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006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包括预制剪刀梯,将所述预制剪刀梯置于预留楼梯井内安装固定;所述预留楼梯井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个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两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剪刀梯的安装便利。安装便利。安装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梯建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建筑中,虽然出行都使用电梯,但为了消防安全,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还要求为两部独立的楼梯。现有技术中,剪刀式楼梯的安装通常是在现场进行组装后再安装在楼梯井中,这样的安装方式成本高,并且成品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实现剪刀梯的便利安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包括预制剪刀梯,将所述预制剪刀梯置于预留楼梯井内安装固定;所述预留楼梯井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个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两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
[000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剪刀梯包括剪刀梯组件;所述剪刀梯组件包括防火墙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防火墙两侧的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沿垂直于所述防火墙所在平面方向在所述防火墙上的投影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休息平台具体为所述防火墙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高端平台及低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与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分别连接所述高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与所述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分别连接所述低端平台;所述剪刀梯组件上下两两相拼;上一组剪刀梯组件的高端平台即为下一组剪刀梯组件的低端平台。
[0006]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高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高端平台及第二侧高端平台;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所述低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低端平台及第二侧低端平台;所述第一侧低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所述第二侧低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
[0007]所述第一低端及第二低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上,使得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直接成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末端阶梯的下一阶梯。
[0008]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与第二侧低端平台均设置有一搭接槽,分别用于搭接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及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所述搭接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其中一个阶梯的厚度的两倍;使得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搭接在所述搭接槽上时,搭接槽的上端自动形成一个阶梯;所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上均设
置有连接孔,所述搭接槽内设置有连接配合孔,通过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及连接配合孔实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与搭接槽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装孔。
[0009]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的两侧侧边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形成翻边。
[0010]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长度方向即为所述阶梯的宽度方向。
[0011]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上下之间的防火墙通过墙体连接件连接;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火墙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防火墙与防火墙之间的缝隙后,所述第三连接部到达所述防火墙之间的缝隙中,转动所述第三连接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并分别与墙体的两侧面紧密贴合;所述防火墙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的侧部固定连接。
[001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防火墙的墙面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分别随着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转动部的转动与所述限位孔配合限位;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件的末端分别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限位角度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形成所述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
[0013]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沿其长度方向均分为第一侧楼梯与第二侧楼梯;所述第一侧楼梯与第二侧楼梯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的制作方法,采用了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将预留剪刀梯放置于预留楼梯井内。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像预留电梯井一样预留楼梯井,剪刀梯组件在工厂中提前产品化制作后安装在楼梯井中。利用预应力钢筋来制作预制剪刀梯,提高预制剪刀梯的刚度。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剪刀梯组件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并且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降低整体成本,提高建筑品质。通过将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直接搭接在高端平台及低端平台上使高端平台及低端平台直接成为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末端的下一阶梯,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省去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与休息平台之间的衔接材料,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一个高端平台即为一个楼梯的高端连接也为下一个楼梯的底端连接,并且由防火墙分隔使得防火墙一侧的第一楼梯连接防火墙另一侧的第二楼梯,再连接防火墙一侧的下下个第一楼梯,由此形成两部相互独立的楼梯。将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一分为二是为了减轻预制剪刀梯的重量,便于安装。
[0017]通过在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的两侧设置翻边,在楼梯的后续日常养护中可有效保护楼梯侧边的防火墙,防止清洗楼梯时的污水冲刷防火墙,还可以防止楼梯的日常使用中防火墙被撞击。
[0018]通过在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上设置镂空槽,可有效减轻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重量。同样为了方便运输减轻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重量,在制作预制剪刀梯时,将第一楼梯
及第二楼梯均分为第一侧楼梯及第二侧楼梯,在运输过程中可有效减轻重量方便运输,第一侧楼梯与第二侧楼梯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固定。
[0019]墙体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用于与防火墙固定,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由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处于同一水平,所以可以先通过将第一连接部由防火墙之间的缝隙穿过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处于防火墙的两侧,再通过转动位于防火墙之间缝隙之中的第三连接部,使得本来与缝隙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称与防火墙的两侧墙面相互抵接的角度。并且由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是相互平行的,可以使得两个防火墙之间准确地连接,避免墙体之间的倾斜错位。通过“一插一转”的动作即可使两个墙体之间精准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通过设置限位孔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实现墙体连接件与上下防火墙的限位固定,从而实现上下防火墙之间的连接,增强牢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剪刀梯,将所述预制剪刀梯置于预留楼梯井内安装固定;所述预留楼梯井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个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两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刀梯包括剪刀梯组件;所述剪刀梯组件包括防火墙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防火墙两侧的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沿垂直于所述防火墙所在平面方向在所述防火墙上的投影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休息平台具体为所述防火墙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高端平台及低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与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分别连接所述高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与所述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分别连接所述低端平台;所述剪刀梯组件上下两两相拼;上一组剪刀梯组件的高端平台即为下一组剪刀梯组件的低端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高端平台及第二侧高端平台;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所述低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低端平台及第二侧低端平台;所述第一侧低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所述第二侧低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所述第一低端及第二低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上,使得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直接成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末端阶梯的下一阶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与第二侧低端平台均设置有一搭接槽,分别用于搭接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及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所述搭接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其中一个阶梯的厚度的两倍;使得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搭接在所述搭接槽上时,搭接槽的上端自动形成一个阶梯;所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搭接槽内设置有连接配合孔,通过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迪杨志远方磊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千构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