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086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有窗框与窗扇,执手连接有执手轮,执手轮连接有主齿板与副齿板,且主齿板与副齿板分别向上、下分别传动连接有传动条;电动系统中电机动作端连接至主齿板,从而带动副齿板;执手侧的上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另一侧的上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使用方便,保证质量与使用寿命的目的;还能达到确保物理性能指标并提高使用性能,可远程控制和雨感控制,提高家居生活质量的目的。提高家居生活质量的目的。提高家居生活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门窗
,具体属于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门窗原材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塑钢、隔热断桥铝、实木、铝塑复合、钢塑复合;成品门窗的的开启结构,大致分为如下三种:
[0003]第一种是THT结构,窗框四周设计为T型结构,窗扇设计为H型结构,然后在扇的上下两端安装滑轮,使窗扇左右滑动;
[0004]此结构设计因窗扇均在窗框H筋上滑动开启,就需要扇和框的搭接处有一定的缝隙来使窗扇滑动;这一结构就大大降低了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而型材隔热结构腔体设计,同样也因为窗扇两者之间交叉传递热量而降低隔热性能。
[0005]第二种是LTZ结构,窗框为L型、窗梃为T型、窗扇为Z型,其开启方式,可设计为内开、外开、内悬、外悬、中悬等。开启结构一般采用一侧为合页或是多联杆,另一侧安装执手锁,窗扇开锁侧围绕合页侧转动将窗扇打开,窗扇尺寸在600mm内,不能过宽;例如,内开扇容易干涉其它部位,占用室内空间,不小心时还会造成碰伤;外开扇长时间启闭窗扇会有五金件损坏,严重时可能出现窗扇坠落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在扇开启状态下,如遇大风天气,使窗扇加速摆动,同时可能会造成五金故障、损伤,甚至窗扇坠落。
[0006]第三种是漂移窗,运用平开结构将窗的上下两侧,安装了同窗框水平滑槽配合的90
°
拐角轴,开扇时用力向室内方向拉,使拐角轴旋转,从而扇和框分离,此时窗拐角轴上轴承在窗框水平槽内滑动开启,此结构设计要求:窗框型材同窗扇上下两端平行的两根型材为通长,才能使现窗扇滑动开启。这样窗型分格就受到较大限制,宽大明亮的风格根本无法实现。同窗扇两端平行的主材要求设计C型轨道,这样框和扇的搭接处是C型空心状态无法靠紧,所以此处密封性能较差,拐角轴的轴承是提前嵌入安装,一旦出质量问题更换轴承需要大拆才能解决,不易维护。
[000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门窗结构,在使用中还存在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以达到使用方便,保证质量与使用寿命的目的;还能达到确保物理性能指标并提高使用性能,可远程控制和雨感控制,提高家居生活质量的目的。
[0009]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包括有窗框与窗扇,其特征在于:
[0010]执手连接有执手轮,执手轮连接有主齿板与副齿板,且主齿板与副齿板分别向上、下分别传动连接有传动条;
[0011]电动系统中电机动作端连接至主齿板,从而带动副齿板;
[0012]执手侧的上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另一侧的上侧角
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
[0013]传动条连接有二联动,二联动深入到控侧角传器内,在控侧角传器空间内连接有控侧锁执,二联动连接有弹片绕过控侧角传器角部连接在控侧推移板上,控侧推移板同样处于控侧角传器中;控侧推移板的上侧连接弹片,下侧开设有Z型槽,控侧移拨插中的凸起配合在Z型槽内,且控侧移拨插的两端安装在控侧嵌滑槽中;控侧嵌滑槽安装在控侧角传器上;
[0014]控侧铰体固定安装在控侧角传器边侧;控侧移拨插通过控侧铰体之间间隙连接有控侧双齿键,控侧双齿键两侧分别齿配合连接在两控侧主铰杆的外齿上,控侧主铰杆的一侧通过铆轴安装在控侧铰体下侧,另一侧轴连接有控侧副铰杆,控侧副铰杆的另一侧轴连接在滑控台上,且两控侧副铰杆的端部通过外齿咬合连接,在滑控台的下侧,安装有滚轮,滚轮处于框中的滑道中;
[0015]控侧推移板连接有另一传动条,另一传动条连接至承侧推移板,承侧推移板连接有弹片,弹片绕过承侧角传器角部连接有承侧锁执;对应承侧锁执固定有锁点;承侧推移板下侧开设有Z型槽,承侧移拨插中的凸起配合在Z型槽内,且承侧移拨插的两端安装在承侧嵌滑槽中;承侧嵌滑槽安装在承侧角传器上;
[0016]承侧铰体固定安装在承侧角传器边侧,承侧移拨插通过承侧铰体之间间隙连接有承侧双齿键,承侧双齿键两侧分别连接在两承侧主铰杆的外齿上,承侧主铰杆的一侧通过铆轴安装在承侧铰体下侧,另一侧轴连接有承侧副铰杆,且两承侧副铰杆的端部通过外齿咬合连接,承侧副铰杆的另一侧轴连接在角固上;
[0017]所述的承侧角传器下侧开设有跑道,所述的承侧铰体上形成有凸起筋,凸起筋与承侧移拨插一平时,承侧角传器自凸起筋与承侧移拨插处通过;在承侧铰体中,开设有槽,槽中安装有铰杆插,铰杆插下侧连接有U型簧;且在铰杆插另一端设置有凸起轴,在承侧角传器中设置Z型长滑槽,凸起轴配合在Z型长滑槽中;铰杆插上侧接触往复杆,往复杆上侧接触承侧推移板;往复杆上形成有圆形凸起与弧形凸起,在承侧角传器中开设有对应的孔槽,圆形凸起与弧形凸起配合在对应的孔槽内;往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回止键,回止键上安装有回止簧;
[0018]电机另一动作端深入到控侧角传器中,连接有控侧同步轮;承侧角传器中同样安装有承侧同步轮,控侧同步轮与承侧同步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在承侧铰体中,还形成有排齿,排齿与同步带咬合;且在承侧铰体上,还连接有滚轮,托住扇形材,窗扇下部同滚轮吻合使之左右移动;
[0019]窗扇的上侧角传器中,同样设置有同步轮与同步带;在承侧同步轮中,连接有轴杆,轴杆连接至上侧的同步轮中。
[0020]优选地,所述的执手在连接时,通过执手套、锁转轴、轴承安装在锁底板上,且控制面板通过锁板丝连接在锁底板上。
[0021]优选地,所述的控侧角传器与承侧角传器结构分别呈对称的两部分,且设置有轴承安装腔。
[0022]优选地,两根控侧主铰杆结构对称,且齿部咬合;两根控侧副铰杆结构对称,且齿部咬合;两根承侧主铰杆结构对称,且齿部咬合;两根承侧副铰杆结构对称,且齿部咬合。
[0023]优选地,所述的框中,执手锁闭时所在侧的角部,安装有嵌垫。
[0024]优选地,所述的承侧角传器中,靠近承侧同步轮处,安装有角缓垫。
[0025]优选地,所述的角固外,固定有竖向角嵌与横向角嵌,且还固定有L型角衬。
[0026]优选地,所述的电机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中包括有声控、按键、APP三种开启功能。
[0027]优选地,所述的控制面板中,电路连接有雨感器、外视射像头和震感器。
[0028]优选地,所述的控侧主铰杆上开设有双层外齿,在两外齿中,上层外齿咬合有控侧双齿键,控侧双齿键上连接控侧移拨插;下层外齿相互咬合;承侧主铰杆、承侧双齿键与承侧移拨插配合结构与控侧主铰杆、控侧双齿键和控侧移拨插配合结构相同。
[0029]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的工作方法:
[0030]自关闭状态到择位状态:
[0031]关闭状态,转动执手,主齿板与副齿板向两侧推动,依次带动传动条、二联动、弹片、控侧推移板、另一传动条、承侧推移板、弹片,从而带动承侧锁执;所有锁执与锁点均解锁;
[0032]在控侧推移板动作的同时,控侧移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动控制平衡移动窗,包括有窗框与窗扇,其特征在于:执手连接有执手轮,执手轮连接有主齿板与副齿板,且主齿板与副齿板分别向上、下分别传动连接有传动条;电动系统中电机动作端连接至主齿板,从而带动副齿板;执手侧的上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另一侧的上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与下侧角部传动动作结构对称;传动条连接有二联动,二联动深入到控侧角传器内,在控侧角传器空间内连接有控侧锁执,二联动连接有弹片绕过控侧角传器角部连接在控侧推移板上,控侧推移板同样处于控侧角传器中;控侧推移板的上侧连接弹片,下侧开设有Z型槽,控侧移拨插中的凸起配合在Z型槽内,且控侧移拨插的两端安装在控侧嵌滑槽中;控侧嵌滑槽安装在控侧角传器上;控侧铰体固定安装在控侧角传器边侧;控侧移拨插通过控侧铰体之间间隙连接有控侧双齿键,控侧双齿键两侧分别齿配合连接在两控侧主铰杆的外齿上,控侧主铰杆的一侧通过铆轴安装在控侧铰体下侧,另一侧轴连接有控侧副铰杆,控侧副铰杆的另一侧轴连接在滑控台上,且两控侧副铰杆的端部通过外齿咬合连接,在滑控台的下侧,安装有滚轮,滚轮处于框中的滑道中;控侧推移板连接有另一传动条,另一传动条连接至承侧推移板,承侧推移板连接有弹片,弹片绕过承侧角传器角部连接有承侧锁执;对应承侧锁执固定有锁点;承侧推移板下侧开设有Z型槽,承侧移拨插中的凸起配合在Z型槽内,且承侧移拨插的两端安装在承侧嵌滑槽中;承侧嵌滑槽安装在承侧角传器上;承侧铰体固定安装在承侧角传器边侧,承侧移拨插通过承侧铰体之间间隙连接有承侧双齿键,承侧双齿键两侧分别连接在两承侧主铰杆的外齿上,承侧主铰杆的一侧通过铆轴安装在承侧铰体下侧,另一侧轴连接有承侧副铰杆,且两承侧副铰杆的端部通过外齿咬合连接,承侧副铰杆的另一侧轴连接在角固上;所述的承侧角传器下侧开设有跑道,所述的承侧铰体上形成有凸起筋,凸起筋与承侧移拨插一平时,承侧角传器自凸起筋与承侧移拨插处通过;在承侧铰体中,开设有槽,槽中安装有铰杆插,铰杆插下侧连接有U型簧;且在铰杆插另一端设置有凸起轴,在承侧角传器中设置Z型长滑槽,凸起轴配合在Z型长滑槽中;铰杆插上侧接触往复杆,往复杆上侧接触承侧推移板;往复杆上形成有圆形凸起与弧形凸起,在承侧角传器中开设有对应的孔槽,圆形凸起与弧形凸起配合在对应的孔槽内;往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回止键,回止键上安装有回止簧;电机另一动作端深入到控侧角传器中,连接有控侧同步轮;承侧角传器中同样安装有承侧同步轮,控侧同步轮与承侧同步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在承侧铰体中,还形成有排齿,排齿与同步带咬合;且在承侧铰体上,还连接有滚轮,托住扇形材,窗扇下部同滚轮吻合使之左右移动;窗扇的上侧角传器中,同样设置有同步轮与同步带;在承侧同步轮中,连接有轴杆,轴杆连接至上侧的同步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阳宾杜保腾杜阳继贾焕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