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微球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微球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储能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因此,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兼容性良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多种新兴的电池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可再生发电站,需要更高的电压、更高的能量密度和优越的速率性能,同时提高了成本、循环寿命和安全。为了能够缓解矿产资源发掘的压力,拥有和石墨类似能储锂的碳电极材料引起人们的关注。
[0003]纤维素是碳电极材料主要来源之一,从生物质来源获得的纤维素再转为碳电极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前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来源广泛、产量巨大、制备绿色、可再生、机械性能优异和改性位点多、能削减传统石墨电极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充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资源等显著优点,有利于推动探索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碳电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微球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植物纤维与卤代锂盐混合得到混合固体,将所述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并通入氧化性气体,得到预解离物;S2:将所述预解离物与解离液混合,在密闭环境下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得到纤维素解离溶液,所述解离液为卤代胆碱和次氯酸锂的混合溶液;S3:在所述纤维素解离溶液中加入杂化物,得到杂化溶液,将所述杂化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球前体,将所述微球前体置于惰性气氛下加热处理,即得所述多孔微球碳负极材料;所述杂化物为硅酸或硅酸锂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植物纤维的粒径D50≤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植物纤维与卤代锂盐的质量比为100:(1
‑
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卤代锂盐为氯化锂或溴化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茂华,李长东,吴星宇,阮丁山,刘宝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