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90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物理上行资源进行CSI上报。该方法包括:在物理上行资源不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按照预设优先级规则从K个复系数中选择B个复系数并进行反馈,K为终端设备被允许反馈的复系数个数,预设优先级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的索引值、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在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索引值、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在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被允许选择的多个复系数中的索引值,S为终端设备反馈CSI时被允许选择的参考信号端口数,K、B、S均为正整数。S均为正整数。S均为正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技术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预编码技术减小多用户之间的干扰以及同一用户的多个信号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信号质量,实现空分复用,提高频谱利用率。
[0003]终端设备例如可以通过信道测量等方式确定与下行信道相适配的预编码向量,并希望通过反馈,使得网络设备获得与终端设备所确定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或相近的预编码向量。在一些通信技术中,如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技术,上、下行信道之间具有部分的互易性。网络设备可以利用对上行信道的估计获得下行信道的互易信息,例如时延、角度等。网络设备可以基于时延和角度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后再发送,以减小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
[0004]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能未被分配足够的上行资源来上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物理上行资源来进行CSI上报,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复杂度,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以期利用有限的物理上行资源进行CSI上报。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部件(如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0007]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基于接收到的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该预编码参考信号与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个复系数,该B个复系数是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从K个复系数中确定的,该K个复系数是从复系数集合中确定的,该复系数集合包括在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确定的与该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T
p
个复系数,p=0,1,

,P

1,该K个复系数与该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该预设优先级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的索引值、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在该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索引值、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在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被允许选择的多个复系数中的索引值;其中,P、B、K、S、Z和T
p
均为正整数,B≤K,S≤P;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000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网络设备中的部件(如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0009]具体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基于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该预编码参考信号与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个复系数,该B个复系数是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从K个复系数中确定的,该K个复系数是从复系数集合中确
定的,该复系数集合包括在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确定的与该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T
p
个复系数,p=0,1,

,P

1,该K个复系数与该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该预设优先级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的索引值、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在该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索引值、该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在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被允许选择的多个复系数中的索引值;其中,P、B、K、S、Z和T
p
均为正整数,B≤K,S≤P;基于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若终端设备上报资源受限,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预设优先级规则对计算得到的复系数进行上报。与已知的技术CSI第二部分上报量的优先级的方法相比,在网络设备将根据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得到的角度时延对或角度时延对包括的角度向量加载到下行参考信号端口的情况下,基于上述预设优先级规则对复系数进行上报不会存在计算冗余,从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复杂性。
[0011]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k)=f1(k),k=0,1,...,K

1,pri(k)表示该K个复系数中的第k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1(k)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确定的该第k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1(k)∈{0,1,...,K

1}。
[0012]作为一个示例,f1(k)可以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的幅值降序确定的该第k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1(k)越小,该第k个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或者,f1(k)可以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的幅值升序确定的该第k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1(k)越大,该第k个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
[0013]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s)=f2(s),s=0,1,...,S

1,pri(s)表示与该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的优先级,f2(s)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确定的该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的索引值,f2(s)∈{0,1,...,S

1}。
[0014]可以理解,在该实现方式中,若K个复系数中与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为多个,则该多个复系数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0015]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0=T1=

=T
P
‑1=T≥2,该K个复系数是根据该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的该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每个参考信号端口所对应的U个复系数确定的,该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s,u
s
)=S
·
f3(u
s
)+f2(s),s=0,1,...,S

1,u
s
=0,1,...,U

1,pri(s,u
s
)表示对应于该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在该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2(s)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确定的该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的索引值,f2(s)∈{0,1,...,S

1},f3(u
s
)表示根据该K个复系数中与该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确定的该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3(u
s
)∈{0,1,...,U

1},U为正整数,U≤T,K≤S
×
U
×
Z。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基于接收到的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与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个复系数,所述B个复系数是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从K个复系数中确定的,所述K个复系数是从复系数集合中确定的,所述复系数集合包括在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确定的与所述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T
p
个复系数,p=0,1,

,P

1,所述K个复系数与所述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的索引值、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索引值、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在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被允许选择的多个复系数中的索引值;其中,P、B、K、S、Z和T
p
均为正整数,B≤K,S≤P;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2.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基于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与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个复系数,所述B个复系数是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从K个复系数中确定的,所述K个复系数是从复系数集合中确定的,所述复系数集合包括在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确定的与所述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p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T
p
个复系数,p=0,1,

,P

1,所述K个复系数与所述P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的索引值、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索引值、所述K个复系数中每个复系数在对应的参考信号端口被允许选择的多个复系数中的索引值;其中,P、B、K、S、Z和T
p
均为正整数,B≤K,S≤P;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k)=f1(k),k=0,1,...,K

1,pri(k)表示所述K个复系数中的第k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1(k)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k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1(k)∈{0,1,...,K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s)=f2(s),s=0,1,...,S

1,pri(s)表示与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的优先级,f2(s)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的索引值,f2(s)∈{0,1,...,S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0=T1=

=T
P
‑1=T≥2,所述K个复系数是根据所述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的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每个参考信号端口所对应的U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s,u
s
)=S
·
f3(u
s
)+f2(s),s=0,1,...,S

1,u
s
=0,1,...,U

1,pri(s,u
s
)表示对应于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2(s)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的索引值,f2(s)∈{0,1,...,S

1},f3(u
s
)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中与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3(u
s
)∈{0,1,...,U

1},U为正整数,U≤T,K≤S
×
U
×
Z。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0=T1=

=T
P
‑1=T≥2,所述K个复系数是根据所述Z个传输层的每个传输层上的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每个参考信号端口所
对应的U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满足:pri(s,u
s
)=U
·
f2(s)+f3(u
s
),s=0,1,...,S

1,u
s
=0,1,...,U

1,pri(s,u
s
)表示对应于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的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2(s)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的索引值,f2(s)∈{0,1,

,S

1},f3(u
s
)表示根据所述K个复系数中与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3(u
s
)∈{0,1,...,U

1},U为正整数,U≤T,K≤S
×
U
×
Z。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2(s)是和s相关的单调递增函数,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序号越小,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或者,f2(s)是和s相关的单调递减函数,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在所述S个参考信号端口中序号越大,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2(s)是和s相关的单调递增函数,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的优先级高于高于第s+1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的优先级,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为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索引值为u的复系数,所述第s+1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为所述第s+1个参考信号端口上索引值为u的复系数,u=0,1,...,U

1;或者,f2(s)是和s相关的单调递减函数,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s+1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第u个复系数的优先级。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3(u
s
)是和u
s
相关的单调递增函数,在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u
s
的序号越小,对应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或者,f3(u
s
)是和u
s
相关的单调递减函数,在所述第s个参考信号端口上,u
s
的序号越大,对应的第u
s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越高。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优先级规则还与传输层数Z相关,Z为正整数。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规则满足:pri(z,k
z
)=Z
·
f4(k
z
)+z,k
z
=0,1,...,K
z

1,z=1,2,...,Z,K
z
表示所述Z个传输层中的第z个传输层上的复系数个数,pri(z,k
z
)表示所述第z个传输层上的K
z
个复系数中的第k
z
个复系数的优先级,f4(k
z
)表示根据所述第z个传输层上的K
z
个复系数确定的所述第z个传输层上的第k
z
个复系数的索引值,f4(k
z
)∈{0,1,...,K
z

1}。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洁范利葛士斌王晖种稚萌毕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