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09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外壳、气泵和第一气管;其中,外壳上设有工作面,工作面能与轴承滚子的滚道面匹配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气泵和所述密闭空腔,气泵为外壳的工作面贴合轴承滚子的滚道面提供作用力,通过气泵对密闭空腔的吸气与进气实现抓取和放下轴承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运轴承滚子,避免了人手与滚子的直接接触,规避了夹手和轴承滚子滑落砸伤滚道的风险,保证了轴承滚子的成品质量,提高了轴承滚子的转运效率。提高了轴承滚子的转运效率。提高了轴承滚子的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主轴承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滚子作为掘进机主轴承的滚动体,是主轴承关键零部件之一。在轴承运转中,滚子承受轴承的工作载荷,轴承的旋转精度、振动、噪声和灵活性与滚子的制造精度密切关联,是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滚子的加工对周围环境的灰尘、湿度和温度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人需佩戴橡胶手套才可成品滚子进行转运,以防止人手对滚子产生静电和对滚子滚动面可能造成的腐蚀。
[0003]目前,在新轴承的装配和旧轴承的拆卸检修时,常需通过人手佩戴橡胶手套小心谨慎地对滚子进行转运。因保持架兜孔空间狭窄和保持架支腿干涉,人手不易抓取滚子进行装卸,甚至存在着夹手的风险;另外,一套掘进机主轴承的滚子数量达几十至几百不等,大滚子的质量高达十几公斤,人手长期转运滚子因疲劳易出现疏忽,可能会造成滚子从人手滑落砸伤轴承滚道,从而影响轴承的运转性能。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适合掘进机主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来解决人手直接转运滚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外壳、气泵和第一气管;
[0007]其中,外壳上设有工作面,工作面能与轴承滚子的滚道面匹配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气泵和所述密闭空腔,气泵为外壳的工作面贴合轴承滚子的滚道面提供作用力。
[0008]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管和顶盖;
[0009]其中,外壳为具有容纳气泵的腔体且具有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顶盖可拆卸式设置在开口处且能密封所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二气管连通大气和所述气泵。
[001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上设有连通第一气管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气管插入或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腔体和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管插入或贯穿第二通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工作面与轴承滚子的滚道面相接触部位、所述第一气管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接触部位、第二气管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接触部位以及所述外壳与顶盖的相接触部位均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为密封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泵包括气泵主体、电线和气泵电源,其中,所述气泵主体和气泵
电源通过电线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泵还包括气泵充电件,所述气泵充电件的输出端与气泵电源连接,输入端设置在外壳表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气泵控制按键,所述气泵控制按键与所述气泵连接实现气泵的正转、反转和关闭。
[0015]优选的,所述气泵电源为锂电池。
[0016]优选的,所述工作面设有用于安装密封件的凹槽,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式设置在凹槽内。
[0017]优选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把手。
[0018]优选的,所述顶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上。
[001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转运装置避免了人与滚子的直接接触,防止人手对滚子产生静电和对滚子滚动面可能造成的腐蚀。
[0021]2、人手长期搬运滚子易出现疲劳和操作疏忽,转运装置规避了滚子从人手滑落砸伤轴承滚道影响轴承的运转性能的风险。
[0022]3、滚子抓取和装配时,保持架的狭窄兜孔空间和保持架的支腿不会对转运装置造成干涉,整个转运过程不会再出现难以抓取滚子的现象。
[0023]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操作简单高效,保证了滚子和滚道的成品质量,提高了滚子的转运效率。
[002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是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8]图3是转运装置抓取轴承滚子的示意图。
[0029]其中,1,外壳;1

1,第一密封圈;1

2,第二密封圈;1

3,第三密封圈;1

4,第四密封圈;1

5,工作面;2,气泵;2

1,气泵主体;2

2,电线;2

3,气泵电源;2

4,气泵充电件;3,第一气管;4,第二气管;5,顶盖;5

1,把手;6,气泵控制按键;7,轴承滚子;8,保持架;9,轴承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主要由外壳1、气泵2、第一气管3、第二气管4以及顶盖5组成。
[0032]具体的,其中,外壳1上设有工作面1

5,工作面1

5能与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匹配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第一气管3连通气泵2和所述密闭空腔,气泵2为外壳1的工作面1

5贴合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提供作用力。
[003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为具有容纳气泵2的腔体且具有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顶盖5可拆卸式设置在开口处且能密封所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二气管4连通大气和所述气泵2。
[0034]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1

5上设有连通第一气管3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气管3插入或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外壳1上设有连通腔体和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管4插入或贯穿第二通孔设置。
[0035]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密闭空腔和所述密闭空间的密封件,本实施例优选的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1

1、第二密封圈1

2、第三密封圈1

3和第四密封圈1

4。
[0036]具体的,所述工作面1

5与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相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密封圈1

1;所述第一气管3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接触部位设置第二密封圈1

2,上述密封圈在吸取轴承滚子7的时候能够保证工作面1

5和轴承滚子7滚道面形成的密闭空腔的密封性。
[0037]具体的,所述外壳1顶部和顶盖5的接触部位上设置第三密封圈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掘进机大型轴承滚子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气泵(2)和第一气管(3);其中,外壳(1)上设有工作面(1

5),工作面(1

5)能与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匹配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第一气管(3)连通气泵(2)和所述密闭空腔,气泵为外壳(1)的工作面(1

5)贴合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提供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管(4)和顶盖(5);其中,外壳(1)为具有容纳气泵(2)的腔体且具有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顶盖(5)可拆卸式设置在开口处且能密封所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二气管(4)连通大气和所述气泵(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1

5)上设有连通第一气管(3)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气管(3)插入或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外壳(1)上设有连通腔体和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管(4)插入或贯穿第二通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工作面(1

5)与轴承滚子(7)的滚道面相接触部位、所述第一气管(3)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接触部位、第二气管(4)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宝解金东麻成标许正根董明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