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8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粘钢胶及使用其的建筑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等间隔设置有L形块,两个相邻的所述L形块之间的间距不小于L形块的宽度,所述L形块分为与钢板本体平行的水平块和与钢板本体垂直的垂直块,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侧面的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每块所述挡板均覆盖在水平块上,所述钢板本体和挡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粘钢胶,所述粘钢胶上覆盖有离型纸;依次把混凝土柱的四个侧面上贴上钢板本体,由于L形块的作用使四个钢板本体相互连接起来,从而钢板本体脱落,钢板本体内设置的粘钢胶逐渐凝固,从而使钢板本体粘贴在混凝土柱上,因此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时操作比较简单,节省作业时间。节省作业时间。节省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是一种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

技术介绍

[0002]工程结构加固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指当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造与加固。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粘钢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加固技术,在粘钢加固中,混凝土是常见的待加固基层,在混凝土加固中需要使用结构胶粘剂将待加固混凝土基层和钢材粘结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0003]在公告号为CN11259372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粘钢加固方法以及配套使用的粘钢胶,通过粘贴面处理、钻螺栓孔、配制粘钢胶、涂胶和粘贴和质检等步骤,实现了对混凝土柱的粘钢加固,解决现有的建筑使用年限到了一定时间后,其混凝土柱就会出现腐蚀、钢筋也会出现腐蚀以至于严重影响建筑安全性的问题。同时,不仅在空间上不会造成负担,而且具有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环氧粘钢胶作为建筑结构胶的一种,其主要应用于基础工程和承重部位的加固,是建筑结构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但目前传统的粘钢胶还存在力学性能不佳,粘结性能不强的缺点,导致钢板和混凝土柱之间的粘接不牢靠,导致钢板容易脱落的问题,且对混凝土柱进行粘贴钢板加固时,由于需要先把粘钢胶涂在混凝土上,因此比较麻烦,导致作业时间比较长,而且混凝土柱四周的钢板之间需要通过其它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因此导致作业流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钢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粘钢胶还存在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粘钢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100份,增韧剂7~ 17份,活性稀释剂11~18份,松焦油15~25份,改性添加料30~45份,固化剂40~55份,促进剂1~5份,偶联剂3~5份,触变剂1~3份。
[0008]一种粘钢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100份,增韧剂 10~14份,活性稀释剂14~16份,松焦油17~22份,改性添加料35~40份,固化剂43~50份,促进剂2~4份,偶联剂3~5份,触变剂1~3份。
[0009]一种粘钢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100份,增韧剂 12份,活性稀释剂15份,松焦油20份,改性添加料38份,固化剂45份,促进剂3份,偶联剂4份,触变剂2份。
[0010]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化环氧树脂、氨基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活性稀释剂为蓖麻油多缩水甘油醚、亚烷基缩水甘油醚、新癸酸缩水甘油脂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所述增韧剂为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氯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单烷氧基钛酸酯、有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粘钢胶还包括石英砂50~150份。
[0015]所述粘钢胶还包括石英砂100份。
[0016]所述粘钢胶的制备过程为:按原料组成称量各原料,将增韧剂,活性稀释剂,松焦油,改性添加料,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填料搅拌混合,即得粘钢胶。
[001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板加固时,需要先把粘钢胶涂在混凝土上,导致作业时间比较长的问题。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9]所述使用建筑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等间隔设置有L形块,两个相邻的所述L形块之间的间距不小于L形块的宽度,所述L 形块分为与钢板本体平行的水平块和与钢板本体垂直的垂直块,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侧面的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每块所述挡板均覆盖在水平块上,所述钢板本体和挡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上述粘钢胶,所述粘钢胶上覆盖有离型纸。
[0020]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将两块钢板合起来堆放时不会压到粘钢胶的功能,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个所述垂直块的两侧上均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0021]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能使四个钢板之间完美贴合形成口字形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挡板靠近垂直块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角度小于四十五度。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加固混凝土柱后钢板连接处平整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垂直块和水平块的厚度等于钢板本体的厚度。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钢板本体和L形块由同一块钢板通过切割和弯折成型。
[0024]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能使钢板与混凝土柱之间粘贴效果更好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钢板本体设置粘钢胶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条纹。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在配料时添加松焦油,松焦油能够改善改性添加料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增强胶料的粘性,且有助于配合剂的分散,从而使粘钢胶应力分布均匀,抗剪强度高,机械韧性好,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有效地承担起工程结构中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及砼表面等多种情形下的粘结,对解决建筑工程中的裂缝构件灌浆封闭、砼中粘锚钢筋、结构粘钢、外包钢灌注补强具有良好效果。
[0027]2、当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时,撕掉离型纸,然后把钢板本体贴到混凝土柱的一侧上,然后同样操作把另一块钢板本体贴到混凝土柱的另一侧上,使两块钢板的上L形块相互插入,这样依次把混凝土柱的四个侧面上贴上钢板本体,由于L形块的作用使四个钢板本体相互连接起来,从而钢板避免本体脱落,钢板本体内设置的粘钢胶逐渐凝固,从而使钢板本体粘贴在混凝土柱上,因此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时操作比较简单,节省作业时间,存放或运输时,使两块钢板本体的L形块相互插入,由于限位块的作用,能避免两块钢板本体的粘钢
胶相挤压,因此能避免把粘钢胶挤出导致泄露难以使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四个钢板本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钢板本体叠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钢板本体;2、L形块;3、挡板;4、粘钢胶;5、离型纸;6、限位块;21、水平块;22、垂直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粘钢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
[0036]将环氧树脂100份,增韧剂7份,活性稀释剂11份,松焦油15份,改性添加料30份,固化剂40份,促进剂1份,偶联剂3份,触变剂1份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等间隔设置有L形块(2),两个相邻的所述L形块(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L形块(2)的宽度,所述L形块(2)分为与钢板本体(1)平行的水平块(21)和与钢板本体(1)垂直的垂直块(22),所述钢板本体(1)的一侧面的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3),每块所述挡板(3)均覆盖在水平块(21)上,所述钢板本体(1)和挡板(3)的一侧均设置有粘钢胶(4),所述粘钢胶(4)上覆盖有离型纸(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粘钢胶的建筑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垂直块(22)的两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静张庆昌彭辉彭西赟彭锦豪鲁森森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多茂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