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6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形式施工成本高、工艺复杂、适用范围有局限性的问题。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包括支护结构和冠梁,还包括若干根前后平行分布且斜向放置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的右上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左下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嵌于基坑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支墩,钢筋混凝土支墩的四周设置有第I换填层,支护结构与第I换填层之间设置有与第I换填层左右衔接的第II换填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降低了支护结构的施工难度,施工成本低,承载性能稳定,使得基坑施工全过程中均得到可靠支撑,具有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支撑技术,具体是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密集环境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越来越广泛,针对有些基坑悬臂支护结构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支护形式会考虑增加横向支撑、斜拉锚索或斜向支撑。其中,横向支撑是在基坑内每隔一段跨度设置对撑式钢管结构进行内支撑,以控制变形;斜向支撑是在基坑中斜向位置设置支撑体,支撑体的底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或注浆钢管固定。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基坑支护形式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横向支撑造价高,不利于土方外运及结构施工,造成工期长,不经济,而且跨度较大时变形较大,安拆难度大;二是斜拉锚索面临周边重要建筑物、地下管线、铁路时不能施工;三是斜向支撑施工时需用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注浆钢管,工艺复杂,造价高。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工艺简单,拆装方便,承载性能稳定,以克服现有横向支撑、斜拉锚索及斜向支撑的不足与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基坑支护形式施工成本高、工艺复杂、适用范围有局限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包括支护结构和冠梁,还包括若干根前后平行分布且斜向放置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的右上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左下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嵌于基坑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支墩,钢筋混凝土支墩的四周设置有第I换填层,支护结构与第I换填层之间设置有与第I换填层左右衔接的第II换填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墩包括位于底部的矩形防滑底座、一体设置于矩形防滑底座上侧的三角形支撑块和预埋于三角形支撑块右部且左高右低倾斜放置的第I预埋钢板,第I预埋钢板的右表面与支撑钢管的左下端焊接固定。
[0008]进一步地,矩形防滑底座的上部嵌于第I换填层;矩形防滑底座的下部嵌于位于第I换填层下方的基坑土体;所述三角形支撑块左表面的坡度小于其右表面的坡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冠梁的下部预埋有左高右低倾斜放置的第II预埋钢板,支撑钢管的右上端焊接于第II预埋钢板的左表面。
[0010]进一步地,第I换填层、第II换填层均是厚度为1m的级配砂石换填层;所述支撑钢管是由若干段通过法兰结构首尾连接的钢管组成的,且所述钢管的外径为609mm、壁厚为12mm。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能够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而且可适用于需要换
填坑底的基坑及周边有重要建筑物、地下管线、铁路时的基坑,适用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易于施工,安拆操作便捷,省去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注浆钢管的施工工序,降低了支护结构的施工难度,施工成本低,进一步的,承载性能稳定,使得基坑施工全过程中均得到可靠支撑,具有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中,1

支护结构,2

冠梁,3

支撑钢管,4

钢筋混凝土支墩,401

矩形防滑底座,402

三角形支撑块,403

第I预埋钢板,5

第I换填层,6

第II换填层,7

第II预埋钢板,8

预留土体,9

结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如附图1所示,包括支护结构1和冠梁2,还包括若干根前后平行分布且斜向放置的支撑钢管3,支撑钢管3的右上端与冠梁2固定连接、左下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嵌于基坑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支墩4,钢筋混凝土支墩4的四周设置有第I换填层5,支护结构1与第I换填层5之间设置有与第I换填层5左右衔接的第II换填层6。
[0017]本技术中冠梁2、支撑钢管3、钢筋混凝土支墩4能够形成钢管斜支撑,以抵抗挖除预留土体8、换填第II换填层6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微变形,保证基坑作业的顺利进行。钢管斜支撑安拆操作便捷,易于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与施工难度。同时本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支墩4的作业范围小,不会对周边重要建筑物、地下管线、铁路造成影响,适用性能大幅度提升。
[0018]作业时,在支护结构1与冠梁2施工完成后,如基坑设定深度为8m,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将基坑中部开挖至基础底(即直接开挖至基坑设定深度8m),在基坑的边部预留一定体积的预留土体8(即临近支护结构1部分的土体的高度高于基础底),以临时抵抗基坑支护的微变形。然后在基础底上开挖一定深度的支墩作业坑,并在支墩作业坑内进行钢筋混凝土支墩4的施工,钢筋混凝土支墩4施工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支墩4与冠梁2之间连接支撑钢管3,而后在钢筋混凝土支墩4的四周填充换填材料以形成第I换填层5,由此完成支撑钢管3的架设,在此过程中,由于开挖引起的基坑支护的微变形由预留土体8来抵抗,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当冠梁2、钢筋混凝土支墩4、支撑钢管3形成钢管斜支撑后,挖去预留土体8,直至土体高度与基础底高度齐平,然后分段进行第II换填层6的换填作业,以减小换填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变形量,预留土体8挖除、第II换填层6换填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微变形由钢管斜支撑来抵抗。换填完成后,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支撑钢管3的拆除时间。支撑钢管3拆除后,即可进行结构基础9的施工。本技术克服了现有基坑支护形式施工成本高、工艺复杂、适用范围有局限性的问题。
[0019]如附图2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支墩4包括位于底部的矩形防滑底座401、一体设置于矩形防滑底座401上侧的三角形支撑块402和预埋于三角形支撑块402右部且左高右低倾
斜放置的第I预埋钢板403,第I预埋钢板403的右表面与支撑钢管3的左下端焊接固定。
[0020]矩形防滑底座401的结构设计有效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支墩4与基坑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嵌于土体中,进而提升了防滑系数,使得本技术的支撑性能有效提升。三角形支撑块402、第I预埋钢板403的结构设计,降低了支撑钢管3安装时的操作难度,进而降低了本斜支撑的施工难度。
[0021]如附图1所示,矩形防滑底座401的上部嵌于第I换填层5;矩形防滑底座401的下部嵌于位于第I换填层5下方的基坑土体;所述三角形支撑块402左表面的坡度小于其右表面的坡度。
[0022]该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钢管斜支撑的支撑效果与防滑效果。
[0023]如附图1所示,所述冠梁2的下部预埋有左高右低倾斜放置的第II预埋钢板7,支撑钢管3的右上端焊接于第II预埋钢板7的左表面。
[0024]第I换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包括支护结构(1)和冠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根前后平行分布且斜向放置的支撑钢管(3),支撑钢管(3)的右上端与冠梁(2)固定连接、左下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嵌于基坑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支墩(4),钢筋混凝土支墩(4)的四周设置有第I换填层(5),支护结构(1)与第I换填层(5)之间设置有与第I换填层(5)左右衔接的第II换填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基坑支护微变形的钢管斜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墩(4)包括位于底部的矩形防滑底座(401)、一体设置于矩形防滑底座(401)上侧的三角形支撑块(402)和预埋于三角形支撑块(402)右部且左高右低倾斜放置的第I预埋钢板(403),第I预埋钢板(403)的右表面与支撑钢管(3)的左下端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淑瑛赵士栋张贵枝张伟贾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