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8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机构包括本体,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靠近本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粉碎格栅上部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固定于本体的内壁上,缓冲板与本体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缓冲板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上,本体靠近进水口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本体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蓄泥槽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蓄泥槽底面设置有抽泥管,抽泥管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离心泵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的中部,离心泵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出泥管另一端穿过工作台连接于储泥池内,储泥池设置于地面上,本体远离清淤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端设置有第二滤网。端设置有第二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N202020266924.7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泵站本体,一体化泵站本体底部的一侧设有储泥槽,储泥槽的顶部设有过滤网,储泥槽的底部连通有抽泥管,抽泥管与离心泵相连通,离心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泥管,一体化泵站本体底部的另一侧设有自动清淤机构,一体化泵站本体的一侧壁设有进水口,一体化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污水泵,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连通,出水口安装于一体化泵站本体的一侧壁”;
[0003]虽然,本技术解决了过滤网被较大杂质堵塞时,工作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以及过滤网面积较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单人操作不便的问题,但是泵站工作时,污水中含有的淤泥颗粒,还是会随污水泵的吸力进入其内部,从而造成部件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本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所述粉碎格栅上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缓冲板与本体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所述缓冲板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上,所述本体靠近进水口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所述本体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所述蓄泥槽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蓄泥槽底面设置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的中部,所述离心泵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另一端穿过工作台连接于储泥池内,所述储泥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本体远离清淤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污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另一端延伸至本体远离进水口一侧的外壁。
[0006]优选地,为了避免污水泵堵塞,所述污水泵与蓄泥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本体的底面上,所述隔板两端分别与本体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为了方便清理,所述隔板底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内设置有活塞。
[0008]优选的,为了避免污水泵堵塞,所述隔板顶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顶端倾斜向进水口。
[0009]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因长期浸泡被腐蚀,所述工作台靠近蓄泥槽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
[0010]优选的,为了方便收回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工作台顶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爬梯顶端的中部。
[0011]优选的,所述清淤机构包括设置于本体外壁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执行轴末端设
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本体内,且另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底端设置有毛刷。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滤网过滤水中淤泥颗粒,同时通过隔板挡住沉积的淤泥,避免因淤泥沉积导致污水泵无法工作,而导流板则使污水在本体内形成水流的回旋,避免污泥颗粒和较大杂质被污水泵吸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3为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收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 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2,进水口2靠近本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3,粉碎格栅3 上部设置有缓冲板4,缓冲板4固定于本体1的内壁上,缓冲板4与本体1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缓冲板4上方设置有工作台5,工作台5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上,本体1 靠近进水口2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6,本体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7,蓄泥槽7 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1,蓄泥槽7底面设置有抽泥管72,抽泥管72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8,离心泵8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的中部,离心泵8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81,出泥管81另一端穿过工作台5连接于储泥池82内,储泥池82设置于地面上,本体1远离清淤机构6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9,污水泵9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91,污水泵9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92,排污管92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外壁。
[0018]进一步的,如图1

2所示,污水泵9与蓄泥槽7之间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设置于本体1的底面上,隔板10两端分别与本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的,如图1

2所示,隔板10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01,排污口101内设置有活塞 102。
[002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隔板10顶端设置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顶端倾斜向进水口 2。
[0021]进一步的,如图1

2所示,工作台5靠近蓄泥槽7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爬梯12,第一爬梯12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13。
[0022]进一步的,如图1

3所示,工作台5顶面设置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上设置有拉绳 15,拉绳15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爬梯13顶端的中部。
[002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清淤机构6包括设置于本体1外壁的液压泵61,液压泵61 执行轴末端设置有推杆62,推杆62延伸至本体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刮板63,刮板63 底端设置有毛刷。
[0024]工作原理:污水油进水口2排入,粉碎格栅3对污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粉碎,缓冲板4使得过滤后的水流速度得到减缓,同时向下流入本体1底部,污水中的较小颗粒经过第一
过滤网71时落入蓄泥槽7内,而较大颗粒则留在第一过滤网上方,污水流至隔板10 处时,隔板10为水流提供了第二次缓冲,同时隔板10将沉积的淤泥及较大杂质与污水泵9分离,由于隔板的阻挡污水会向上蔓延,直至蔓延至导流板11,导流板11提供第三次缓冲,同时导流板11为水流提供导向,使水流形成回旋,水流的回旋使得大多数较小颗粒在此处停留,当污水蔓过导流板11顶端时,污水蔓延至污水泵9,污水泵9将污水抽出,并通过排污管92排出,而第二滤网91则进一步对污水过滤,避免污水泵的部件磨损,当本体1内的污泥需要处理时,启动离心泵8,离心泵8通过抽泥管将蓄泥槽7中的淤泥颗粒抽出,并通过出泥管81排入储泥池82内,而本体1内边缘处的淤泥则通过液压泵61 驱动推杆62,推杆62推动刮板63推至第一过滤网71上方,并通过离心泵抽出,同时刮板63底端的毛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靠近本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3),所述粉碎格栅(3)上部设置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固定于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缓冲板(4)与本体(1)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所述缓冲板(4)上方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上,所述本体(1)靠近进水口(2)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6),所述本体(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7),所述蓄泥槽(7)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1),所述蓄泥槽(7)底面设置有抽泥管(72),所述抽泥管(72)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8),所述离心泵(8)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的中部,所述离心泵(8)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81),所述出泥管(81)另一端穿过工作台(5)连接于储泥池(82)内,所述储泥池(82)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本体(1)远离清淤机构(6)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9),所述污水泵(9)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91),所述污水泵(9)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92),所述排污管(92)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宏斌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旺源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