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存储器、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存储器、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热解,通常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过程,是生物质能的一种重要利用形式。
[0003]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生物质原料在缺氧的条件下,被快速加热到较高反应温度,从而引发了大分子的分解,产生了小分子气体和可凝性挥发分以及少量焦炭产物。
[0004]微波加热是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常见加热方式,相对于其他热解方式,具有加热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热解温度适中等特点,因此在化工应用领域具有研发前景。
[0005]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6]在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实现生物质快速热解的过程中,由于生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的介电常数和吸波性能不同,容易出现热点效应,即局部飞温,进而导致温度场失控。
[0007]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1、根据连续进料的微波反应器建模,生成所述微波反应器的三维电磁场模型并进行网格化;S12、在所述三维电磁场模型中确定出所述微波反应器内腔的热解碳化段;所述热解碳化段为生物质开始产生碳化到碳化完成的区域;S13、将所述热解碳化段划分为预设个数的温控区,并分别设定各温控区的目标温度区间;S14、获取所述三维电磁场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所述微波反应器中各可控微波源的当前微波功率,以及,获取所述生物质的物性参数和物料进料速率;S15、以预设的时间步长为周期,根据所述输入参数计算获得所述三维电磁场模型的模拟结果;所述模拟结果包括一个时间步长后各所述温控区的温度预测值;S16、根据所述温控区的温度预测值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判断各所述温控区是否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如果当前温控区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根据预设规则调节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的可控微波源的微波功率,将可控微波源的调节后的微波功率作为当前微波功率并返回步骤S15;如果当前温控区不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判断下一温控区是否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顺序包括:进料方向的反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预设顺序依次判断完各所述温控区是否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后,返回步骤S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微波热解的防热点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控区的温度预测值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判断各所述温控区是否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如果当前温控区包括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根据预设规则调节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网格单元的可控微波源的微波功率,包括:S21、根据所述三维电磁场模型获取生物质进入所述温控区时的首个时间步长时各可控微波源的当前微波功率;S22、遍历所述温控区中网格单元的最大温度点,如果所述最大温度点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将所述最大温度点对应的网格单元标识和温度数据存入数据集合Col1中;S23、遍历所述温控区中网格单元的最小温度点,如果所述最小温度点超出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将所述最小温度点对应的网格单元标识和温度数据存入数据集合Col2中;S24、对于当前存入所述数据集合Col1中的网格单元,根据电场强度的麦克斯韦方程,求解所述网格单元内生物质在所述温控区在剩余停留时间内的最大温度不超过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的可控电场强度分量范围E
x
‑
j
,E
y
‑
j
,E
z
‑
j
;对于当前存入所述数据集合Col2中的网格单元,根据电场强度的麦克斯韦方程,求解所述网格单元内生物质在所述温控区在剩余停留时间内的最小温度不低于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的可控电场强度分量范围E
x
‑
i
,E
y
‑
i
,E
z
‑
i
;
S25、得到所述集合Col1和Col2中所有网格单元的可控电场强度分量范围后,将所述温控区所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斯侃,宋永一,王鑫,张彪,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