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72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5
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液泵及控制器;圆筒形壳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壳体腔室为储液腔,上层壳体内包括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储液缓存腔位于壳体中心;若干标本存放腔沿储液缓存腔圆周方向均布;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与储液腔之间通过排液孔连通;液泵设在储液缓存腔内,进液口与储液腔连通,排液口与储液缓存腔连通;储液缓存腔与所有的标本存放腔之间隔档壁板上设有通液孔,通液孔内设有常闭电磁阀;控制器嵌装在隔档壁板;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均配有盖板;储液腔内存有保水溶液;常闭电磁阀配有触控式开关;排液孔向下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常开电磁阀;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中均设有液位计。设有液位计。设有液位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病理取材时,首先需要将手术切下的肿物切成小块组织标本,然后将组织标本放入脱水盒中存放,之后将脱水盒放入盛放架内,当盛放架内放满脱水盒后,再将盛放架放入脱水机中进行后续处理。
[0003]但是,当最后一例手术标本取材完毕时,第一例手术标本应在通风的病理取材台上裸露数个小时了,导致第一例手术标本会不同程度的发生细胞脱水和自溶,这会严重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0004]再有,由于放满脱水盒的盛放架需要分批次放入脱水机中,而脱水机的容器仓内需要等到所有盛放架都放入后才会自动充入福尔马林溶液,那么先期放入的盛放架中的手术标本仍然处于裸露状态,也会造成手术标本不同程度的发生细胞脱水和自溶,进而影响到这些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0005]另外,向脱水机中分批放入盛放架时,由于每次放入过程都需要开启一次脱水机的舱盖,多次的舱盖开启会使脱水机容器仓内残留的福尔马林溶液过度挥发,从而会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能够在病理取材台上为手术标本提供保水环境,同时为盛放架提供固定场所,能够保证所有手术标本都保持初始的病理特征,避免手术标本在等待过程中发生细胞脱水和自溶,保证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液泵及控制器;所述壳体采用圆筒形结构,壳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壳体的腔室设为储液腔,上层壳体的腔室分为两类,包括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所述储液缓存腔数量为一个,储液缓存腔位于上层壳体的中心处;所述标本存放腔数量若干,若干标本存放腔沿储液缓存腔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与储液腔之间均通过排液孔相连通;所述液泵设置在储液缓存腔内,液泵的进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液泵的排液口与储液缓存腔相连通;所述储液缓存腔与所有的标本存放腔之间的隔档壁板上均开设有通液孔,在每个通液孔内均设置有常闭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嵌装在隔档壁板中,所述液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储液缓存腔上方配置有活动式盖板;在所述标本存放腔上方配置有翻盖式盖板;所述储液腔内存储有保水溶液。
[0008]每个所述常闭电磁阀均配置有一个触控式开关,触控式开关设置在常闭电磁阀正上方的隔档壁板顶部表面;所述常闭电磁阀和触控式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每个所述排液孔均竖直连接有一根排液管,排液管位于储液腔内,排液管的顶端管口设置有常开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所述液泵的进液口竖直连接有一根吸液管,吸液管位于储液腔内,吸液管的底端管口设置有过滤器。
[0011]在所述通液孔的进液端孔口正上方的隔档壁板侧表面设置有储液缓存腔液位计,在通液孔的出液端孔口正上方的隔档壁板侧表面设置有标本存放腔液位计,标本存放腔液位计与储液缓存腔液位计高度相同;所述储液缓存腔液位计和标本存放腔液位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能够在病理取材台上为手术标本提供保水环境,同时为盛放架提供固定场所,能够保证所有手术标本都保持初始的病理特征,避免手术标本在等待过程中发生细胞脱水和自溶,保证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6]图中,1—壳体,2—液泵,3—储液腔,4—储液缓存腔,5—标本存放腔,6—通液孔,7—常闭电磁阀,8—活动式盖板,9—翻盖式盖板,10—保水溶液,11—排液孔,12—触控式开关,13—排液管,14—常开电磁阀,15—吸液管,16—过滤器,17—储液缓存腔液位计,18—标本存放腔液位计,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液泵2及控制器19;所述壳体1采用圆筒形结构,壳体1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壳体1的腔室设为储液腔3,上层壳体1的腔室分为两类,包括储液缓存腔4和标本存放腔5;所述储液缓存腔4数量为一个,储液缓存腔4位于上层壳体1的中心处;所述标本存放腔5数量若干,若干标本存放腔5沿储液缓存腔4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储液缓存腔4和标本存放腔5与储液腔3之间均通过排液孔11相连通;所述液泵2设置在储液缓存腔4内,液泵2的进液口与储液腔3相连通,液泵2的排液口与储液缓存腔4相连通;所述储液缓存腔4与所有的标本存放腔5之间的隔档壁板上均开设有通液孔6,在每个通液孔6内均设置有常闭电磁阀7;所述控制器19嵌装在隔档壁板中,所述液泵2与控制器19电连接;在所述储液缓存腔4上方配置有活动式盖板8;在所述标本存放腔5上方配置有翻盖式盖板9;所述储液腔3内存储有保水溶液10。
[0019]每个所述常闭电磁阀7均配置有一个触控式开关12,触控式开关12设置在常闭电磁阀7正上方的隔档壁板顶部表面;所述常闭电磁阀7和触控式开关12与控制器19电连接。
[0020]每个所述排液孔11均竖直连接有一根排液管13,排液管13位于储液腔3内,排液管13的顶端管口设置有常开电磁阀14;所述常开电磁阀14与控制器19电连接。
[0021]所述液泵2的进液口竖直连接有一根吸液管15,吸液管15位于储液腔3内,吸液管15的底端管口设置有过滤器16。
[0022]在所述通液孔6的进液端孔口正上方的隔档壁板侧表面设置有储液缓存腔液位计17,在通液孔6的出液端孔口正上方的隔档壁板侧表面设置有标本存放腔液位计18,标本存放腔液位计18与储液缓存腔液位计17高度相同;所述储液缓存腔液位计17和标本存放腔液位计18与控制器19电连接。
[00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次使用过程:
[0024]在使用前,首先为控制器19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瞬间,控制器19会向常开电磁阀14发出闭阀指令,同时向液泵2发出启动指令,在液泵2的泵送作用下,储液腔3内的保水溶液10会逐渐泵入储液缓存腔4内,随着储液缓存腔4内的液面逐渐升高,当液面高度达到储液缓存腔液位计17时,液位高度信息会立即反馈回控制器19,控制器19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会向液泵2发出关机指令,此时本技术进入待机状态。
[0025]当第一例手术标本取材完毕后,先将标本放入脱水盒中存放,然后将脱水盒放入盛放架内,之后手动开启其中一个翻盖式盖板9,再将装有标本的盛放架放入标本存放腔5中,随后关闭翻盖式盖板9。
[0026]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触碰一下与该标本存放腔5对应的触控式开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液泵及控制器;所述壳体采用圆筒形结构,壳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壳体的腔室设为储液腔,上层壳体的腔室分为两类,包括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所述储液缓存腔数量为一个,储液缓存腔位于上层壳体的中心处;所述标本存放腔数量若干,若干标本存放腔沿储液缓存腔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储液缓存腔和标本存放腔与储液腔之间均通过排液孔相连通;所述液泵设置在储液缓存腔内,液泵的进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液泵的排液口与储液缓存腔相连通;所述储液缓存腔与所有的标本存放腔之间的隔档壁板上均开设有通液孔,在每个通液孔内均设置有常闭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嵌装在隔档壁板中,所述液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储液缓存腔上方配置有活动式盖板;在所述标本存放腔上方配置有翻盖式盖板;所述储液腔内存储有保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取材台用便携式标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赵静刘影蔡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