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999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包括通讯连接的控制端和可移动机器人,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通讯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包括有处理器、电源和移动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运载有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与可移动机器人可拆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端根据病房要求绘制行进路线,并可移动机器人发送行进路线,所述处理器根据行进路线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移动机器人,能够将检查设备这类的重物直接交于可移动机器人进行搬运,进而无需护理人员的搬运,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前往各类检查室,极大的缩短了检查的等待时间,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和运动量,医生的现场检查,加快诊断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0003]由于心内科的病人,病情复杂,诊查时需要仪器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心内科检测设备一般是固定的,需要病人前往检查室进行检查,十分不便;还有的设备是直接通过护理人员直接搬过来进行检测,比较浪费体力,再对下一位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继续搬运,移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行移动的预定位置的心内科检查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包括控制端和可移动机器人,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通讯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包括有处理器、第二通讯组件、电源和移动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运载有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与可移动机器人可拆卸电性连接;
[0007]所述控制端根据病房要求绘制行进路线,并通过第一通讯组件向第二通讯组件发送行进路线,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移动机器人,能够将检查设备这类的重物直接交于可移动机器人进行搬运,进而无需护理人员的搬运,解放劳动力,同时也方便病人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前往各类检查室,极大的缩短了检查的等待时间,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和运动量,同时也方便医生现场检查,加快诊断过程,能够减少传统检查的流程,即检查室出一份报告,再发送给医生,病人再等待报告出来后才能去医生面诊,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本申请能够减少病人、医生在时间上的浪费,降低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工作量,无需病人自行前往检查室检查,极大的降低了各类风险。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心内科检查系统的示意图。
[0010]标号说明:1、控制端;2、可移动机器人;3、云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以说明。
[0012]请参照图1,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包括控制端1和可移动机器人2,所述控制端1包括第一通讯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包括有处理器、第二通讯组件、电源和移动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运载有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与可移动机器人2可拆卸电性连接;
[0013]所述控制端1根据病房要求绘制行进路线,并通过第一通讯组件向第二通讯组件发送行进路线,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
[0014]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可移动机器人2,能够将检查设备这类的重物直接交于可移动机器人2进行搬运,进而无需护理人员的搬运,解放劳动力,同时也方便病人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前往各类检查室,极大的缩短了检查的等待时间,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和运动量,同时也方便医生现场检查,加快诊断过程,能够减少传统检查的流程,即检查室出一份报告,再发送给医生,病人再等待报告出来后才能去医生面诊,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本申请能够减少病人、医生在时间上的浪费,降低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工作量,无需病人自行前往检查室检查,极大的降低了各类风险。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还包括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预设有三维地图;
[0016]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结合三维地图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
[0017]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运动时根据扫描雷达进行实施规避以及路线矫正。
[0018]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三维地图的设置,由于医院内的流动性极大,且空间较为狭小,能够通过雷达进行全程扫描,避免可移动机器人2所负载的检测设备发生磕碰,也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保证安全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还包括测距仪和摄像头;
[0020]所述控制端1还可以向可移动机器人2发送跟随信息,所述跟随信息包括被跟随人员的面部信息,所述处理器通过摄像头识别被跟随人员,获取被跟随人员信息后,处理器通过测距仪反馈信号实现对被跟随人员的跟随。
[002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测距仪和摄像头,能够使得移动机器人在医生查房时进行配合使用。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器,所述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器,在控制端1的医生可以进行远程诊断。
[0024]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电子标签,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还包括感应电子标签的感应器;
[0025]所述控制端1根据设置完成的电子标签绘制行进路线,两个所述电子标签之间路程为子路程;
[0026]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根据感应器感应电子标签按照子路程沿行进路线前进。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行径路线划分为多个的子路线,能够方便机器人进行识别路线,避免路线过于复杂而导致负载过大,提升机器人的处理效率。
[0028]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云端3,所述云端3包括有病理库和病人的信息库;
[0029]所述检查设备检查前获取的病人信息与病人的信息库内的信息进行校对,校对合格,则控制器允许检查设备开设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发送至病理库和病人的信息库;若校对不合格,则控制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向控制端1发送请求人工确认信息。
[0030]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云端3的设置,能够病人信息的统一管理,同时避免人为错误的发生。
[0031]进一步的,所述云端3还包括行为数据库,所述控制端1和可移动机器人2所发出的所有信息以及可移动机器人2的动作信息上传至行为数据库中备份。
[0032]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行为数据库,对控制端1以及可移动机器人2进行记录,方便在发生医疗争端时作为证据使用,保护医生以及病人。
[0033]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机器人2还包括有升降台,所述检查设备设置在升降台上。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升降台的设置,能够适应不同的病人,方便检查。
[003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端1为手机。
[0036]实施例一
[0037]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包括控制端和可移动机器人,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通讯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包括有处理器、第二通讯组件、电源和移动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运载有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与可移动机器人可拆卸电性连接;
[0038]所述控制端根据病房要求绘制行进路线,并通过第一通讯组件向第二通讯组件发送行进路线,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
[0039]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和可移动机器人,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通讯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包括有处理器、第二通讯组件、电源和移动组件;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运载有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与可移动机器人可拆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端根据病房要求绘制行进路线,并通过第一通讯组件向第二通讯组件发送行进路线,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还包括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预设有三维地图;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通讯组件接收行进路线,并根据行进路线结合三维地图控制移动组件的运动;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运动时根据扫描雷达进行实施规避以及路线矫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还包括测距仪和摄像头;所述控制端还可以向可移动机器人发送跟随信息,所述跟随信息包括被跟随人员的面部信息,所述处理器通过摄像头识别被跟随人员,获取被跟随人员信息后,处理器通过测距仪反馈信号实现对被跟随人员的跟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内科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机器人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