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49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机构、输送机构、脱粒机构、清选机构、排料机构、提升机构和存储仓;所述行走机构负载所有零部件,输送机构的两端分别衔接切割机构和脱粒机构,清选机构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提升机构连接清选机构和存储仓,清选机构包括振动板、振动机构、上层筛板和绞龙,振动板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振动板倾斜,振动机构驱动振动板振所述上层筛板安装在振动板上,上层筛板的低端设置有弧形卷板,绞龙设置在弧形卷板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在振动板上设置上层筛板和绞龙,提前筛选出尺寸较大的废料并利用绞龙送走,克服了吸气式排料机构难以应付大尺寸废料的缺陷。机构难以应付大尺寸废料的缺陷。机构难以应付大尺寸废料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2110783112.9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气力输送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公开了一种包含行走机构、切割机构、输送机构、脱粒机构、清选机构、排料机构、提升机构和存储仓的豆类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采用了包含风机和输送管道的提升机构来进行豆类的提升,并且,该收割机采用带有风机的排料仓来吸走混在豆类中的杂质,这种去除杂质的方法实际上是牺牲了一部分的清选效果以达到整个设备顺畅的采收豆类避免频繁堵塞的目的,最终清选出来的豆粒中不可避免的混有一些重量较大难以被气流吸走的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气流排除杂质的豆类联合收割机存在清选效果不佳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机构、输送机构、脱粒机构、清选机构、排料机构、提升机构和存储仓;
[0005]所述行走机构负载所有零部件,输送机构的两端分别衔接切割机构和脱粒机构,清选机构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提升机构连接清选机构和存储仓,排料机构排出清选机构内的杂质;行走机构、切割机构和脱离机构与现有技术完全一致;
[0006]所述清选机构包括振动板、振动机构、上层筛板和绞龙,振动板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振动板倾斜,振动机构驱动振动板振动;所述上层筛板安装在振动板上,上层筛板与振动板之间具有间隙,上层筛板的低端设置有弧形卷板,绞龙设置在弧形卷板内;
[0007]本专利技术的清选机构在工作时,来自脱粒机构的豆粒和废料(主要是豆荚壳、少量茎叶和豆秆)首先落到上层筛板,较大的废料被筛留在上层筛板上并随着上层筛板的振动而不断向上层筛板的底端移动,最终到达弧形卷板内,再由绞龙将这些较大的废料送走;豆粒的较小的废料则穿过上层筛板到达振动板,在振动板上振动之后,豆粒自然处于下层,豆荚壳和茎叶等废料浮在表面,排料机构直接将豆荚壳和茎叶等废料吸走。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绞龙上设置有左右两段螺旋,所述两段螺旋的旋向相反,这种两端旋向相反的螺旋使得绞龙能够同时向两端输送废料,输送效率更高。
[0009]由于滞留在上层筛板上的都是尺寸较大的废料,部分较大的废料难以进入绞龙的螺旋内,可能造成废料堆积,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清选机构还包括主动轴和盘锯片,主动轴与绞龙平行并且位于绞龙的上游,盘锯片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驱动盘锯片旋转,盘锯片切割尺寸较大的废料。
[0010]一般情况下,主动轴上会布置多个盘锯片,不过即使如此,还会有很多废料从盘锯片之间的间隙溜走到达绞龙处;因此,单纯的使用盘锯片切割来自上层筛板的上游的废料是难以获得较好的切割效果的,长时间运行之后依然会导致绞龙处积累尺寸较大的废料;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盘锯片的齿刃指向绞龙,即盘锯片切割来自绞龙方向的废料;绞龙虽然位于盘锯片的下游,但是由于整个上层筛板是在不断振动的,因此绞龙处堆积的尺寸较大的废料依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只要盘锯片与绞龙的位置尽可能的靠近,处于下游的废料依然会跳动至盘锯片然后被盘锯片切割,为了提高切割效果,上层筛板设置有锯片槽,所述盘锯片的底部插在锯片槽内;这意味着,在盘锯片附近随机跳动的废料一旦进入盘锯片的齿间,就会被锯齿卷到锯片槽处然后被切割。
[0011]当盘锯片的齿刃指向绞龙时,盘锯片已经无法有效切割来自上层筛板上游的废料,相反,旋转的盘锯片还会导致来自上层筛板上游的废料被卷飞,不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层筛板上设置有V字形的避让板,避让板位于盘锯片的上游,避让板使得废料从上层筛板的上游向下游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触碰到盘锯片,所有废料都是经过盘锯片之间的区域到达绞龙,尺寸相对较小的废料直接被绞龙送走,尺寸相对较大的废料则在绞龙处随机跳动,一旦触碰到盘锯片,就会被盘锯片切割成尺寸相对较小的废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板内设置有倾斜的引导板,豆粒从圆筒形的脱粒机构中落下,但是豆粒并不是均匀落下的,大约70%的豆粒是从某一个区域集中落下,引导板应设置在该豆粒集中下落的区域;引导板可以引导大部分豆粒在振动板上滑行,避免豆粒在振动板表面堆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转轴、偏心轮和连杆,偏心轮安装在转轴的两端,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振动板和偏心轮,旋转的偏心轮通过连杆驱动振动板和上层筛板振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输送管道,第一风机与输送管道连通,输送管道的顶端插入存储仓;振动板的最低端与输送管道连通,振动板上的豆粒最终进入输送管道,然后在输送管道内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存储仓。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仓和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在排料仓内,排料仓的进风口位于振动板最低端的正上方,排料仓的进风口在进风的同时也会吸走振动板上的废料杂质;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筛板的长度应小于振动板的长度,确保上层筛板不会覆盖振动板最低端的部分区域,即上层筛板让出排料仓进风口的区域,以便排料仓的进风口能够直接吸走振动板上的废料杂质。
[0016]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在振动板上设置上层筛板和绞龙,提前筛选出尺寸较大的废料并利用绞龙送走,克服了吸气式排料机构难以应付大尺寸废料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在绞龙旁设置主动轴和盘锯片,盘锯片切割尺寸较大的废料,避免尺寸较大的废料在绞龙处堆积。(3)本专利技术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设置盘锯片的齿刃指向绞龙,使得盘锯片只切割在绞龙处堆积的尺寸较大的废料,无须切割能够被绞龙直接送走的废料,提高了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中清选机构、排料机构和提升机构的结构图。
[0019]图3是实施例1中清选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4是实施例1中上层筛板和绞龙的结构图。
[0021]图5是实施例2中上层筛板、绞龙、主动轴和盘锯片的结构图。
[0022]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3]图7是实施例2中盘锯片的切割原理图。
[0024]其中:100、脱粒机构;200、清选机构;210、振动板;211、引导板;220、振动机构;221、转轴;222、偏心轮;223、连杆;230、上层筛板;231、弧形卷板;232、锯片槽;233、避让板;240、绞龙;250、主动轴;260、盘锯片;300、排料机构;310、排料仓;311、进风口;400、提升机构;410、输送管道;500、存储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机构、输送机构、脱粒机构100、清选机构200、排料机构300、提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机构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粒机构、清选机构、排料机构、提升机构和存储仓;所述行走机构负载所有零部件,输送机构的两端分别衔接切割机构和脱粒机构,清选机构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提升机构连接清选机构和存储仓,排料机构排出清选机构内的杂质;所述清选机构包括振动板、振动机构、上层筛板和绞龙,振动板位于脱粒机构之下,振动板倾斜,振动机构驱动振动板振动;所述上层筛板安装在振动板上,上层筛板与振动板之间具有间隙,上层筛板的低端设置有弧形卷板,绞龙设置在弧形卷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上设置有左右两段螺旋,所述两段螺旋的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选机构还包括主动轴和盘锯片,主动轴与绞龙平行并且位于绞龙的上游,盘锯片安装在主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筛选式豆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先飞杨光宋志禹陈巧敏金月梅松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