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型固定装置及互感器检定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36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0
一种转动型固定装置及互感器检定车,包括连接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检定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人字梯转动连接,当工作人员需要安装均压环时,人字梯的两个支腿均通过万向固定装置与互感器检定车连接,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与互感器检定车转动连接,第二套管与人字梯转动连接,人字梯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张开一定的角度,工作人员登上人字梯开始安装均压环,人字梯不再需要专门两个人扶,通过万向固定装置使人字梯与所述互感器检定车连接,当人站的位置比较高时,人字梯不易歪斜,工作人员工作时更加安全。更加安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型固定装置及互感器检定车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转动型固定装置及互感器检定车。

技术介绍

[0002]互感器检定车是将标准互感器、互感器校验仪、负载箱、补偿装置等集成到货式车中,考虑到车的容纳性,标准互感器的均压环需在现场进行安装、拆卸,并且标准互感器与被试互感器的连接的软铜线也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
[0003]在现场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标准互感器距离地面3m,在现场安装标准互感器的均压环和连接标准互感器与被试互感器之间的软铜线时,需要利用4米人字梯进行登高作业。工作人员在人字梯上作业时,需要专门两个人扶人字梯,但是当工作人员站在人字梯较高的位置上工作时,因重心上移使得存在人字梯扶不住从而人字梯歪斜,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连接人字梯与互感检定车的转动型固定装置;
[0005]还有必要提出一种互感器检定车。
[0006]一种转动型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检定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人字梯转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U型连接环、第一转动轴、连接块、第二U型连接环、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U型连接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垂直。
[0009]一种互感器检定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动型固定装置、人字梯、车体,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人字梯的一个支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人字梯的另一个支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另一侧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车体的两侧壁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所述固定块一侧与所述车体焊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焊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
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2]优选地,所述人字梯的两个支腿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U型滑槽、第二固定杆,所述U型滑槽与所述人字梯的支腿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滑槽还与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二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二套管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当工作人员需要安装均压环时,人字梯的两个支腿均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与互感器检定车连接,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与互感器检定车转动连接,第二套管与人字梯转动连接,人字梯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张开一定的角度,工作人员登上人字梯开始安装均压环,人字梯不再需要专门两个人扶,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使人字梯与所述互感器检定车连接,当人站的位置比较高时,人字梯不易歪斜,工作人员工作时更加安全。
[0016]且因人字梯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与互感器检定车固定,工作人员的安全带可以挂接在人字梯上,一旦工作人员踩空,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员摔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方法图。
[0019]图3为所述互感器检定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所述互感器检定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互感器检定车10、人字梯20、第一连接组件21、第二连接组件22、U型滑槽221、第二固定杆222、车体30、第一支撑组件31、第二支撑组件32、固定块321、第一固定杆322、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40、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50、连接杆510、第一套管520、第二套管530、连接组件540、第一U型连接环541、第一转动轴542、连接块543、第二U型连接环544、第二转动轴5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型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510、第一套管520、第二套管530,所述第一套管520、第二套管530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杆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520、所述第二套管530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套管520与检定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530与人字梯20转动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当工作人员需要安装均压环时,人字梯20的两个支腿均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与互感器检定车10连接,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520与互感器检定车10转动连接,第二套管530与人字梯20转动连接,人字梯20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张开一定的角度,工作人员登上人字梯20开始安装均压环,人字梯20不再需要专门两个人扶,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使人字梯20与所述互感器检定车10连接,当人站的位置比较高时,人字梯20不易歪斜,工作人员工作时更加安全。
[0027]且因人字梯20通过转动型固定装置与互感器检定车10固定,工作人员的安全带可以挂接在人字梯20上,一旦工作人员踩空,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员摔伤。
[002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540,所述连接组件540包括第一U型连接环541、第一转动轴542、连接块543、第二U型连接环544、第二转动轴545,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54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54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542与所述连接块54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54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545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检定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人字梯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U型连接环、第一转动轴、连接块、第二U型连接环、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U型连接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垂直。4.一种互感器检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动型固定装置、人字梯、车体,所述转动型固定装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人字梯的一个支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型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型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人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金旭荣张超张利花伍祥张鑫瑞张浩淼程志强王涛李云鹏楼蕊欧龙苏迎春许寅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