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63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属于家具领域,包括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及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和后背板上方的盖板;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以及盖板均在一组对边处设置有L形榫槽,另一组对边作为榫卯接头与L形榫槽卡接;所述底座上的L形榫槽插接所述前挡板和后背板的榫卯接头,前挡板和后背板的L形榫槽插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榫卯接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L形榫槽与所述盖板和底座的榫卯接头插接,所述盖板的L形榫槽与前挡板和后背板的榫卯接头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榫卯结构组装成稳定的凳子,凳子的各组成部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组装成的凳子结构稳定。组装成的凳子结构稳定。组装成的凳子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

技术介绍

[0002]榫卯结构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专利技术。榫卯结构是利用木材本身的材料,在其上加工制作出符合尺寸的榫与卯,利用木件之间的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结合,将零部件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种结构,可以有效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扭动,满足建筑或家具整体的结构强度。
[0003]凳子作为常见的家具种类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具。近些年来,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拆装家具由于其体积小、简约美观、拆装方便、便于运输等优点逐渐被市场所认可。目前,市面上木家具以锯材或人造板为主要材料,其结合方式极为丰富,常见的结合方式包括榫接合、胶接合、钉接合、木螺钉和连接件接合。连接件等接合方式虽然具有一些优点,但容易出现有损外观、多次搬运容易松动的缺点;而现存的榫接合大多比较复杂、不易拆装、不适于批量生产及零部件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形成的凳子加工安装不够简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通过榫卯结构将多个板连接,便捷安装组成凳子。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包括底座、沿底座左右平行对称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沿底座前后平行对称设置的前挡板和后背板,及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和后背板上方的盖板;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以及盖板均在一组对边处设置有L形榫槽,另一组对边作为榫卯接头与L形榫槽卡接;所述底座上的L形榫槽插接所述前挡板和后背板的榫卯接头,前挡板和后背板的L形榫槽插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榫卯接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L形榫槽与所述盖板和底座的榫卯接头插接,所述盖板的L形榫槽与前挡板和后背板的榫卯接头插接。
[0009]优选地,所述前挡板或后背板与盖板的L形榫槽插接的榫卯接头处设有凹槽。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以及盖板的厚度均为d,所述L形卡槽的深度为d/2。
[0011]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部的L形榫槽由侧壁和垂直于侧壁边缘延伸出的阻挡部组成,阻挡部沿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大于d。
[0012]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部的阻挡部沿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为50cm。
[0013]优选地,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有坐垫。
[0014]优选地,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以及盖板的边缘均设置倒角。
[0015]优选地,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背板以及盖板为塑料或木质材料。
[0016]3、有益效果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通过简单的榫卯结构组装成稳定的凳子,凳子的各组成部分结构简单,局部损坏后,可单独替换部件,节约成本,适于定制生产;并且稳定的榫卯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支撑能力,能充分保证凳子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椅子构件松动、异响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的二维图。
[0022]图中:
[0023]1、底座;
[0024]2、左侧板;
[0025]3、右侧板;
[0026]4、前挡板;
[0027]5、后背板;
[0028]6、盖板;
[0029]7、L形榫槽;
[0030]8、榫卯接头;
[0031]9、凹槽;
[0032]10、阻挡部;
[0033]11、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主要由底座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背板5以及盖板6六部分拼合组成。
[0036]在日常使用的基准上,底座1设置在地面,左侧板2和右侧板3平行对称设置在底座1左右两侧,前挡板4和后背板5平行对称设置在底座1前后两边,盖板6设置在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和后背板5的上方。
[0037]其中底座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背板5以及盖板6六部分整体为方形板,方形板两侧侧壁处沿垂直于板厚的方向延伸出阻挡部10,阻挡部10内侧壁和方形板的板面构成L形榫槽7,而方形板的另一组对边则作为榫卯接头8与L形榫槽7卡接。
[0038]底座1上的L形榫槽7插接前挡板4和后背板5下部的榫卯接头8,前挡板4和后背板5的L形榫槽7插接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榫卯接头8,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下部的L形榫槽7插接底座1的榫卯接头8,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上部的L形榫槽7插接盖板6的榫卯接头8,盖板6的L
形榫槽7与前挡板4和后背板5上部的榫卯接头8插接;在组装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各板块的变形卡合使得组成凳子的六部分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凳子,此凳子各组成部分结构简单,局部损坏后,可单独替换部件,节约成本,适于定制生产;并且稳定的榫卯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支撑能力,能充分保证凳子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椅子构件松动、异响等问题。
[00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板4或后背板5与盖板6的L形榫槽7插接的榫卯接头8处设有凹槽9,便于盖板6的卡合。
[0040]为了凳子的重量考虑,各部分板材可以是塑料、木材、铁质等材料,最好为木材材质,能够实现快速的拆装以及便于收纳,充分展现了现代家具与传统工艺结合的美观整体造型,满足多种场合的需要。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左侧板2和右侧板3采用水曲柳、胡桃木、松木或柚木,前挡板4与后背板5采用水曲柳、胡桃木、松木或柚木,底座1与盖板6采用水曲柳、胡桃木、松木或柚木。
[0041]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底座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背板5以及盖板6的厚度均为d,L形榫槽7的深度为d/2,这种结构下的各部分卡合更加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调整各部分的厚度,满足更多场合的需要。
[00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左侧板2和右侧板3形成上部L形榫槽7的阻挡部10沿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方形板的板厚d,可以是40、50、60、70cm等不同厚度,方便不同体型的人,并且在盖板6上方设置坐垫11,提升使用舒适度。
[0043]为了避免方形板的边角处和人体发生磕碰,在底座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背板5以及盖板6的边缘均设置倒角。
[004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包括底座(1)、沿底座(1)左右平行对称设置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沿底座(1)前后平行对称设置的前挡板(4)和后背板(5),及设置在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和后背板(5)上方的盖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背板(5)以及盖板(6)均在一组对边处设置有L形榫槽(7),另一组对边作为榫卯接头(8)与L形榫槽(7)卡接;所述底座(1)上的L形榫槽(7)插接所述前挡板(4)和后背板(5)的榫卯接头(8),前挡板(4)和后背板(5)的L形榫槽(7)插接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榫卯接头(8),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L形榫槽(7)与所述盖板(6)和底座(1)的榫卯接头(8)插接,所述盖板(6)的L形榫槽(7)与前挡板(4)和后背板(5)的榫卯接头(8)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4)或后背板(5)与盖板(6)的L形榫槽(7)插接的榫卯接头(8)处设有凹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可拆装榫卯结构的凳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淑勤熊先青许振中孙庆伟倪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