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4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包括消音腔体,内部分隔为消音区和除液区;所述除液区下部设有第一导流管,且其进口与外界连通,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所述消音腔体的内壁,所述消音区和所述除液区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导流管回折朝向消音腔体的内壁,减缓气液态冷媒的速度,同时减小了压力,压力减小降低了液态冷媒的沸点,有利于其蒸发,使得液态冷媒蒸发后融入气态冷媒中,减弱后续对阀片的冲击。减弱后续对阀片的冲击。减弱后续对阀片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冰箱、冷柜压缩机吸气管过冷度过低时,吸气管存在气液态冷媒,当气液态冷媒进入吸气消音器后,气液态冷媒通过消音器流道进入压缩机的压缩腔,气液态冷媒直接冲击吸气阀片,容易造成吸气阀片断裂,造成压缩机的功能失效。例如应用在具有热气化霜功能的冰箱、制冰机、冷柜等箱体上时,由于系统的特殊结构,气液态冷媒会进入到压缩机吸气管。
[0003]通常应用于此场景时,会将压缩机吸气管与工艺管反接,通过电机等内部的热源对冷媒加热使其气化,但此方式大幅的降低了压缩机的吸气效率,同时造成压缩机吸气过热,高温使压缩机压缩气缸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态冷媒通过消音器直接冲击吸气阀片造成其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包括消音腔体,内部分隔为消音区和除液区;
[0006]所述除液区下部设有第一导流管,且其进口与外界连通,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所述消音腔体的内壁,所述消音区和所述除液区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出口设置为喇叭口。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处设有多个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过滤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管出口所朝向的所述消音腔体内壁区域设有若干凸点。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除液区内设有格网,所述第一导流管位于所述格网下方,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位于所述格网上方。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液区底部设有泄油结构。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泄油结构包括泄油池,所述泄油池侧壁上设有泄油出口,所述泄油池通有泄油管路且其出口位置低于所述泄油出口。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液区底部设置倒锥形斜面,所述泄油结构位于所述倒锥形斜面底部。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导流管为U型导流管。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
[0016]压缩机本体;和
[0017]如第一方面的吸气消音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壳体内。
[0018]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本将消音腔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区,除液区负责清除冷媒中液体物质,消音区主要负责消音;在除液区中,气液态冷媒从进气口进入吸气消音器中,由于第一导流管回折朝向消音腔体的内壁,减缓气液态冷媒的速度,同时减小了压力,压力减小降低了液态冷媒的沸点,有利于其蒸发,使得液态冷媒蒸发后融入气态冷媒中,减弱后续对阀片的冲击。
[0020](2)本专利技术消音区和除液区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由于气态冷媒向除液区上部运动,可以使得蒸发后的液态冷媒首先随着气态冷媒通过第二导流管进入消音区进行消音,未及时蒸发的液态冷媒向下部运动直至其蒸发完毕,而后向上部运动。
[0021](3)本专利技术第一导流管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消音腔体的内壁,延长从其出口到第二导流管的空间长度,有利于液态冷媒充分蒸发,消除气液态冷媒中的液态冷媒部分。
[0022](4)本专利技术第一导流管出口所朝向的消音腔体内壁区域设有若干凸点,带有液态机油的冷媒喷至内壁的凸点后,由于摩擦较大,液态机油被附着在凸点上,使得与冷媒分离。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还应当理解,这些附图是为了简化和清楚而示出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现在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气消音器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泄油结构局部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中:1、进气口;2、第一导流管;3、喇叭口;4、凸点;5、通气孔;6、过滤管;7、格网;8、消音腔体;9、谐振孔;10、第二导流管;11、谐振腔;12、扩张腔;13、出气口;14、泄油结构;141、泄油管路;142、泄油出口;143、泄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包括消音腔体8,内部分隔为消音区和除液区;
[0030]除液区下部设有第一导流管2,且其进口与外界连通,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消音腔体8的内壁,消音区和除液区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管10,第二导流管10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
[0031]第一导流管2的进口与外界连通,其也是吸气消音器的进气口1。
[0032]本实施例将消音腔体8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区,除液区负责清除冷媒中液体物质,消音区主要负责消音;在除液区中,气液态冷媒从进气口1进入吸气消音器中,由于第一导流管2回折朝向消音腔体8的内壁,减缓气液态冷媒的速度,同时减小了压力,压力减小降低了液态冷媒的沸点,有利于其蒸发,使得液态冷媒蒸发后融入气态冷媒中,减弱后续对阀片的冲击。
[0033]液态冷媒蒸发也需要一个过程,消音区和除液区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10连通,第二导流管10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由于气态冷媒向除液区上部运动,可以使得蒸发后的液态冷媒首先随着气态冷媒通过第二导流管10进入消音区进行消音,未及时蒸发的液态冷媒向下部运动直至其蒸发完毕,而后向上部运动。
[0034]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管2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消音腔体8的内壁,延长从其出口到第二导流管10的空间长度,有利于液态冷媒充分蒸发,消除气液态冷媒中的液态冷媒部分。
[0035]应该认识到,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是一个整体,第一导流管2的回折结构降低了气液态冷媒的压力和沸点,为其蒸发创造条件;第二导流管10的进口设置在上部,有利于将先行蒸发的液态冷媒融入气态冷媒排至消音区,未及时蒸发的液态冷媒在除液区下部继续蒸发;第一导流管2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消音腔体8的内壁,延长从其出口到第二导流管10的空间长度,有利于液态冷媒充分蒸发。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管2为U型导流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增加折弯结构,例如回折的蛇形,能够进一步降低进入冷媒的压力。
[0037]第一导流管2的出口设置为喇叭口3,由于在出口处横截面面积扩大,可以进一步降低进入冷媒的压力。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腔体,内部分隔为消音区和除液区;所述除液区下部设有第一导流管,且其进口与外界连通,出口向下回折朝向所述消音腔体的内壁,所述消音区和所述除液区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设于除液区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出口设置为喇叭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处设有多个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过滤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出口所朝向的所述消音腔体内壁区域设有若干凸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滨高中勇范福海孟乐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