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77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主体,所述球形主体上的一侧部具有可转动的侧圆环,所述侧圆环可相对球形主体的球面进行自转,所述球形主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主驱动轴、次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轴转动,所述主驱动轴驱动与所述次驱动轴之间通过一对锥形轮连接传动,所述次驱动轴装设于侧圆环的轴心处,当次驱动轴转动,使所述侧圆环于所述球形主体上转动,所述侧圆环和球形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侧圆环的转动,使球形机器人位于平面上时,能够改变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走向及驱动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这种移动方式的球形机器人可以在平面内随机移动,其结构简单,适用于儿童娱乐,也可以用于逗猫。也可以用于逗猫。也可以用于逗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教育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传统教育具有深深的工业化烙印,是典型的基于知识的教育(Knowledge

Based Education);现在的儿童教育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现在儿童教育是科学专利技术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现代儿童教育也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快乐、自主的学习习惯。这种教育内容往往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紧密相关,是一种问题导向式教育,让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寻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我们对此特别设计了一系列儿童教育机器人,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8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儿童教育机器人由多种零件组成,。本技术主要设计一种示范性的儿童教育机器人,旨在寓教于乐,以玩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玩心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愿意动手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主体,所述球形主体上的一侧部具有可转动的侧圆环,所述侧圆环可相对球形主体的球面进行自转,所述球形主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主驱动轴、次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轴转动,所述主驱动轴驱动与所述次驱动轴之间通过一对锥形轮连接传动,所述次驱动轴装设于侧圆环的轴心处,当次驱动轴转动,使所述侧圆环于所述球形主体上转动,所述侧圆环和球形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000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一对锥形轮通过锥面摩擦传动。
[000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所述锥形轮为锥齿轮,两个锥形轮啮合传动。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两个锥形轮的两轴之间的交角等于90
°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所述锥形轮的锥面设置有橡胶摩擦层。
[00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主体,所述球形主体上的一侧部具有可转动的侧圆环,所述侧圆环可相对球形主体的球面进行自转,所述球形主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主驱动轴、次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轴转动,所述主驱动轴驱动与所述次驱动轴之间通过一对锥形轮连接传动,所述次驱动轴装设于侧圆环的轴心处,当次驱动轴转动,使所述侧圆环于所述球形主体上转动,所述侧圆环和球形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本技术能够通过侧圆环的转动,使球形机器人位于平面上时,能够改变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走向及驱动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这种移动方式的球形机器人可以在平面内随机移动,其结构简单,适用于儿童娱乐,也可以用于逗猫。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侧转式球形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二合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向球形机器人的去除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9]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主体10,所述球形主体10上的上部具有可转动的上圆环11,所述上圆环11可相对球形主体10的球面进行自转,所述球形主体1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4、主驱动轴15,所述驱动电机14驱
动所述主驱动轴15转动,所述主驱动轴15装设于上圆环11的轴心处,当所述主驱动轴15转动,使所述上圆环11于所述球形主体10上转动,所述上圆环11和球形主体10 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本技术能够通过上圆环11的转动,使球形机器人位于平面上时,能够改变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走向及驱动球形机器人的移动,这种移动方式的球形机器人可以在平面内随机移动,其结构简单,适用于儿童娱乐,也可以用于逗猫。
[0021]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球形机器人,所述主驱动轴15与上圆环 11的轴心处的轴孔之间设置有摩擦层18,所述主驱动轴15通过摩擦层18 与所述上圆环11摩擦连接、驱动所述上圆环11转动。这样即使在上圆环 11卡死的情况下,电机不被卡死,有利于防止电机被烧。
[0022]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球形机器人,所述摩擦层18采用羊毛毡摩擦层18。
[0023]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转式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主体,所述球形主体上的一侧部具有可转动的侧圆环,所述侧圆环可相对球形主体的球面进行自转,所述球形主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主驱动轴、次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轴转动,所述主驱动轴驱动与所述次驱动轴之间通过一对锥形轮连接传动,所述次驱动轴装设于侧圆环的轴心处,当次驱动轴转动,使所述侧圆环于所述球形主体上转动,所述侧圆环和球形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驰孙悦张永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编程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