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2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理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控制手柄、床头、带有床腿的床架、床尾、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位于该支撑板下方的翻身机构和坐起旋转机构,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背部支撑板包括左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包括左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包括左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包括左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小腿支撑板包括左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同时实现翻身、起坐旋转的功能。起坐旋转的功能。起坐旋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


[0001]本技术属于护理床
,尤其涉及一种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卧床的病人出现褥疮,促进背部血液循环,需要将卧床病人翻身;而且为了使得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加舒适,使患者脚部、头部血液回流,患者采用坐姿。目前使用的护理床存在以下缺陷:
[0003]其一,功能单一,为了促进背部血液循环,采用左右翻身的护理床,但该护理床患者不能实现坐起功能,即使可以坐起来,也只是在床上采用坐姿,腿部平伸在床上,不利于腿部血液的流通,造成腿部肿胀;为了促进腿部血液的回流,采用起坐旋转护理床,该床可以实现坐起旋转功能,使得患者坐起后旋转90度,腿部可以下垂,但该床不能实现翻身功能;其二,护理难度大;为了实现翻身和起坐旋转功能,只能使用两个不同功能的护理床,不但占用空间大,增加护理成本,从两个床上来回移动患者护理强度大;或者采用护理人员将患者从翻身护理床上扶起呈坐姿,不但护理难度大,患者还容易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护理、使用方便舒适、患者不容易翻滚的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控制手柄、床头、带有床腿的床架、床尾、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位于该支撑板下方的翻身机构和坐起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包括左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所述左背部支撑板和中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支撑板包括左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所述左腰部支撑板和中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臀部支撑板包括左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所述左臀部支撑板和中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包括左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所述左大腿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包括左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所述左小腿支撑板和中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转床板和翻转动力机构;在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中小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翻转床板上方;所述坐起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中腰部支撑板连接的转盘、与中背部支撑板连接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翻转床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转盘通过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的转动电机控制连接,
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0006]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0007]所述翻转床板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在所述床架偏离床架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销轴,所述外框架外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固定销轴插入所述第一销轴孔中,在所述外框架内侧面远离第一销轴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销轴,所述内框架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固定销轴插入所述第二销轴孔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销轴一侧的内框架下方的外框架内侧设置有内框架托板,在所述第二固定销轴一侧的外框架下方的床架内侧设置有外框架托板;在所述内框架下方设置有托杆,所述翻转动力机构包括与床架连接的支撑架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前端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托举杆,所述托举杆位于所述托杆下方;
[0008]在所述腰部支撑板两侧设置有挡架。
[0009]本技术所提供的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控制手柄、床头、带有床腿的床架、床尾、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位于该支撑板下方的翻身机构和坐起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包括左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所述左背部支撑板和中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支撑板包括左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所述左腰部支撑板和中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臀部支撑板包括左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所述左臀部支撑板和中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包括左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所述左大腿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包括左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所述左小腿支撑板和中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转床板和翻转动力机构;在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中小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翻转床板上方;所述坐起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中腰部支撑板连接的转盘、与中背部支撑板连接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翻转床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转盘通过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的转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在患者需要向左侧翻身时,位于翻转床板下方的翻转动力机构将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的顶起并向左侧倾斜,此时,位于患者左侧的左背部支撑板、左腰部支撑板、左臀部支撑板、左大腿支撑板、左小腿支撑板不发生转动,病人慢慢向左侧翻身;患者在向右侧翻身时情况与向左翻身相似;在患者打算坐起旋转时,首先将翻转床板和支撑板处于水平位置,第一电动伸缩杆将背部支撑板后部顶起,此时腰部支撑板保持水平,臀部支撑板靠近大腿支撑板一侧抬高,患者臀部后移至腰部支撑板上,大腿支撑板和臀部支撑板在回缩的同时抬高脱离翻转床板,转动转盘,背部支撑板变成了椅背,腰部支撑板和臀部支撑板变成椅面,大腿支撑板变成了竖向挡板,同时实现翻身、起坐旋转的功能,使用方便、患者更加舒
适;其二,由于所述翻转床板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在所述床架偏离床架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销轴,所述外框架外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固定销轴插入所述第一销轴孔中,在所述外框架内侧面远离第一销轴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销轴,所述内框架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固定销轴插入所述第二销轴孔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销轴一侧的内框架下方的外框架内侧设置有内框架托板,在所述第二固定销轴一侧的外框架下方的床架内侧设置有外框架托板;在所述内框架下方设置有托杆,所述翻转动力机构包括与床架连接的支撑架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前端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包括控制手柄、床头、带有床腿的床架、床尾、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支撑板、位于该支撑板下方的翻身机构和坐起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包括左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所述左背部支撑板和中背部支撑板、中背部支撑板和右背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腰部支撑板包括左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所述左腰部支撑板和中腰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和右腰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臀部支撑板包括左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所述左臀部支撑板和中臀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右臀部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包括左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所述左大腿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中大腿支撑板和右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包括左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所述左小腿支撑板和中小腿支撑板、中小腿支撑板和右小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板、中臀部支撑板和中大腿支撑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转床板和翻转动力机构;在所述中背部支撑板、中腰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开拓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