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82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承载组件和抽真空机构,承载组件和抽真空机构设置在直线运动机构上,且直线运动机构能够控制承载组件和抽真空机构作直线运动,承载组件设有两组用于朝电子元器件吸气的第一孔以及与两组第一孔分别连通的两组第二孔;抽真空机构设有一组真空吸嘴,承载组件通过旋转机构设置在直线运动机构上,且旋转机构能够控制承载组件转动,以使任意一组第二孔与真空吸嘴相对应,抽真空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直线运动机构上,以使真空吸嘴连接第二孔或与第二孔分离。本申请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组的第一孔、第二孔,可以同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上料和下料的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元器件的搬运效率。子元器件的搬运效率。子元器件的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制造完成后,通常需要对表面的裂纹进行检测。检测时,通过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将电子元器件从产品的上料位搬运到检测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再移动到下料位进行下料,之后,电子元器件再移动到上料位进行上料,重复上述操作,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不停地搬运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然而,现有的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要先下料再上料,搬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可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搬运效率。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承载组件以及抽真空机构,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上,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能够控制承载组件作直线运动,所述承载组件设有两组用于朝电子元器件吸气的第一孔以及与两组所述第一孔分别连通的两组第二孔;所述抽真空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上,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运动机构(10),承载组件(30),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所述承载组件(30)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上,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能够控制承载组件(30)作直线运动,所述承载组件(30)设有两组用于朝电子元器件吸气的第一孔(311)以及与两组所述第一孔(311)分别连通的两组第二孔(321);以及抽真空机构(50),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上,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能够控制所述抽真空机构(50)作直线运动,所述抽真空机构(50)设有一组真空吸嘴(51),所述承载组件(30)通过旋转机构(20)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上,且所述旋转机构(20)能够控制所述承载组件(30)转动,以使任意一组所述第二孔(321)与所述真空吸嘴(51)相对应,所述抽真空机构(50)通过升降机构(4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0)上,以使所述真空吸嘴(51)连接所述第二孔(321)或与所述第二孔(321)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0)包括转接板(32)和载板(31),所述转接板(32)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20)上,所述载板(3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接板(32)上方,所述抽真空机构(50)位于所述转接板(3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311)设置在所述载板(31)上,所述第二孔(321)设置在所述转接板(32),所述第一孔(311)一端设于所述载板(31)上端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孔(321)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孔(321)另一端朝向所述抽真空机构(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301)和第二侧(302),两组所述第一孔(311)的上端分别位于所述承载组件(30)的第一侧(301)和第二侧(302)的上表面,两组所述第二孔(321)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承载组件(30)的第一侧(301)和第二侧(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周抗祁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