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97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该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维修盖,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一端连通有吸泥管,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解决了现有的部分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在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时,过滤网内部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在对过滤网进行处理时,较为不便,过程较为繁琐,同时长时间使用污水处理泵站,泵站内部的污泥会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泵站内部的水泵出现损坏,同时降低泵站的使用寿命,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处理的问题。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处理的问题。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泵站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目前,部分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在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时,过滤网内部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在对过滤网进行处理时,较为不便,过程较为繁琐,同时长时间使用污水处理泵站,泵站内部的污泥会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泵站内部的水泵出现损坏,同时降低泵站的使用寿命,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处理。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于工作人员对过滤板进行拆装和清洁,同时可以防止污泥聚泥在泵站的底部,影响泵站正常使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维修盖,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一端连通有吸泥管,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聚泥组件,所述吸泥泵远离吸泥管的一端连通有出泥管。
[0007]为了达到对输送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侧箱、第一过滤板、移动板和抵板,所述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箱,所述侧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侧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板。
[0008]为了达到使得第一过滤板可以被紧紧固定住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侧箱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空槽的一端与移动板焊接,所述侧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
[0009]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拆装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侧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框,所述底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侧箱内腔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侧箱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口。
[0010]为了达到对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污水内部的污泥进行聚集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聚泥组件包括聚泥筒、第一电机、转动辊、斜板和聚泥罩,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泥筒,所述聚泥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聚泥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聚泥筒的底部连通有聚泥罩。
[0011]为了达到对去除大部分污泥的污水进行抽取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箱,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聚泥筒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
[0012]为了达到对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污水进行再次过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聚泥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聚泥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0013]为了达到便于对第二过滤板进行拆装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聚泥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卡杆。
[0014]为了达到防止聚泥筒内部污水泄露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0015]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筒体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维修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通过设置过滤组件,污水进入侧箱内部后,被第一过滤板进行过滤,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污水通过连通口进入筒体内部,进而进行后续的作业,在第一过滤板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可能会被杂物堵塞,在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检修或者清洁时,首先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在移动板运动的同时带动压板运动,进而使得抵板脱离第一过滤板的两侧,然后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压板运动,进而将第一过滤板弹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检修和更换,通过设置聚泥组件,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污水通过连通口进入聚泥筒的内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进而使得污水在聚泥筒的内部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污水内部的污泥被聚集在聚泥筒的底部,在斜板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泥进入聚泥罩的内部,启动吸泥泵,进而可以将聚集的污泥抽出进行排放,进而可以防止污泥聚集在聚泥筒的底部,影响泵站的正常使用,解决了部分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在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时,过滤网内部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在对过滤网进行处理时,较为不便,过程较为繁琐,同时长时间使用污水处理泵站,泵站内部的污泥会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泵站内部的水泵出现损坏,同时降低泵站的使用寿命,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2所示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第二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筒体;2、维修盖;3、吸泥泵;4、吸泥管;5、过滤组件;51、侧箱;52、第一过滤板;53、移动板;54、抵板;6、聚泥组件;61、聚泥筒;62、第一电机;63、转动辊;64、斜板;65、聚泥罩;7、出泥管;8、空槽;9、第一弹簧;10、隔板;11、底框;12、压板;13、第二弹簧;14、连通口;15、防护箱;16、水泵;17、出水管;18、第二过滤板;19、固定框;20、空腔;21、气缸;22、卡杆;23、卡槽;24、转动孔;25、密封圈;26、第二电机;27、螺杆;28、移动块;29、维修板;30、连接管;3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维修盖(2),所述筒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泥泵(3),所述吸泥泵(3)的一端连通有吸泥管(4),所述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5),所述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底部设置有聚泥组件(6),所述吸泥泵(3)远离吸泥管(4)的一端连通有出泥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侧箱(51)、第一过滤板(52)、移动板(53)和抵板(54),所述筒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箱(51),所述侧箱(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52),所述侧箱(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3),所述移动板(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板(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51)的内部开设有空槽(8),所述空槽(8)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远离空槽(8)的一端与移动板(53)焊接,所述侧箱(5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5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框(11),所述底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12),所述侧箱(51)内腔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侧箱(5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口(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泥组件(6)包括聚泥筒(61)、第一电机(62)、转动辊(63)、斜板(64)和聚泥罩(65),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晨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