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14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6
该发明专利技术树木除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壳体的外侧,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外侧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下端和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采用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安装壳体和导风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风管的上端内部设有除雪机构。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振动机械对树木进行除雪时,上端积雪掉落至下部树枝上,使下部树枝在掉落的积雪和本身积雪的共同作用下被压断的问题,以及人工采用竹竿除雪效率低下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


[0001]该专利技术树木除雪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天下雪的季节,由于积雪有粘着性,积雪容易堆积在树上,当雪压超过树枝或树干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枝条折断或干折现象。所以为了降低积雪对树木造成的损害,日常的除雪方式主要是人工使用竹竿进行除雪,这种除雪方式不仅效率慢,还容易出现积雪掉落伤人的情况,当然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机械除雪方式的也大有人在,其中通过振动清除积雪的机械占据绝大部分。
[0003]如专利号为CN201611128808.3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除树枝积雪设备,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振动电机(2),振动电机(2)外设有多层卷绕装置(3),卷绕装置(3)上设有连接绳(4),连接绳(4)端部设有爬树装置(5);所述的卷绕装置(3)和爬树装置(5)连接有控制器(7),在本专利中,通过多个树连接振动除雪,虽然能提高除雪的效率,但是振动除雪的方式也会形成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振动的时候由于树木较高处摇晃的弧度较大,树木上端的积雪容易掉落至树木的下端树枝,而此时树木下端树枝的积雪还未脱落,极易出现树木下端树枝被掉落的积雪和原有的积雪压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振动机械对树木进行除雪时,上端积雪掉落至下部树枝上,使下部树枝在掉落的积雪和本身积雪的共同作用下被压断的问题,以及人工采用竹竿除雪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壳体的外侧,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外侧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下端和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采用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安装壳体和导风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风管的上端内部设有除雪机构;
[0007]所述除雪机构包括扇叶轮,第一连接轴、偏转板和第二连接轴,所述扇叶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固定于导风管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轴和偏转板的下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和导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扇叶轮的叶片和偏转板的下部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偏转板的两侧还对称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导风管和偏转板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和复位弹簧异面垂直。
[0008]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进行除雪的树木下方,将导风管上端的除雪机构与树枝相接触,及将偏转板和树枝相接触,然后控制系统打开空气压缩
机,压缩气体通过导风管排出,在导风管的上端,压缩气体推动扇叶轮旋转,使叶片和偏转板的下端接触,接触的同时会带动偏转板进行旋转,当偏转板旋转至一定角度时,脱离和叶片的接触,此时复位弹簧使偏转板复位,如此重复,即偏转板可对积雪树枝进行拍打,将树枝上的积雪抖落,同时导风管上端的压缩气体喷出,同样也能对树枝上的积雪进行吹扫清除。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壳体和导风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卡箍连接,至少2个所述卡箍球铰于安装壳体上,所述导风管的下部位于卡箍内,其有益之处在于,卡箍连接的方式简单,卡箍和安装壳体球铰使卡箍内的导风管可以进行角度旋转,使在不移动本装置的情况下,除雪机构的工作覆盖面积更广。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导风管至少由3段可伸缩的空心杆组成,其有益之处在于,由多根伸缩的空心杆组成,可以对导风管的长度进行控制,使其能适用高树木,也能在高度较低的树木上进行工作。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导风管的上端设有漏斗形的导风筒,所述除雪机构安装于导风筒的内部,其有益之处在于,这样可以减小多根空心杆的横截面积,使本装置更加的轻便。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导风筒的上端对称设有弧形缺口,对称设置的所述弧形缺口的外侧均设有L型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端固顶连接于弧形缺口的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偏转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L形连接板的另一端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弧形切口的设置可以使偏转板的旋转角度更大,使偏转板对积雪的拍打力度更强。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偏转板的上端设由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设有滑道,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对称设有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所述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的底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道内,对称设置的所述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与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分别设有左侧夹紧弹簧和右侧夹紧弹簧,所述左侧夹紧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左端板和左侧夹板上,所述右侧夹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右端板和右侧夹板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夹板的设置可以将较小的树枝进行夹持,通过偏转板的偏转,对树枝造成抖动,将树枝上的积雪清除,提高积雪的清除效率,通过夹紧弹簧、滑道和滑块的作用可以使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对树枝的大小适应范围更广。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的上端对称设有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所述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平行于第二连接轴的轴线设置,所述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倾斜固定连接于左侧夹板的上端和右侧夹板的上端,所述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的上端分别位于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的外侧,其有益之处在于,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上端形成的倾斜开口,可以对树枝的夹持起到导向作用,使树枝更容易进入到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的内部。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复位弹簧错位设置在偏转板的两侧,且偏转板的下部侧边线与扇叶轮旋转方向的切线成锐角,其有益之处在于,偏转板两侧的复位弹簧将偏转板的初始位置保持为倾斜的状态,复位弹簧给偏转板一个偏转力矩,使其复位的效果更好。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本装置的偏转板可以直接和待清除积雪的树枝或者是积雪直接接触,清除积雪的效果好,且通过和需要除雪的部位直接接触,可将清除积雪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指定积雪清除位置,可达到节能的目的。(2)通过偏转板作用于指定的积雪清除部位,只需要较小的拍打振动就能将树枝上的积雪进行清除,同时导风管内的压缩气
体还能直接对积雪进行吹扫清除,通过上述的两种方式进行积雪清除,可最大程度上的减小积雪清除时对树木或者树枝造成的损伤。(3)左侧夹板和右侧夹板还可以对较小的树枝进行夹持,通过偏转板的偏转带动树枝整体进行抖动,能极大提高积雪清除的效率。(4)将除雪机构设置在导风管的内部,使导风管和除雪装置整体的横截面积减小,降低了除雪机构与树枝发生干涉,造成除雪机构被卡在树枝上的风险。(5)本装置可从下至上对树枝进行除雪,优先对下部树枝进行除雪,可避免上部树枝积雪掉落,造成下部树枝被压断的情况,因此能将除雪时对树木的损害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积雪清除装置的正视图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筒及除雪机构的剖视图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壳体的外侧,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侧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下端和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采用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安装壳体和导风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风管的上端内部设有除雪机构;所述除雪机构包括扇叶轮,第一连接轴、偏转板和第二连接轴,所述扇叶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固定于导风管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轴和偏转板的下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和导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扇叶轮的叶片和偏转板的下部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偏转板的两侧还对称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导风管和偏转板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和复位弹簧异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和导风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卡箍连接,至少2个所述卡箍球铰于安装壳体上,所述导风管的下部位于卡箍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至少由3段可伸缩的空心杆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树木积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上端设有漏斗形的导风筒,所述除雪机构安装于导风筒的内部。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民李强翟彦春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