以及刮刀做成5mm宽切面,涂上少量交联剂施压固化2min,之后再静置20min即可;
[0014]S5灭菌消毒处理:将S4中处理完成的成品采用增压的清水进行冲洗,冲洗三次后置于阳光下每日均进行曝晒;
[0015]S6打包封装处理:在对成品进行封装前进行8小时的日照,之后通过封装设备进行封装处理。
[0016]优选的,S4中延伸处理可黏结呈单环、双环或三环,且采用交联剂为油脂型交联剂,并且三环形柔光筒取两个透光竹段和一个有竹节弧板的不透光竹段有三个切线面胶交联。
[0017]优选的,S5中暴晒时间为6小时。
[0018]优选的,S6中通过PE薄膜进行封装,并且PE薄膜外采用牛皮纸进行包裹封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柔光筒通过手持柔光筒与眼眶形成植物竹片屏障,弧形柔光视野挡住灯光照射及门窗框金属边折射和剥离天栅格、玻璃幕墙等反射,实现调节眼部微循环,保护玻璃体及瞳孔角膜等视觉气管,及时消除阻止新生毛细血管的侵入,防止角膜溃疡;
[0020]同时采用天然南山竹作为原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结构简单,方便存放,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相对的小,并且能够有效的对慢性眼部疾病的患者的病症进行缓解,减少目前对于慢性的视力疾病往往需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造成的费用高昂、就诊步骤繁琐,恢复效果及副作用也相对大的问题,减少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经济上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光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光筒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光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光筒,使用方法如下:
[0027]手持柔光筒与眼眶形成植物竹片屏障,弧形柔光视野挡住灯光照射及门窗框金属边折射和剥离天栅格、玻璃幕墙等反射,实现调节眼部微循环,保护玻璃体及瞳孔角膜等视觉气管,及时消除阻止新生毛细血管的侵入,防止角膜溃疡;
[0028]通过手持柔光筒观察室外景观,内窥筒内护形,慢反射光源使眼部视觉信息与脑部畅通,恢复视觉功能。
[0029]图1

3中1、眼球及瞳孔;2、日光灯辐射;3、门窗框金属边折射;4、头部;
[0030]实施例二
[0031]一种柔光筒,制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
[0032]S1原材料选取及存放:原料为南山竹,存放方式通过扎带一捆十根进行捆扎,捆扎方式为捆扎原材料两端并且打活结扎紧,之后放置在直径22mm的三叉码钢筋支架上进行存放等待备用;
[0033]S2裁割预处理:在需要进行加工的时候将S1中存放的物料转运至加工车间内部置于长度宽度均为80cm的方形陶瓷面加工台上,之后取两根长度为32cm,断面为4.5cm乘7.5cm的短方木,并且在中间部位开设一个8mm深的V形槽,接着取出包裹纸对竹皮进行包裹,同时采用橡皮筋进行捆扎,作为裁切时的参照线;
[0034]S3裁割及检验处理:将S2中预处理完成的物料通过切割设备进行切割,并且切割成品单体长度控制在45mm,内径呈48mm,同时裁割完成之后进行打标处理,最后每600只选取3只进行质量检验;
[0035]S4延伸处理:将步骤S3中生产的长度45mm的竹段采用交联剂粘成一体,且在粘接前对切面进行搓毛处理,使用锯面以及刮刀做成5mm宽切面,涂上少量交联剂施压固化2min,之后再静置20min即可,延伸处理可黏结呈单环,且采用交联剂为油脂型交联剂;
[0036]S5灭菌消毒处理:将S4中处理完成的成品采用增压的清水进行冲洗,冲洗三次后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光筒,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如下:手持柔光筒与眼眶形成植物竹片屏障,弧形柔光视野挡住灯光照射及门窗框金属边折射和剥离天栅格、玻璃幕墙等反射,实现调节眼部微循环,保护玻璃体及瞳孔角膜等视觉气管,及时消除阻止新生毛细血管的侵入,防止角膜溃疡;通过手持柔光筒观察室外景观,内窥筒内护形,慢反射光源使眼部视觉信息与脑部畅通,恢复视觉功能。2.一种柔光筒,其特征在于:制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S1原材料选取及存放:原料为南山竹,存放方式通过扎带一捆十根进行捆扎,捆扎方式为捆扎原材料两端并且打活结扎紧,之后放置在直径22mm的三叉码钢筋支架上进行存放等待备用;S2裁割预处理:在需要进行加工的时候将S1中存放的物料转运至加工车间内部置于长度宽度均为80cm的方形陶瓷面加工台上,之后取两根长度为32cm,断面为4.5cm乘7.5cm的短方木,并且在中间部位开设一个8mm深的V形槽,接着取出包裹纸对竹皮进行包裹,同时采用橡皮筋进行捆扎,作为裁切时的参照线;S3裁割及检验处理:将S2中预处理完成的物料通过切割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好
申请(专利权)人:王学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