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081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包括除臭装置、提供高压除臭剂的供药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喷淋塔、一级除臭管、二级喷淋塔、二级除臭管,所述一级喷淋塔的输入口与废气源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的输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内设有除臭风机,所述一级除臭管内设有多个沿着其内壁螺旋排布的高压雾化喷嘴,且每个高压雾化喷嘴均沿所述一级除臭管的径向设置,所述供药装置通过高压传输管路与所述高压雾化喷嘴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安装方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适合应急安装使用及周转,同时其除臭效果好、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场、污水厂、中转站、养殖场、煤矿化工等水处理工艺中会产生含有硫化氢、氨气、臭气等的臭味废气,需对其进行除臭处理后(去除其中的有害气体)再排放至大气中。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为通过喷淋塔进行处理,但通过喷淋塔进行处理只能取出部分少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其中大部分有毒气体在其内部风机的吹脱作用下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其他除臭一些工艺,如:生物滤池法,其投资成本高且占地面积大;香型除臭剂法,其只掩盖而未真正去除有害气体;催化燃烧法,其投资成本高,且氮氧化物排放易超标,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活性炭吸附法,该方法去除污染物的浓度范围很有限,很难达到排放标准,且配件更换频次、成本高。
[0003]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成度高、除臭效果好、成本低的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包括除臭装置、提供高压除臭剂的供药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喷淋塔、一级除臭管、二级喷淋塔、二级除臭管,所述一级喷淋塔的输入口与废气源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的输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内设有除臭风机,所述一级除臭管内设有多个沿着其内壁螺旋排布的高压雾化喷嘴,且每个高压雾化喷嘴均沿所述一级除臭管的径向设置,所述供药装置通过高压传输管路与所述高压雾化喷嘴均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的输入口均位于底部,且输出口均位于顶部,所述一级除臭管呈Z字型,所述一级除臭管内的高压雾化喷嘴位于其底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二级除臭管呈Z字型,所述除臭风机位于所述二级除臭管的底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二级除臭管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垂直设置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多个与供药装置连通的高压雾化喷嘴。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除臭管的内径为0.6m,相邻高压雾化喷嘴沿一级除臭管的轴向间距为1m。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供药装置输出药剂的压力为4

8Mpa。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供药装置包括定比稀释器、自清洗过滤器、加压设备及储水箱,所述定比稀释器、自清洗过滤器、加压设备依次连接,且所述加压设备的输出口通过高压传输管路与所述高压雾化喷嘴连接,所述定比稀释器、自清洗过滤器均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自清洗过滤器与定比稀释器、
储水箱、加压设备均连通。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安装方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适合应急安装使用及周转,同时其除臭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除臭系统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除臭装置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供药装置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

除臭装置,
[0020]11

一级喷淋塔,12

一级除臭管,13

二级喷淋塔,14

二级除臭管,141

除臭风机,15

高压雾化喷嘴,16

排气管,
[0021]20

供药装置,
[0022]21

定比稀释器,22

自清洗过滤器,23

加压设备,24

储水箱,
[0023]30

高压传输管路,
[0024]40

自动配电电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
[0028]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包括除臭装置10、提供高压除臭剂的供药装置20,所述除臭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喷淋塔11、一级除臭管12、二级喷淋塔13、二级除臭管14,所述一级喷淋塔11的输入口与废气源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14的输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14内设有除臭风机141,所述一级除臭管12内设有多个沿着其内壁螺旋排布的高压雾化喷嘴15,且每个高压雾化喷嘴15均沿所述一级除臭管12的径向设置,所述供药装置20通过高压传输管路30与所述高压雾化喷嘴15均连接。
[0029]待处理废气通过一级喷淋塔11的输入口进入一级喷淋塔11,再依次经过一级除臭管12、二级喷淋塔13、二级除臭管14处理,并最终排出至外接大气中。其中,一级喷淋塔11、二级喷淋塔13结构类似,内部均为层级结构,具有循环水喷淋降解及填料层的吸附功能,且喷淋塔为本领域用于废气处理的常用装置,本申请采用现有常规设计,具体不再展开赘述。
[0030]所述除臭风机141为离心风机,其工作可使其前端的一级除臭管12及喷淋塔内形
成负压。除臭剂通过高压雾化喷嘴15雾化形成1~10um微细除臭微雾粒子,且高压雾化喷嘴15每秒能产生50亿个微雾粒子,同时因一级除臭管12内为负压环境,不管是废气还是微雾粒子都不会过快被排出,因此除臭微雾粒子与废气在一级除臭管12内能够更充分、更持久地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臭作用。如此,高压微雾除臭结合喷淋塔循环水喷淋降解及填料层的吸附功能,可对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有效降解及消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0031]其中,被雾化的除臭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表面多孔的颗粒,且微小的微雾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比表面能,具有穿透力强、运动能大、附着力强的特点,使被吸附和包围的异味分子的立体结构发生改变,所形成具有微米与纳米孔洞结构的细微除臭粒子,此结构可有效吸附污染物,配合除臭剂的作用,可快速有效将有机及无机污染物消除,将其中的恶臭粒子加以捕捉,促进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长期稳定除臭的目的。
[0032]此外,一级除臭管12内高压雾化喷嘴15螺旋设置,且均沿一级除臭管12径向设置,即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臭装置、提供高压除臭剂的供药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喷淋塔、一级除臭管、二级喷淋塔、二级除臭管,所述一级喷淋塔的输入口与废气源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的输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二级除臭管内设有除臭风机,所述一级除臭管内设有多个沿着其内壁螺旋排布的高压雾化喷嘴,且每个高压雾化喷嘴均沿所述一级除臭管的径向设置,所述供药装置通过高压传输管路与所述高压雾化喷嘴均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的输入口均位于底部,且输出口均位于顶部,所述一级除臭管呈Z字型,所述一级除臭管内的高压雾化喷嘴位于其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除臭管呈Z字型,所述除臭风机位于所述二级除臭管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式高压微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绪卫李飞林东永谢国宁卢鑫
申请(专利权)人:嘉戎盛美环境服务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