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77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光学窗口;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红外成像镜头,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光学窗口对应以接收透过光学窗口进入的红外光;红外图像接收器,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对应以对透过红外成像镜头的红外光进行成像;像质调节机构,所述像质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像质调节机构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板上的锁紧连杆运动,从而实现上U形块斜向上下位移,从而实现了当红外相机装置像质稳定时任意位置固定。现了当红外相机装置像质稳定时任意位置固定。现了当红外相机装置像质稳定时任意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含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领域,像质稳定红外成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典型应用主要包括: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各种军事目标的探测和识别等。红外相机像质越高,对所观测目标的识别能力越强,更像质稳定的红外成像技术将在各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红外相机本体放置于镜筒内部时需进行像质微调,难以直接固定于镜筒内部,从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生红外相机本体的抖动,从而导致像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相机本体放置于镜筒内部时需进行像质微调,难以直接固定于镜筒内部,从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生红外相机本体的抖动,从而导致像质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所述红外成像装置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镜筒上设有光学窗口;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红外成像镜头,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光学窗口对应以接收透过光学窗口进入的红外光;红外图像接收器,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对应以对透过红外成像镜头的红外光进行成像;像质调节机构,所述像质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置于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的一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导热底座、安装底板、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导热底座上固定贴合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垂直固定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像质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件、锁紧底座、上U形滑块,所述锁紧底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两侧;所述连接杆件通过套有涨紧弹簧的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件通过销轴在两端分别连接有4个锁紧连杆,用于将第一安装支架、连接杆件、锁紧底座、上U形滑块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置于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及所述红外图像接收器中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朝向所述红外图像接收器的一
侧安装有静音直流风扇。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内含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红外成像装置内部设置像质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螺栓的松紧使连接杆件在水平位置移动,使上U形滑块斜上下位移,达到上U形块与镜筒内壁的紧密贴合和分离的效果,以实现在镜筒内任意位置固定红外成像主体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相机本体放置于镜筒内部时需进行像质微调且难以直接固定于镜筒内部,导致像质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当红外相机装置像质稳定时任意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实施例中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的结构主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像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

镜筒,2

容置空间,3

光学窗口,4

支撑组件,5

红外成像镜头,6

红外图像接收器,7

像质调节机构,8

静音直流风扇,41

导热底座,42

安装底板,43

第一安装支架,44

第二安装支架,71

螺栓;72

涨紧弹簧;73

连接杆件;74

销轴;75

锁紧连杆;76

锁紧底座;77

上U形块。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0015]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0016]结合图1、图2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包括镜筒1、镜筒1具有一容置空间2,且在镜筒上设有光学窗口3;容置空间内设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上安装有红外成像镜头5和红外图像接收器6,其中,红外成像镜头5与光学窗口3对应以接收透过光学窗口3进入的红外光,红外图像接受器6与红外成像镜头5对应以对透过红外成像镜头5的红外光进行成像;像质调节机构7同样安装在支撑组件4上,并置于红外图像接受器6的一侧。
[0017]具体地,支撑组件4包括导热底座41、安装底板42、第一安装支架43、第二安装支架44,导热底座41上固定贴合安装底板42,安装底板42上垂直固定第一安装支架43和第二安装支架44。作为优选地,第一安装支架43安装设置在远离红外成像镜头5一侧,第二安装支架44安置在红外成像镜头5及红外图像接收器6中间。在第一安装支架43、第二安装支架44朝向红外图像接收器6的一侧均安装有静音直流风扇8,用于对红外图像接受器6进行降温,可与导热底座41相互配合实现红外成像装置工作环境的相对低温,从而达到防爆的作用。
[0018]更为具体的,如图2所示,像质调节机构7包括连接杆件73、锁紧底座76、上U形滑块77,其中,锁紧底座76固定在安装底板42两侧;连接杆件75通过套有涨紧弹簧72的螺栓71与第一安装支架43活动连接,当旋松或旋紧螺栓71时,在涨紧弹簧72的作用下,连接杆件73在
水平位置移动;连接杆件75通过销轴74在两端分别连接有4个锁紧连杆75,用于将第一安装支架43、连接杆件73、锁紧底座76、上U形滑块77活动连接。当红外成像装置在整机装调固定时,通过调节螺栓71的松紧从而使连接杆件73在水平位置移动,带动锁紧连杆75活动,进一步带动上U形滑块77斜上下位移,达到上U形块77与镜筒1内壁的紧密贴合和分离的效果,以实现在镜筒1内任意位置固定红外成像镜头5及红外图像接收器6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相机本体放置于镜筒内部时需进行像质微调且难以直接固定于镜筒内部,导致像质不稳定的问题。
[001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成像装置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光学窗口;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红外成像镜头,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光学窗口对应以接收透过光学窗口进入的红外光;红外图像接收器,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红外成像镜头对应以对透过红外成像镜头的红外光进行成像;像质调节机构,所述像质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置于所述红外图像接受器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像质调节机构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导热底座、安装底板、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导热底座上固定贴合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垂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冶竣峰袁辉吴伟盛衍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