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51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包括改型下水口铁壳,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内部设有改型下水口,且所述改型下水口与改型下水口铁壳之间填充组装火泥,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底端包括改型结构,所述改型结构包括圆形通孔和内陷凹槽,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底端内陷凹槽,且所述内陷凹槽的底端等距分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水口下部端面采用凹陷设计,水口铁壳下部采用包沿托底设计,包沿圆周均匀开孔,包沿部位包裹水口下部端面,在水口经过温度骤变,产生裂纹的情况下,对裂纹有一定的紧固作用,在急剧恶劣的使用环境产生环裂甚至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下水口下部脱。可以防止下水口下部脱。可以防止下水口下部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


[0001]本技术涉及转炉、钢包、中间包滑动水口
,具体为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炼钢炼铁技术的发展,滑动水口被广泛的应用于转炉挡渣,钢包、中间包控流方面,尤其近几年转炉挡渣技术被国内大型钢厂广泛采用。转炉出钢滑动水口挡渣工艺技术,采用类似钢包滑动水口的控制原理,将滑动水口挡渣闸阀装置安装在转炉出钢口的外端.由于滑板开闭非常迅速(在0.5秒内),能够对出钢过程中的前期渣和后期渣最有效的阻挡,而且可以通过(AMEPA)红外下渣检测技术与PLC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判渣和挡渣,是目前转炉出钢挡渣效果最佳的一种生产工艺技术。转炉出钢口内水口连接于出钢口砖末端,下接出钢口上滑板,而外水口连接出钢口下滑板。因此,内/外水口及滑板在转炉出钢过程中不仅要经受高温钢水、钢渣的冲刷,还要经受强碱性炉渣的侵蚀和渗透;不连续出钢时还要经受(~1600℃)高温的强热震冲击。此外,在频繁挡渣操作过程,滑板铸孔和滑道要承受高温钢水、钢渣的磨蚀和熔损。因此,要求内/外水口及滑板选材应注重较好的抗渣侵蚀性、高温抗氧化性能及优良的抗热震性能,滑板材料还要兼具优良的耐磨性。由于转炉外水口与钢包、中间包下水口相比体积大,成型过程中上部、中部、下部体密及强度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水口下部断裂、环裂现象,严重情况下还可导致水口下部和本体分离,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包括改型下水口铁壳,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内部设有改型下水口,且所述改型下水口与改型下水口铁壳之间填充组装火泥,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底端包括改型结构,所述改型结构包括圆形通孔和内陷凹槽,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的底端内陷凹槽,且所述内陷凹槽的底端等距分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型下水口的底端设有凹陷口,且改型下水口的底端与内陷凹槽相匹配。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采用下部托底包沿方式,且包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该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通过对水口及水口铁壳底部设计形式的调整,从而对水口本体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减少水口下部环裂的发生,杜绝了水口下部因为环裂原因和本体发生分离的现象,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效果是水口下部端面采用凹陷设计,水口铁壳下部采用包沿托底设计,包沿圆周均匀开孔,包沿部位包裹水口下部端面,在水口经过温度骤变,产生裂纹的情况下,对裂纹有一定的紧固作用,在急剧恶劣的使
用环境产生环裂甚至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下水口下部脱落。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的整体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的拆解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的改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的改型前、改型后对比图。
[0014]图中:1、改型下水口铁壳;2、组装火泥;3、改型下水口;4、改型结构;401、圆形通孔;402、内陷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包括改型下水口铁壳1,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内部设有改型下水口3,且所述改型下水口3与改型下水口铁壳1之间填充组装火泥2,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底端包括改型结构4,所述改型结构4包括圆形通孔401和内陷凹槽402,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底端内陷凹槽402,且所述内陷凹槽402的底端等距分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401。
[0017]其中,改型下水口3的底端设有凹陷口,且改型下水口3的底端与内陷凹槽402相匹配。
[0018]其中,改型下水口铁壳1采用下部托底包沿方式,且包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0019]工作原理:该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当成型后的下水口3,经过干燥后,采用组装火泥2进行填充,在将改型下水口铁壳1采用小型液压机进行组装即可,通过改型下水口铁壳1底端的改造结构4可以使改型后的包沿儿与改型下水口铁壳1更加吻合,精准的粘接在一起,改型下水口铁壳2底端设有的圆形通孔,可以为组装火泥2均匀流动并且排出,避免下部组装火泥2过厚,该种水口下部端面采用凹陷设计,水口铁壳下部采用包沿托底设计,包沿圆周均匀开孔,包沿部位包裹水口下部端面,在水口经过温度骤变,产生裂纹的情况下,对裂纹有一定的紧固作用,在急剧恶劣的使用环境产生环裂甚至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下水口下部脱落。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水口脱落包沿儿,包括改型下水口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内部设有改型下水口(3),且所述改型下水口(3)与改型下水口铁壳(1)之间填充组装火泥(2),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底端包括改型结构(4),所述改型结构(4)包括圆形通孔(401)和内陷凹槽(402),所述改型下水口铁壳(1)的底端内陷凹槽(402),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娜毛亚平孟凡冰曹峰金阳黄粟王晓超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浦项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